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经过一年的精心策划设计与施工布展,“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2.0版在中国港口博物馆正式开幕。
改版提升后的“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从内容到布展方式都进行了改陈,沉浸感与互动性更强。“寻梦”“筑基”“蝶变”三个部分以时间为轴,系统展示我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在设计基调上,新版陈列充分尊重与彰显“水下考古”特色,将水下考古代表性的探方、商船、瓷器等作为设计元素,木质展台、微缩场景、考古影片等多元化展示手段,结合水纹灯等灯光效果,将色彩、空间与质地融合,营造出强烈的水下氛围。相对抽象的水下考古学科,得到具象化的呈现。
展览以蓝色作为主色调,通过由浅蓝到深蓝的渐变,展现中国水下考古事业从浅水走向深海,从国内走向国际的非凡历程。
在陈列叙事上,从学科发展史的角度出发,分“寻梦”“筑基”“蝶变”三个阶段。三个阶段详细梳理了中国水下考古起步、发展和跨越的历史脉络。
第一部分“寻梦”展示的是初涉门径的阶段,事实上,在1987年前,我国几代考古人也曾用几十年的探索,通过传统田野考古方式,成功挖掘过40多艘古代沉船。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泉州、宁波等地的古船考古成果,不仅引发了海内外对中国水下文化遗产的关注,也为后来学科的兴起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筑基”则是展览的“重头”,1987年以来,我国在西沙群岛和广东、福建、浙江、山东、辽宁等地的沿海海域展开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发现重要水下文化遗存数百处。其中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都在现场设有“小专题”。
比如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是我国首次独立自主开展大规模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大量河北磁州窑被发现;海南西沙“华光礁一号”南宋沉船,是我国首次大规模远海水下考古作业,出水文物多达10000余件;湖北武汉中山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艘名舰,其打捞迁移吸引了大量媒体关注,也找到许多类型丰富的生活用品……随着一艘艘沉船重见天日,一段段属于家国的记忆切片被唤醒。
展线的第三部分“蝶变”讲的是近年来中国水下考古走向深海、走出国门的故事。从1989年到2022年,我国水下考古专业人才培训班一共组织了9期,培养了数百位水下考古人员。他们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宏图紧密相连,穿梭于波涛之间,潜入水下唤醒那些“沉睡”的历史瑰宝,书写了水下考古在中国的瑰丽篇章,揭示了中华海洋文化的恢宏画卷。
在展示内容上,既反映我国水下考古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也兼顾为之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力争做到见人见事;既具有水下考古学科的专业性,也不乏面向广大公众的普及性,力争做到雅俗共赏;既汇总以往各地水下考古尤其是近十年来的重点项目与主要成就,也突出体现宁波水下考古特别是象山渔山“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的重要成果,力争做到点面结合。
在陈列形式上,进行了彻底翻新改造。空间设计方面,在遵循现有建筑语言的基础上,将展示设计与建筑元素有机融合,代表着水波的曲线与象征着科学严谨的几何在展厅中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共同碰撞出刚柔并济的火花。
版式构建方面,提取具象的沉船、瓷器、港口、瓷器等元素加以制作处理,用更具线条感的矩形、点位作为设计视觉元素,应用于整个展览当中,起到信息传达直接、前后设计语言统一的作用和效果。
交流互动方面,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将比较专业抽象的水下考古学科进行具象化的呈现,设置了水下考古剖面互动体验装置,通过场景与多媒体的动态交互演绎,将抽象的概念化为有趣的互动。
为了让大众走近古船修复故事,展厅设有“舷窗区”,观众可以透过玻璃,观看以“小白礁1号”为代表的古船修复过程。
走进港博
了解关于“水下考古”的更多故事
感受水下考古在中国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