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精妙《九疑山赋》,堪称柳体第一

文摘   2024-11-20 00:03   河北  

浅谈《九疑山赋》与楷书规范的传承

      《九疑山赋》亦作《九嶷山赋》,由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写,镌刻者为邵建和。此碑刀法自然,精妙绝伦,堪称柳体的巅峰之作。作为唐楷的代表,它不仅为后世楷书规范提供了基础,而且其字法严谨、字体刚劲挺拔,至今仍被奉为楷书的典范。下边就我了解的知识简单谈下对《九疑山赋》的认识。

      《九疑山赋》的书法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其笔画刚柔相济,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柳公权的书法风格以骨力遒劲、结构紧凑著称,这些特点在《九疑山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该碑不仅展示了柳公权深厚的书法功底,也体现了他当时对楷书规范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汉字在中国书法史上每一个时期都有其规定的汉字规范。唐楷作为楷书发展的一个高峰,至今没有被超越。在欣赏楷书中也不难看出,在唐朝已经对汉字楷书的规范做了开天辟地式的解读,在规范字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唐楷至今的对后世楷书的影响尤为深远。唐楷的字法严谨、笔画规整,为后世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九疑山赋》中的每一个字看似都经过精心设计而又一气呵成,这次其中的流畅自然,既体现了书法楷书的美感,又符合当时实用书写的规范。

    尽管距离唐朝已有千年之久,但《九疑山赋》及其代表的唐楷仍然被视为楷书的典范。这不仅是因为其艺术价值,更在于其对楷书规范的贡献。在现代社会,汉字依然是书法学习和创新的基础,其规范性和实用性使其在日常书写和正式场合中广泛应用。当代人有义务继承和发展,当今的规范字规定了在汉字书写与应用的要求,如何让规范字书写与书法艺术有机的结合已经成为汉字发展的瓶颈。我想写好规范字本身就是汉字的传承,更是书法艺术的基础。没有汉字就没有书法艺术,这足以证明规范字书写本身就是书法艺术的一个方面。临摹《九疑山赋》中的传承字,不仅能够帮助书法爱好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楷书的基本技法,还能提升其审美品位和艺术修养。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临摹,学习者可以更深入地体会楷书的精髓,从而在自己的创作中达到更高的境界。

     总之,《九疑山赋》作为柳公权的杰作,不仅展现了唐代楷书的高度成就,也为后世楷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范本。通过临摹这些传承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书法的传统,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汉字规范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每一代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将其发扬光大。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推动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1】《九疑山赋》天下一景,湖南九疑。按诸古以为据,考其图而可知,龙驾不还,万世衣冠之在,马蹄所至,十分山水之奇。戴尧天而

【2】身属尧民,履舜土而心知舜事。数千年百千载之遐踪遗迹,七十二三十六之福地洞天,此则居其一也。何为渺茫。彼乃疑其九焉?见诸图志。父

【3】老常言,迄今以传。巫中黔中,属乎楚之邦,吴之境;零陵舂陵,分于秦之后,汉之前。仙踪显天皇之始载,郡名标贞观之初年。地方千里而物外胜

【4】地,天南一角而壶中有天。攀断龙髯,黄鹤莫留于仙驭,空遗虎鼎,白鸦犹养于玄田。八井俱涸,而一井涌泉。九峰齐高,而三峰压众。桂林、杞林,左

【5】右森列,石楼、石城,东西护送。有朱明、有华盖,而簇成萼绿一华,曰娥皇、曰女英、而对笑桃花一洞。下临玉琯,依希玉琯之吹鸾,上有箫韶,仿佛箫

【6】韶之来凤。古者得道,帝之有虞,浮湘江而泝潇浦。登疑领而望苍梧,洒西江之泪兮,斑斑之文竹千亩,奏南风之琴兮,戛戛之古松数株。三麓床

【7】中,丹炼九转,万岁山上,声齐一呼。所以尚书已有陟方之语,至于史记,广为考古之图。乾坤大而圣境亦宽,日月长而仙家不老。碧虚岩前,千怪

【8】万状,紫霞洞中,十洲三岛。六月无夏,惟木惟石,四时有春,非花非草。兹境为胜,异时可考。经藏石室,隐然六甲之护持,亭立仙梯,宛若五丁之开

【9】道。客难之曰:舜居蒲阪,本属乎冀之北,舜卒鸣条,不在乎夷之西。殊不知无本不立,非文孰稽。有舜江则可枕可漱,有舜坛则可攀可跻,月帔兮

【10】明月上,云阁兮白云飞。九溪源下之流派,万丈天边之石梯。鸟篆穹碑,刺史元公之笔,电文怪石,舍人李峤之题。余应之曰:百岂无于一二、十未

【11】丧其八九。紫霞高卧,前后十四辈,白日飞升,小大三百口。不然是赋也,何为而作焉。以代门下抠衣而藉手。会昌四年七月,

【12】河东柳公权书邵建和镌字。


超越学堂
超越学堂分享三方面的资源,书法教育、科学教育、摄影摄像,让每个人都成为资源的共享者,让每个人都成为分享资源的受益者!资源共享共建共同维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