最近,一股“干噎酸奶”风潮
席卷了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
不少网友形容其干噎程度:
“吃一口脖子抻出二里地”
“吃完脖子长出八块腹肌”
······
然而,一些网友食用干噎酸奶后
却出现了恶心呕吐症状
这是咋回事?
什么是干噎酸奶?
它由普通酸奶过滤而成,质地偏浓稠,形态酷似石膏,因为吞咽时脖子要伸得很长,故名“干噎酸奶”。
在加工过程中,部分乳清蛋白、水溶性维生素等会随乳清流失,但大部分营养素得到了保留。
因此,跟普通酸奶相比,干噎酸奶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含量更高。
“更有营养”是误区
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何睿说,“干噎酸奶”通常指的是希腊冷萃酸奶。在它的生产工艺中有个重要环节,就是过滤去除乳清。因此,这种酸奶的质地比较浓稠,同时具有高蛋白的特点。
但是,说“干噎酸奶”更有营养或者有利于减肥,就不准确了。这是因为乳清被过滤掉之后,酸奶里的大部分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也被滤掉了,所以最终的希腊冷萃酸奶存在部分营养丢失的情况,不可能“更有营养”。同时,过滤乳清并不会滤掉脂肪,所以“干噎酸奶”并非部分网友所称的“减肥利器”。
干噎酸奶有什么食用风险?
“干噎酸奶” 的 “干噎” 特性,带来了严重的吞咽风险。
“干噎酸奶” 因其质地过于浓稠,水分含量较低,在吞咽时需要更大的吞咽力量和更复杂的吞咽动作来辅助。
这对于吞咽能力偏弱的老人和幼儿来说难以咀嚼和吞咽,一旦看管不当可能会发生呛咳甚至窒息等更严重的情况。
还要注意的是,干噎酸奶是冷食,对于平时有胃炎、胃溃疡或一吃冷食就胃部不适的朋友来说要慎重选择。
自制酸奶要注意加工方式
既然“干噎酸奶”是正常酸奶产品,为什么会引发恶心呕吐呢?何睿表示,大概率是产品在生产、保存环境中被杂菌污染了。
事实上,不论是否“干噎酸奶”,自制酸奶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具体来看,工业化生产酸奶通常都在无菌环境中完成生产包装全过程。但自制酸奶不具备无菌环境。如果容器消毒不彻底,就可能混入杂菌,如霉菌、酵母菌、细菌等,容易导致酸奶发酵失败或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继而危害健康。
此外,不少消费者在自制“干噎酸奶”时会网购发酵原料和冻干菌种,如果发酵原料和冻干菌种生产不规范、储存不当,后续发酵过程中温度和时间也控制不当,不仅影响食用体验,还可能有安全隐患。
从目前市售的“干噎酸奶”看,有相当一部分是小工坊或餐饮店自行加工的产品。这类生产主体的生产环境、操作流程与标准化无菌生产厂房存在一定差距,存在安全风险。
选酸奶先看营养成分表
在何睿看来,判断一款酸奶到底是“好酸奶”还是“坏酸奶”,要参考产品成分表,“可以对比不同产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含量,并依据自身需求选择。比如,以减脂、降糖为目的,建议选择高蛋白、低脂肪、低糖或无糖的酸奶”。同时,不同酸奶使用不同的奶源,含有不同的益生菌种类,它们也会影响酸奶的品质。比如,部分益生菌对人体具有特定功效,可以通过了解包装上标示的益生菌种类和活菌数,按需选择。
此外,在食用和保存酸奶时,也有安全提示。一是检查酸奶的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涨包、霉变等,尽量食用新鲜产品;二是食用酸奶应当适量;肠胃敏感人群、老人和3岁以下幼儿等群体,也要谨慎食用;三是在冷藏条件下保存酸奶,避免频繁开盖,以减少细菌污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