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营养源所”)参加实践十九号卫星北京神飞航天应用技术研究院载荷交付仪式暨太空生物科研应用战略合作研讨会。北京神飞航天应用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曲建伟、专家委副主任杨昌林出席会议。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罗欣,公司总经理助理、营养检测领域首席科学家崔亚娟参加交付仪式。
座谈会
本次搭载的实验载荷,包括营养源所选育的酵母菌菌株、北京林业大学选育的吐鲁番小白杏种子和北京科佑爱科技公司选育的红曲,于9月27日搭载实践十九号卫星进入太空,于10月11日返回地球。
座谈会
交付仪式由北京神飞航天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毛宏伟主持。毛宏伟首先介绍了我国太空育种事业发展情况,自1986年以来,我国已进行包括大田作物、果蔬、中药材等9大类近千项太空育种工作其中630余个品种获得省部级鉴定和产业应用,初步建立起包括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和大连市特种粮食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及高校在内的太空育种和宇航食品科研体系。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已经进入“太空+”时代,航天科技与食物营养健康产业正在加速深度融合,北京神飞航天应用技术研究院成功利用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了一批具有重要科研和市场价值的种子和菌种,对发展中国的宇航食品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助力和支撑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随后与会人员结合发展宇航食品主题,推进航天科技在农业、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强产学研用的融合发展,进行了研讨。
罗欣就进一步发展宇航食品科技创新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以搭载科研单位为基础,组建宇航食品科技创新联合体,开展宇航食品应用科技创新和政策咨询;二是坚持任务导向,梳理搭载成果,开展进一步联合科技攻关和产业化示范应用。罗欣表示,作为食物营养健康行业北京市企业代表,此次成功搭载是营养源所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发展机遇,未来营养源所将紧扣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着力提高“四个服务”特别是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水平,聚焦宇航食品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北京市级国有科技型企业的政策、资源优势,承担更多宇航食品科研平台建设、专家智库标准建设、成果转化等基础性工作,在成果转化方面瞄准1-2个方向,确定科研任务并快速推动成果转化。
曲建伟总结指出,感谢与会专家提出的高质量建议。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和经验,提升航天生态食材食品质量,推动中国生态食材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是今后大家共同的努力方向。北京神飞航天应用技术研究院将依托航天科技与生态食材专家团队和各创新机构,打造一个集科研、应用、生产为一体的产业创新应用平台,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的资源共享,加速航天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实现航天生态食材食品民用转化,提升食品营养指标,形成航天生态食材品牌产品的产业链、品牌链、供应链、价值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营养需求。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坚持“创新立院、人才强院、服务兴院、开放办院”发展战略,秉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追求,巩固提升智慧城市、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分析测试四个优势领域,持续强化科技智库、科学普及两个特色领域,前瞻布局新材料与先进制造、信息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与健康、新能源与低碳技术四个研发方向,成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科技力量,高精尖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力量,国际和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落实科技体制改革和先行先试政策的重要实施力量,全面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
如果你对北京科技、科普的
“大事小情”感兴趣,
就一定不要错过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