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桥|桂林故事 桂林籍文艺家李文钊:【要流热血救中国】

文摘   社会   2024-10-15 11:05   广西  

FOCUS ON US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花桥GUILIN CULTURAL
         桂林故事    


桂林抗战文化城名人录 之十五


开栏语:


桂林抗战文化城,是一段有着特殊意义的历史印记。它特指从1938年至1944年,在桂林这座具有优越地理位置的城市里掀起的一场形式独特的抗战——文化抗战。在这特别的6年间,上千名知名文化人汇聚桂林,他们深入群众开展抗战主题演讲、带领群众举办西南剧展、组织文艺演出活动、出版发行报刊书籍……以文艺的方式,为抗战讴歌、呐喊,在美丽的山水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抗战运动。桂林也因此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的文化中心。


 

桂林抗战文化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文人荟萃。正因为一大批文化知名人士从四面八方云集到桂林,留下他们执着与奋斗的足迹,为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亮眼的“红色印记”。

 

当我们再一次回望那段历史,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早已镌刻在桂林的一山一水、一砖一瓦中,他们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桂林人勇毅前行。




在桂林象鼻山公园外的广场上,伫立着一块黑底金字的纪念碑。上面“国防艺术社”几个繁体的大字特别醒目。碑上的刺刀和星火浮雕揭示了它的“红色血脉”。桂林人用这样的方式,纪念87年前成立于象鼻山西侧的抗战文化团队——国防艺术社。

  

1937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国防艺术社(以下简称国艺社)是抗战时期广西成立最早的专业艺术团体。该团体在抗战时被称为“艺术突击队”,这支队伍用艺术的方式唤起了普通百姓的抗战热情。

  

说起国艺社,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国艺社的社长李文钊。

  

李文钊,学名铭勋,字文瑞,1899年出生,祖籍桂林临桂两江西岭村。他学生时代就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1937年至1944年,李文钊积极投身于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中。他与田汉、欧阳予倩、焦菊隐、熊佛西等进步文化人来往密切,积极参与策划组织许多大型文化运动,写了不少歌词和抗战主题的文章,对桂林抗战文化运动有着深远影响。

  

“要流热血救中国”——这是李文钊在抗战期间撰写的《桐花谣》歌词中的一句话,也是他坚定信念和不屈意志的真实写照。


桂林福隆园附近漓江边的“新中国剧社桂林驻地旧址”纪念墙。


桂林象鼻山公园外的广场上的“国防艺术社”纪念墙。










01
主持国防艺术社,为抗战鼓与呼


桂林图书馆原历史文献部主任唐国英曾写过一篇关于李文钊的文章。文中讲述了这位桂林籍文艺家在桂林抗战文化城中的点滴往事。
  
早在1933年,李文钊在任第四集团军总政训处宣传科长时,就曾负责组建了电影队。1935年,电影队中有表演才能的人员被抽调出来组成巡回演讲游艺团,李文钊任团长,他带领团员到广西各地宣传动员抗战。1936年,总政训处又组织成立国防剧社。之后,电影队、游艺团和国防剧社三团合并成立了国防艺术社。
  
国防艺术社是抗战时期广西成立最早的集戏剧、音乐、美术、电影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艺术团体。1937年,李文钊被任命为国防艺术社社长。但当时,国艺社刚成立不久,人才短缺,机构不健全。李文钊上任后立即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他先是延聘了一批进步的艺术家,充实社里的干部队伍。如聘请了著名导演章泯、名演员封风子、画家阳太阳、音乐家陆华柏等,分别担任戏剧、美术、音乐各部主任,并负责培训艺术人才。同时,他还积极组织开办培训班,培养本社所需人才。1937年底,社里成立“组织训练委员会”,李文钊亲自担任主席;1938年1月开办了为期两个月的“国防艺术社训练班”,共招收学员40人,学习戏剧、音乐、美术等,由社里的各部主任担任导师。这批学员结业后,大部分为本社留用,充实壮大了国防艺术社的人才队伍。与此同时,为了健全内部结构,李文钊把社内组织分成编导、宣传、戏剧、电影、美术、音乐、游艺七个部,各部之下再分设各专业组,分工负责,各司其职,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在李文钊的倡导下,国艺社聘请欧阳予倩作为名誉社长兼导演,洪深、马彦详等做名誉导演,并经常与外来艺术团联欢、交流,不断提高社团成员的素质。
  
自李文钊主持国艺社工作之后,该社从初创到发展壮大,工作卓有成效,在当时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中起着中坚和骨干作用,促进和推动了群众性抗战文化运动的开展,为桂林文化城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据当时的社员回忆,李文钊作风民主,平易近人,不摆官架子,与社员融洽相处,使社内形成了团结和睦的气氛。他对戏剧家十分尊重,对社员严格要求。一次,国艺社邀请著名戏剧家洪深执导《夜光杯》。首次排戏时,国艺社剧组人员迟到了半小时,洪深因事离开了。第二天,李文钊亲率剧组登门道歉,并严肃地对剧组人员说:“演戏就是打仗,必先严军纪!”
  
1939年,国艺社进行改组,李文钊不再担任社长。在他在任的两年多时间里,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大前提下,国艺社全体工作人员本着爱国、抗日的宗旨,运用各种艺术形式,深入前线、农村,走上街头,向群众进行宣传动员,激发起群众的抗敌热情,成为桂林文化城中的一支重要的艺术骨干力量。在当时的桂林、广西乃至国统区都有较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八路军以外任何军队中所看不到的‘艺术突击队’。它里面集合着具有火一样救亡热情与铁一样杀敌意志的艺术工作人员”。








02
创办新中国剧社 心怀理想不止步


漓江东岸福隆园附近的江边步道上,立有“新中国剧社桂林驻地旧址”纪念墙,这是为了纪念为桂林抗战戏剧运动发展作出过历史贡献的新中国剧社。
  
新中国剧社1941年10月5日成立于桂林,是我党领导下西南第一个民营职业剧团。它集中了一批优秀戏剧人才,演出了一批进步的、抗战的剧目,成为桂林文化城抗战戏剧运动中一支最活跃的生力军。李文钊就是这个剧社最早的发起人和创办人之一。
  
1939年,李文钊离开国艺社后,感到有些失意,他认为“在目前救亡宣传工作中,戏剧占着一个最主要的地位”。1940年,他决心筹建一个独立自主的民营职业剧团,以赓续他在国艺社宣传抗战的未竟事业。经过一番筹划,他于1941年初办好了社团登记手续,定名为新中国剧社。他找到进步戏剧工作者杜宣、许秉铎等,要求与他们合作,并联络演剧力量,全力支持和发展新中国剧社,得到他们的同意。后经杜宣联系,又得到田汉和洪深的支持。经过协商决定,剧社性质为民间职业剧团,组织上实行社长负责制,由李文钊任社长。接着,李文钊在桂林福隆街租定社址。经杜宣选定陈白尘的《大地回春》作为演出剧本。田汉看了后,认为必须修改才能配合抗战,于是边修改边排练,田汉导演、杜宣执导。
  
1941年10月5日,新中国剧社举行了成立大会。几天后《大地回春》首次公演,并收获了热烈反响。后来,剧社又创作演出了《英雄的插曲》等,受到观众欢迎。但此后剧社经济逐渐陷入困境,李文钊变卖了自己的房产辛苦支撑着剧社的运转,甚至倾家荡产。后来,新中国剧社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改制,李文钊虽离开新中国剧社,但他对剧社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始终被人们所铭记。田汉曾写过名为《新中国剧社的苦斗与西南剧展》的长文,对新中国剧社的奋斗历程作了详尽描述,同时也回顾了李文钊首创剧社、解衣推食、患难相顾的情景。
  
李文钊离开新中国剧社后,仍注视和关心着剧社的成长和进步,1943年10月,桂林文艺界举行盛会,热烈欢迎新中国剧社赴湘演出胜利归来,随后,该社举行了回桂后首次公演,反应热烈。李文钊为新中国剧社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欣慰,他发表了《目前剧运与对‘新中国’的展望》一文,赞扬新中国剧社艰苦奋斗取得成功的精神后说:“我仅在这里对一个共过艰苦的团体,深致忠诚的期望。我愿意看到一个在成长中的‘新中国’不断加强自己,健全自己,使它能真正成为新中国演剧的代表剧团,能成为新中国演剧的巨大的柱石,能在将来新中国戏剧史上写下不可磨灭的光荣的记录。”







03
书写抗战之歌 点亮不灭灯火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桂学研究院院长黄伟林也曾写过关于李文钊的文章。文中提到:“抗战时期的桂林文化城,李文钊是一个相当有影响的人物。”

  

据史料记载,在抗战时期的桂林,李文钊曾担任抗战歌咏团的团长。抗战歌咏团是第五路军政训处、国防艺术社音乐部和乐群社文化部统一主办的,其宗旨是:激发士气,振奋民心,增强抗战力量。

  

当时,李文钊写过一首《抗战歌咏团团歌》,歌词是——

“唱呀,朋友!

排山的人群,

掀浪的歌声,

结成伟大的力的奔流。

不可侮的四万万七千万的神明华冑,

一致奋起做最后的战斗!

我们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只有用我们的血,我们的肉,

争取我们的自由。

六十年来的横暴欺凌,

我们再也不能忍受。

我们铁一般的意志,

誓死要粉碎东方的强寇!

唱呀!朋友!

排山的人群,

掀浪的歌声,

结成伟大的力的奔流。”

  

此外,抗战时期的《广西学生军歌》也是李文钊所作词。铿锵的歌词,雄壮的气势,如今读起来我们依旧能感受到当年民众抗战的精神风采——

  

“我们是广西青年学生军,

我们是铁打的一群,

在伟大的时代里负起伟大的使命。

我们抱定勇敢坚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我们要和前线将士、全国同胞誓死战胜我们的敌人!

我们为国家谋独立,为民族争生存,

为人类伸正义,为世界求和平。

在伟大的时代里负起伟大的使命。

我们是铁打的一群,我们是广西青年学生军。”

  

除了戏剧和音乐,李文钊在出版领域亦有建树,抗战期间,他主持创办了《创进》《战时艺术》和《诗创作》等刊物,这些刊物都是抗战时期桂林、广西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刊物。

  

如今,虽然我们从历史资料中没能找到李文钊先生的影像,但桂林城中矗立的一座座抗战文化城纪念碑(墙),以及诸多文字史料中,都能寻到他的名字。这位桂林籍的文艺家在抗战时期的桂林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被人们所铭记。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 张   苑

值班编辑丨母   丹

责任编辑丨王晓莉

值班编委丨黄月波

桂林日报出品



桂林日报
桂林日报社主办的官方全媒体发布平台,实时发布桂林党务政务权威信息及其它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