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北科行之三 |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用科技打造营养“加油站”

文摘   2024-12-07 08:00   北京  
高质量发展北科行之三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用科技打造

营养“加油站”


浓郁的奶香味扑鼻而来。

11月1日,在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营养健康食品研发中心,研发人员正揉制面包团,研制一款高纤维低GI面包。

GI(血糖生成指数)是指某种食物升高血糖效应与标准食品(通常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应的比值,反映的是人体食用一定量的某种食物后会引起多大的血糖波动。

守护我们的健康防线,是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的“初心”。在这里,科研人员运用尖端技术,化身为“营养密码编译者”,精准编辑每种食物的营养密码;他们精心研究食品的功能属性,将其转化为健康的守护使者,帮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收获健康;他们还针对特定人群的需求,用心打造一系列营养强化产品,让更多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营养“加油站”。


促进功能性食品研发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研究员周琪乐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准备生产一款低GI的食品时,研发人员首先要在配方及原料上下功夫,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原料,如杂粮粉、富含膳食纤维的原料等,低GI的代糖如木糖醇、阿拉伯糖等,也需要兼顾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配方和工艺确定后要进行GI值的测试,GI≤55为低GI食物,55<GI≤70为中GI食物,GI>70为高GI食物。若生产商想在包装上宣称低GI,则需申请低GI食品认证,保证产品配方及质量稳定,并符合相关的认证要求。”周琪乐说。

健康食品研发,是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项私人定制性质的科技服务,具体包括健康食品配料研发,健康食品应用研发等。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研究员许洪高介绍,目前,研发人员一方面致力于植物源功能配料领域的研发,还瞄准健康主食领域,研发低血糖生成指数挂面、低血糖生成指数即食发芽青稞/燕麦等。

此外,在加快合作项目的产业化落地方面,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也走在前面。许洪高介绍,目前合作研发的产品类型,除了上述主食挂面,还有休闲的凝胶/压片糖果,烘焙食品,固液体饮料等,其中一款复合蛋白肽运动营养食品,通过合作方市场端的努力,独立销售单元已实现超过百万的累计销售量,正走在形成“爆款”的路上。

在功能性食品的评价方面,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建立起一整套综合性研究平台。“我们已开发多酚类、黄酮类、萜类等41种单体植物化合物成分的检测方法,并开展多项与食品保健功能相关的人体及动物实验,在降低血糖、血脂等功能评价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周琪乐补充说。




给食品药品贴上营养标签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平衡膳食准则七是“会烹会选,会看标签”,那么什么是食品标签?为什么要在食品上贴标签?如何使用食品标签?在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食品标签是食品的“说明书”,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食品、认知食品、辨别食品。营养标签是食品标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括了与当前居民健康最密切相关的营养成分含量数据,也包括了宣传、推广营养知识、推荐产品选择的重要信息。营养标签的标示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目前,我国制定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9050-2011)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确保标签内容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合规性。

学会看食品标签,不仅仅是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比如,配料表可以告诉消费者食品是由哪些原料制成的,且按照‘用料量递减’原则依序列出食品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等;营养成分表能够说明每100g/100mL/每份食品提供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分析检测事业部副研究员李菁菁介绍说,学会看食品标签,可以帮助消费者科学地比较和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从而获得更多的健康效益。

李菁菁表示,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是一家具有CMA及CNAS资质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服务平台。可以为普通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体系开展“营养成分”“功能成分”等1400余项项目的检测。“目前,我们已完成包括膳食纤维、氨基酸、脂肪酸、糖、低聚果糖、叶酸、维生素K2等近20项与食品营养测定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可全面承担‘营养标签’标示成分的检测,并提供‘营养成分’检测技术的全套解决方案。”


来源:科技日报

   


END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坚持“创新立院、人才强院、服务兴院、开放办院”发展战略,秉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追求,巩固提升智慧城市、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分析测试四个优势领域,持续强化科技智库、科学普及两个特色领域,前瞻布局新材料与先进制造、信息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与健康、新能源与低碳技术四个研发方向,成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科技力量,高精尖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力量,国际和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落实科技体制改革和先行先试政策的重要实施力量,全面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


如果你对北京科技、科普的

“大事小情”感兴趣,

就一定不要错过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