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曹思洲,他正在精选机前仔细检查稻种品质。“种子的粒形、壳的颜色、芒的有无等都会影响稻种的纯度。”曹思洲说。曹思洲是十四届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天力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严把质量关,对种子质量的要求精益求精。”这是他的经商之道,也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
2008年,已从福建农学院毕业20年的曹思洲揣着种子梦来到建宁,梦想着让种子生产的事业开花结果。白天,他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沟通,晚上又连夜赶到下一个县乡。
经过一个多月奔波,曹思洲走访了20余个县、上百个乡镇、数百个村,根据所学所思以及多年的种子生产经验,确定了10个县20余个村作为试点,与身边一群志同道合从业多年的技术人员,开启了创业征程。
2016年3月,曹思洲在建宁县国家级种子产业园内创立福建天力种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23亩,主要从事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研究。公司在职人员40余人,其中有20年以上制种经验的生产技术人员近30人,常年制种规模6万亩以上,长期与多家上市公司、大型种企等保持战略合作,年生产种子1000万公斤以上,年生产杂交水稻组合百余个,试制新组合数十个,科研基地20亩,试验试制基地十余个,各项指标在业内遥遥领先。
“我们时刻关注市场热点和国家产业政策,预判市场未来畅销组合。”曹思洲说,公司基于对各基地气候、土壤等的精细研究,根据不同亲本的习性合理安排适宜的组合制种,为高产优质打下基础,围绕市场需求随时批量生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公司广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辅导,让农户掌握制种基础技术。“不怕你不懂,就怕不听话。”“机会给你,风险我担。”“你赚钱了,公司发展了。”他提出一系列口号,在全市各县培育了上百名青年职业农民,制种规模从几十亩到上千亩不等,还出现农户争着租田制种的现象,有效解决无人种田现象。此外,公司帮助尤溪、长汀、浦城等县制种产业从零起步,到如今建立起数千至上万亩基地,每年为制种基地农民增加收入6000万元以上,三明市建宁、泰宁、尤溪和宁化已被列入国家级制种大县名单,其中建宁县已建成第五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思深方益远。近年来,随着杂交水稻育种推进,新组合推出加快,特别是新的亲本来源丰富,特性差异大,对气候条件要求更加严格。“尤其是江苏、四川等传统制种大省气象灾害偏多,制种面积萎缩明显。福建省灾害性天气几率相对较低,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区域优势,把制种产业做大做强,为全国粮食安全作出福建贡献。”曹思洲说。
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针对如何建设杂交水稻制种大省,曹思洲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首先,在现有制种基础上,认定一批制种大县,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其次,划定制种优势区,优先支持基本农田改造,修建水利设施,建设烘干清选区域服务站等配套设施,强化制种区域生产要素保障。最后,加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制种产业顺利发展。
“异常气候也会对种子生产带来较大风险。”曹思洲建议,优化保险条款,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全部纳入保险理赔范畴。此外,可设置大型自然灾害基金,设立保险理赔鉴定仲裁专家团队,成立理赔督促机构,更好保障农户权益。从杂交水稻大省到强省,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即将召开的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曹思洲继续带来关于筑牢福建杂交水稻制种强省的建议。他希望将制种田纳入水稻种植补贴范畴,避免出现种植水稻与制种争地现象。同时发挥建宁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县的信息与技术优势,加强建宁县种子产业研究院的功能,降低种子生产风险。曹思洲表示,在未来的履职路上,他将继续深耕田间地头、关注种业发展动态、倾听百姓心声,进一步发挥界别专长,积极履职尽责,精准建言献策。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文字、图片:全媒体记者 朱丹宇
新媒体编辑:王丽华
初审:王丽华
复审:张通翔
终审:黄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