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真热闹!

民生   2025-01-08 21:03   山东  

进了腊月,济南是真热闹!

昨天,1月7日,是农历腊月初八,2025济南市“黄河大集”新春季系列活动暨历下区驻村第一书记助农好品年货节在百花洲启动。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的大集也被称为“年集”,逛一圈大集,年货基本备齐。

年集一开,济南的年味儿就扑面而来了。

以前,爱赶集的大多是家里的长辈,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热衷“赶大集”,社交平台上,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赶集攻略”。

年轻人赶集,赶的是一份热闹,是人情味和烟火气,也是当地的生活与传统文化,这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

腊八这天,济南推出“黄河大集”新春季活动,邀请全国游客来济南逛年集、买年货。

来了济南才知道,原来年还能这么过!

济南的“黄河大集”,是什么样的大集?

济南是一个“念旧”的城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历史悠久的大集文化被保留了下来,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

济南的大集,也带着满满的“文化味儿”,这一点,从济南“黄河大集”新春季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就能看出来。

活动现场,设置了四大主题集市:

“助农大集”,是驻村第一书记们带去的旱地小米、桑叶茶、草莓西红柿、红玉西瓜等农产品;

“非遗大集”,展示的是绒花、剪纸、木雕、琉璃等传统非遗技艺;

“鲁味大集”,有明湖酥鱼、济南肴鸡、荷香肘子等老济南非遗美食;

“文化大集”是舞龙舞狮、锣鼓、快板等民俗展演。

可以说,大集不仅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是民俗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的集中展现地。

在济南的“黄河大集”上,不止有吃得到的鲁味美食,买得到的特色年货,还有看得见的传统民艺表演,摸得到的非遗手造。

锣鼓喧天、热气腾腾、喜气洋洋、年味浓浓,这就是济南的“黄河大集”。

喊全国游客来济南赶集,济南有何底气?

济南不光名士多,名集也多。

比如说,济南的千年大集——仲宫大集。

仲宫大集体现了济南大集的一个突出特点,大。

第一个“大”,年龄大,仲宫大集起源于汉朝,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名符其实的千年大集。

第二个“大”,规模大,仲宫大集占地面积25亩,能摆下1500个摊位,可容下万余人同时赶集。

第三个“大”,人流量大,平时,仲宫大集的人流量在3000至5000之间,到了腊月,人流量最多能达3万人。

仲宫大集是南部山区离市区最近的一个集市,以“五天两集”为特点,农历每月逢一、六为大集,逢三、八为小集。

刚摘的菜、刚收的山鸡蛋、现宰的农家土鸡、现炒的栗子、现做的红枣年糕、现做的麻汁……在这里摆摊的大多是附近的村民,新鲜便宜的农产品,刚从田间收获,就被搬上了大集。

再比如说,郭店大集。

郭店大集的名气不如济南其他的大集,但这里据说是济南年轻人最多的大集,被大家戏称为“养活附近学生的集市”。

每逢农历一、六开集,附近大学的很多大学生会到集上大采购。

对大学生来说,郭店大集既是购买生活用品,蔬菜水果的“大型超市”,也是一路走一路吃的“美食街”,肉夹馍、现炸酸奶麻花、现做蛋卷、黄米饼、红枣粘米糕、蜂蜜小面包……很多小吃都是济南的“老味道”。

除此之外,柳埠大集、西营大集、蓝翔大集、黄巢大集、白马山大集等等,都是济南远近闻名的大集。

2025年蛇年的春节,是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

前不久,“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节”申遗成功之后,如何保护好、发扬好春节文化,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年集文化是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申遗成功这一历史性时刻,也给济南的大集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25济南市“黄河大集”新春季系列活动,将展现出济南独一无二的年味儿。

年前,来趟济南,赶大集!

【往期精彩】

济南新建了一个“岛”!
济南成立了一个新机构!
“王思聪”们,为何选择济南?
欢迎扫码关注

观济南
静观济南,洞见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