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关注】循化县文体旅游局2024年度工作综述

时事   2025-01-26 15:33   青海  

循化县文体旅游局2024年度工作综述

这一年,我们以韶华为笔、汗水为墨,铭记下一个个闪亮的昨天;这一年,我们努力耕耘、奋勇争先,期许着一个个不凡的明天。

2024年,县文体旅游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力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年度目标任务,出实招、寻突破、做实绩,做好文化传承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精准开展宣传营销,积极推进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扎实深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一、2024年度工作成效

这一年,我们聚焦“文化引领”,打造了群众精神文化高地。党建工作扎实推进。持续强化理论武装,通过集中学习、线上学习、自学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累计开展集体学习48次,领导班子成员政治理论学习30次;全面加强从严治党,提升贯彻执行局党组决策部署的自觉性,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6次,警示教育会1次,领导干部带头讲廉政党课6次,集中提醒谈话会4次,政治表态3次,签订青海省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抵制违规吃喝承诺书40余份,坚

持“四重一大”事项决策,会议召开前邀请派驻文旅局纪检组同志参会指导;深入开展党纪教育。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紧密结合,高标准开展了干部作风纪律、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专项整治行动,召开专题安排部署会及推进会5次,开展谈心谈话42人次,打造廉洁高效文旅队伍。意识形态全面建强。专题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4次,完善落实“循化文旅”微信公众号信息稿件“三审制”,全面加强基层文化站、农家书屋、景区景点等文化旅游领域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坚决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惠民活动高效开展。为3镇4乡10村共计配发了价值50余万元的文化设备、器材,争取资金44万元打造市级基层文化示范点(团队)10个,投资40万元实施了岗察乡卡索村篮球场维修及积石镇伊麻目村篮球场升级改造项目,投资20万元打造百姓健身房,为城东社区、城西社区、白庄社区等6个社区配置了33张乒乓球桌;举办第七届“高原江南春来早”和美循化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循化县首届和美乡村篮球赛(村BA)、海东市首届男子篮球赛等文体赛事活动60余场次;积极开展图书事业服务工作,节假日、双休日坚持对外开放,每周对外开放时间60小时,利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图书馆宣传周”等,开展阅读宣传、送书下乡等活动,截止10月底共接待了55329名读者。精品创作卓有成效。聚焦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成立七十周年庆祝活动等重要时间节点,创作全新歌曲及舞蹈《撒拉琴韵》《我家在循化》《撒拉族交响乐》《母亲是中华》《撒拉族婚俗》等,支持出版发行了《大美青海 多彩循化》詹晋文声乐作品选,将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文化、生活习俗、乡村振兴、发展成果巧妙结合。

这一年,我们聚焦“活态传承”,守护了城乡历史文化遗产。非遗传承切实加强。通过“强保护、重传承、活利用”举措,积极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申报了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名,补充申报了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2名;组织百人撒拉族服饰方队和百人夏尔群鼓舞方队参加了海东市组织的“千龙千狮闹新春”2024河湟非遗大会暨传统社火展演活动;依托文化遗产日、“两节”文化活动、以及文艺轻骑兵、戏曲进乡村等活动,经常性组织非遗文化传承人进景区、进社区、进乡村,采取流动宣传、现场展演展销等形式,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先后在圣驼、博艺、阿拉兄公司、孟达大庄村等举办了撒拉族刺绣、篱笆楼营造、撒拉族口弦等技艺提升培训班。文物保护扎实有效。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安全体系。对全县9个国保单位、20处省保单位,354处文物遗址进行了检查并签订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40份。加密巡查频次,消除安全隐患,共出动80余车次,180余人次,排查文物保护单位58处,文物保护无安全隐患。

这一年,我们聚焦“深度融合”,推动了文旅产业多元发展。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投资1.6亿元规划续建成了用地面积约139.8亩的文体中心项目,在县庆活动前如期顺利完工并成功运行,标准化的体育场补充了循化县城历来没有公众开放体育场的空白,深得广大群众的欢喜,形成了举办国内外大型文体赛事、群众休闲健身、城市生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高品质运动中心。瞄准政策导向,积极申报实施了阿什匠等4个村全民健身补短板项目。文旅融合成效显著。“旅游+红色文化”,全力打造以西路红军展览馆、红军清真寺、民间纪念馆、红军小学、红色文化广场为“五点一体”的红光村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发扬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每年承接的访客总数在7万人次以上,“七一建党节”期间,单日最高访客人数突破2500人次;“旅游+露营地”,着力打造“阿拉仙境”“阿西合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区”“东疆营地”等集观光、美食、烧烤,采摘、娱乐体验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打卡地,引燃乡村旅游热潮,满足游客差异化需求,“五一”和暑假期间,共吸引1万余人次游客前来体验,产生经济效益50余万元;“旅游+文体活动”,结合第十八届中国·青海(循化)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成立七十周年庆祝活动及“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海东赛区(循化专场)等,举办环城长跑赛、花儿晚会、特色农产品展销、舞蹈表演等活动,开启了循化县旅游市场的旺季模式,街子街成为网红打卡点,培育夜间经济有序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释放文旅消费潜力。仅4月15日-18日,全县接待游客达12.22万人次,(其中过夜游3.67万人次,一日游8.55万人次),旅游直接和间接收入达到1221.86万元,“”旅游+”作用更加凸显。宣传营销亮点纷呈。引客入循聚人气。依托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持续深化农体文旅商融合,积石镇尕别列村杏花林繁花朵朵,吸引不少游客拍照打卡,迅速出圈,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强化输出促宣传。策划开展“第七届“高原江南春来早”和美循化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创新性加入“迎风骑行”自行车骑行活动,惊现“二八大杠大哥”全网热点事件,通过主动推广营销和精心策划宣传,集中力量放大文旅传播效应,在省市县各类媒体发布信息、新闻和短视频200余条,点击量达500万,创下了全县历次节庆活动宣传的新高,释放了体育经济的热效应,成为展现城市魅力活力的新名片。

这一年,我们聚焦“民生工程”,完成了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积极谋划重建项目,恢复美丽家园。积极与省、市上级主管部门对接,争取资金4700余万元抢险加固维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街子镇团结村撒拉族千户院和新建循化县体育广场和城西社区(应急避难场所)项目,现已全面完成。特别是投资2283万元修建占地10万平方米的循化县体育广场和城西社区(应急避难场所)项目,除具备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外,不仅是海东市第一个标准化体育公园,也将成为全省最规范的“村BA”比赛场地,能承接国家级大型“村BA”篮球赛事。完成国保单位文都寺(三期)文物保护修缮项目立项计划书及古雷寺、张沙寺、旦麻古塔、白庄拱北、阿伊清真寺文物保护修缮项目设计方案编制工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凝聚重建信心。紧紧围绕恢复重建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文化如水”、“沁入心灵”的优势,用文化艺术作品坚定灾区群众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深入道帏,清水,街子受灾安置点开展慰问演出6场次,书写春联、送福字1500余幅,为6个受灾安置点悬挂了价值2万余元的灯笼,为灾区群众营造了祥和欢乐、和谐稳定的节日气氛,鼓励受灾群众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向,团结一心,重建家园。

这一年,我们聚焦“行业管理”,促进了文旅市场规范有序。市场监管卓有成效。建立文化旅游高峰期应对机制,从严从细抓好文旅领域安全生产工作,防止“漏管、失管、脱管”,以县庆、节假日等重点时段文旅市场安全为重心,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结合未成年人护苗、出版物市场整治、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开展“地毯式”排查,共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场所123家次、旅游企业86家次,签订安全生产经营责任书200余份,下发了整改通知书60份,出动人力380人(次),车辆46辆(次),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

二、2024年获得的荣誉

在循化县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活动中,我局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以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工作状态,全方位无缝衔接做好了县庆活动的各项工作,得到了省、市、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和称赞,荣获了“先进集体”称号,韩桂香、韩福寿2名同志获得“先进个人”称号;循化县篮球队连续两年代表青海省参加了全国村BA分赛区的竞赛活动,在大通举办的2024年青海省首届“村BA”男子篮球总决赛中荣获亚军,在海东市首届男子篮球赛中荣获成年组亚军、青年队冠军;赢得了海东市第五届“河湟杯”足球赛成人组冠军、少年组亚军。

三、2025年工作计划

回首这一年的文旅工作历程,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一笔都蕴含着文旅人的心血与汗水,每一抹色彩都代表着文旅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我们深知文旅事业发展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征程。“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展望2025,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以创新为驱动,加强文旅深度融合,让文化体育旅游成为展示本地的闪亮名片,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着力在公共服务提升上下功夫

全力推进文化惠民。常态化开展“送书下乡”“文艺轻骑兵”等系列活动,计划全年完成80场次;打造精品文艺队伍。以“学得会,用得上,有实效”为出发点,持续开展文艺骨干培训、送教下乡等,鼓励引导文艺团队和个人参加省市赛事活动,促进艺术交流,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持续举办好2025年“青海年·最海东·循化游”文体旅游系列活动、“和美循化春来早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第十九届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乡BA”三级联赛等活动。

(二)着力在文物和非遗传承保护上下功夫

筑牢文物安全防线。继续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安全监管,建强文保队伍,以“人防+物防+技防”深入推进文物安全大提升行动;落实日常文物安全检查,落实隐患问题清单式整改管控,做到排查全面见底、隐患动态清零;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加强传承人培养和动态调整,组织非遗常态化“进校园、进企业、进景区”等传承活动,创作富有地方特色的歌曲、文艺节目、书籍等文化作品;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走出去”,参加各类赛事、展演展示活动。

(三)着力在文旅深度融合上下功夫

争取资金,项目提档升级。聚焦中央预算、东西部协作、中再集团帮扶等重点资金支持领域,主动与省厅、市局协调沟通,计划实施循化县篮球馆、10个村的全民健身补短板、自驾车营地、黄河生态修复治理等项目。部门联动、完善基础设施。联合文旅、发改、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推进黄河生态治理和旅游开发,修建沿黄步行道、停车场、乡村旅游公路等,将达力加山、孟达天池、清水湾、骆驼泉等旅游资源串点成线。

(四)着力在文旅市场开拓上下功夫

以高原江南出来早、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等节会品牌为切入点,全力打造“跟着赛事去旅游”宣传热点,积极与抖音、快手等自媒体网红达人、流量博主合作,拍摄旅游精品视频,充分发挥粉丝效应,进一步扩大县域旅游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五)着力在市场环境优化上下功夫

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聚焦节假日等重点时段,以日常巡查为基础,结合“双随机”抽查、多部门联合检查以及专项整治行动等方式,做好文旅市场、校外培训机构等安全监管,切实做到隐患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切实打造便捷、舒适、安全、放心、畅游的文化旅游市场。

来      丨循化县文体旅游局
编      辑丨拉龙东智
审      核丨马昭玉
监      制丨韩海珍

循化融媒
一、认真执行党和国家在新闻宣传、广播电视等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二、负责广播电视新闻、民生、社教、文艺等节目的采访、编辑、制作、录制、传输工作,对广播电视节目审查把关;三、积极做好对上报道和广播电视节目参评,完成外宣任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