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博物馆成立于1959年,经过博物馆几代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藏品已达32000余件/套,主要涵盖书画、陶瓷、玉器、铜器、铁器、锡器、纺织、地方文献及竹木杂项等类别,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收藏体系。其中,馆藏珍贵文物6000余件/套,最具地域特色的藏品包括河宕遗址和澜石汉墓群出土遗物、历代广东籍书画家作品、历代石湾窑陶器、佛山木版年画、粤剧武术文物等。
佛山市博物馆新馆现已纳入到东平新城公共文化综合体建设项目中,博物馆核心建筑面积约2万平米,深化设计方案和立项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全馆正积极投入到新馆筹备工作中去。建成的市博物馆新馆将以丰富的藏品、先进的展陈手段和完善的服务功能,向世人展示佛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社教品牌“佛山博物坊”被评为2024年全国新时代“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01
佛山市博物馆多措并举做好陈展及宣教工作,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依托系列精品展览讲好佛山故事。2012年以来,佛山市博物馆在佛山市内先后举办了《汾水遗珍——佛山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白云双甲故乡情——黄君璧黄湘詅父女作品联展》等展览,受到市民热捧;在北京、杭州、厦门、上海、成都等地成功举办了10多次石湾陶巡展,参展人数逾150万;佛山木版年画精品展先后在北京、四川、浙江、黑龙江、辽宁及深圳等地展出14次,参观人数逾百万。
佛山市博物馆持续开展“小手拉大手 大城小工匠”“佛博坊”“博物论坛”以及“传统文化进校园”等宣教系列品牌活动,受到广大青少年欢迎。“佛博坊”的活动主要有乐享中国节、成长体验营、传统文化进校园、佛博课堂、“享文博·乐生活”——关爱长者系列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主题展览等7大板块。
正在建设中的佛山市博物馆新馆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佛山新城华康道13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主体以“锦盒”为主要设计元素,由六个大小不一的宝盒相互连接,创造出一个灵动的空间。馆内设有陈列展览区、藏品管理区、教育服务区、行政管理区等功能区域。建成后的新馆将成为佛山市的文博展示中心、学术中心和青少年社会教育中心及民间收藏交流平台。
新馆展厅面积5000多平方米,分为佛山市历史陈列展厅、佛山陶瓷展厅、佛山非遗展专题展厅,沉浸式互动展厅、国宝厅以及临展厅。其中,临展厅将展示国内外文博高规格展览,国宝厅将展出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让佛山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高端的展览和文物。
佛山市博物馆特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展厅,展示了佛山特有的非遗项目,如粤剧、醒狮、佛山木版年画等。通过组织非遗项目的巡回展览,博物馆力求将这些文化遗产介绍给更多的人群,提升其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博物馆还成立了一个专业团队,专注于非遗项目的深度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和出版专著,系统梳理非遗的历史与发展。同时,搜集整理了大量的非遗相关文献资料,建立了全面的档案数据库,为未来的保护工作和学术研究提供支持。
此外,博物馆与非遗传承人建立了紧密合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助力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技艺。定期举办的非遗文化节、讲座等活动,提高了公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促进了社会对非遗保护的关注和支持。
01·非遗展厅
展览名称: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览厅
展览时间:2008年至今
展览简介: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作用, 展厅建于2008年,十几年来,在现有条件下进行丰富、完善非遗展厅的建设。在市政府、市文广新局的关怀与领导下,在传承人们的大力支持下,市博物馆和市非遗中心的工作者们,为市民提供了这个融数十项目的工具、道具、作品和图片和部分非遗的文化内涵的展览。
通过多年展厅的开放得知,在建设佛山文化导向型城市、传播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中,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实现创造性发展等方面,展厅在默默而有力地起着重要的作用。期待着观众们的大力支持与有益建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展品>>
编辑:戴静怡
审核:联盟秘书处
监制:博物馆头条
微信关注该公众号
点击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