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保局2024年度工作综述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上级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我局紧紧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生态保护第一”原则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密围绕省、市全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战略部署,积极主动融入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依法加强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科学开展森林资源管护,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紧盯森林防灭火、病虫害防控暨安全生产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区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得到有效提升。
发挥头雁效应,坚持党建引领。一是压实党建责任,强化履职尽责。坚持党支部班子带头抓党建、自觉抓党建,全面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一岗双责”责任机制,及时召开党建专题会议,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年初与各党员签订目标责任书11份,层层明确责任,从严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二是开展学习培训,加强队伍建设。认真制定全年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组织讨论等形式,充分利用每周固定学习日,组织全体干部全面系统学习新《党章》、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市县传达的有关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防灭火暨安全生产会议及文件精神,确保理论学习有深度,截止目前共全局集中学习40余次,研讨会3次;选派干部前往省外、省内及保护区内参加自然教育、疫源疫病、森林防火等能力提升培训100余人次,抽调2名干部全面参与大清高速公路征迁和建县70周年完成县域重点工作贡献孟保力量。三是强化组织生活,提升党建水平。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要求,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8次,组织全体党员前往红色教育基地、民族团结馆、县委党校、县庆成果展示馆等开展党性锤炼活动5次,同时落实党建带群建工作,组织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领取微心愿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保护区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灾后恢复环境综合整治、义务植树等活动,扎实开展灾后林区枯木清理、病害排查整治等各项工作,确保党建工作促引领,业务工作强推动,同时增强了干部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
坚持从严治党,强化廉政意识。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局支部建立健全了主要领导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党风廉政职责任务,将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狠抓工作落实工作列入支部2024年工作重点,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按照工作分工,落实“一岗双责”,截止目前,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学习会、安排部署会、推进会10余次,签订了全面从严治党目标责任书及廉洁自律承诺书共70余份。二是强化教育引导,筑牢思想防线。全面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论述摘编》等党内法规,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及时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若干措施”和全面开展违规收送礼金礼品问题专项整治,组织观看《贪欲之祸》《严守“吃”规》等反腐纪录片警示教育片6次,廉政专题党课3次,开展谈心谈话20余次,撰写心得体会共60余份,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责任意识,进一步筑牢了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确保各项工作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三是强化责任担当,确保规范运行。紧紧围绕原则要求,完善单位选聘、考勤、请销假制度、管护员岗位职责管理、规范车辆管理、办公用品采购及人防技防等巡护制度,倡导厉行勤俭节约,严格禁止酗酒及公款吃喝,公车私用,严禁以权谋私,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在管护站重建加固项目、完善防火巡护道路体系、大额资金支出、人事调整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开展局务会议20余次,“四重一大”事项研究会议10次,与局支部开展廉政谈话4次,局内部廉政谈话7次,累计廉政谈话140余人次,确保实现压力有效传导,营造了风清气正、廉洁干事的氛围。
聚焦业务工作,提升管护水平。强化理论促提升。在集中学习及局务会中,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内容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等业务理论知识,同时邀请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学、青海自然教育协会等业界专家开展林业系统业务知识培训,联合开展区内生物多样性调查,铁线莲古树群落、蝴蝶等物种专项调查,进一步提升天然林管护、疫源疫病、森林防灭火专业技术能力,为筑牢生态安全奠定思想基础。生态管护成效显著。坚持党建引领生态管护工作,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开展震后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和“隐患排查、森林防火”应急演练等主题党日活动6次,开展安全专题等会议20次,编辑信息23条,短视频10条;同时聚焦生态保护主责,结合历年“绿盾”“清风”等专项行动,会同森林公安和辖区乡镇派出所加强日常巡查和联合巡护执法结合,严厉开展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及其名贵植物药材乱采滥挖违法活动,通过努力,区内17920公顷面积内未发生毁林开荒、乱建乱搭、乱砍滥伐、森林火灾、森林病害、乱捕乱猎野生动物、乱采乱挖野生植物等现象,生态管护取得明显成效。健全森林防火机制。一是落实防火主体责任。及时召开森林草原防灭火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全面完善、修订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编制防火规划,完善森林防灭火作战图,明确局、站所、村社、森林防火网格化体系,联席乡镇、通信公司、供电所及生态管护员签订森林防灭火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承诺书200余份;每季度召开森林防灭火及安全生产专题会议、调度会,防灭火技能培训、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为森林防灭火及管理工作奠定群众基础,保持了保护区25年“0”火灾的佳绩;更新防火值班轮休制度,完善人员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二是提升防火宣传广度。联合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开展了春季防火演练,组织人员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宣传《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人员以“六进”方式,悬挂横幅30条、张贴防火通告25份、禁火令100份,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共计宣传教育3000余人。三是狠抓防火工作纪律。有序推进防灭火工作,防火期内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执行扫码进出山登记、火情上报制度,扎实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织密“天地空”三位一体防护网,利用无人机每月开展巡护4次,管护员地面巡逻6次,监控视频巡护6次,截至目前,共开展大排查24次,小巡山100余次,投入人力600余人次。提升病虫害防治管护水平。一是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水平。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局内森林管护工作的安排部署,扎实做好提升自然保护区管护、森林管护和病虫防治等项目,参加和组织疫源疫病防治培训班4次,清理震损病枯木1500余颗,进一步筑牢了森林资源管护基础;二是加强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及时成立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印发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具体工作职责,对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同相邻的积石山县、化隆县、民和县签订联防联控协议;三是高效完成一万亩有害生物防治任务,防治率达100%,完成21.3万亩的监测任务,监测率为98%,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帮扶解困不松懈。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将塔沙坡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派驻3名干部驻点开展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结合保护区周围形成社区共管资源管护的有效实践,在灾后重建节点积极联络省市县部门及爱心公益企业帮扶分发帐篷、棉被、火炉、生活用品共计100余万元,开展连点帮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近2万元,积极与省市林业部门、团县委等单位为灾区儿童送去温暖。狠抓项目铸就管护新希望。积极完成2023年天然林管护项目、自然保护区补助资金项目、拉春沟以工代赈防火道路项目及孟达管护站灾后恢复重建加固维修项目,11月15日新建管护站全面更新并投入使用,保护区内木栈道更换铺设、碎石枯木阶段性清理完成,同时委托专业团队对保护区人为活动的重要领域、重点地段进行全面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保护区生态修复、安全有序开放提供科学支撑,同时超前谋划巡护道路、自然教育基地、智能检测防火等基础设施,对提升保护区生态价值及品位奠定基础,进一步筑牢生态新屏障。
下一步,孟保局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工作学习相结合,制定严格的火源管控及防火值班值守制度,强化完善防火应急预案,加强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监测体系,确保森林防灭火、病虫害防治、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天然林管护、生态修复等业务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提升保护区管护水平和生态安全,切实将县委县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森林防灭火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