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沙龙“如何写好高质量的智库研究文章”开讲

文摘   2024-11-25 18:30   北京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科研人员智库研究理论与实践水平,11月21日下午,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在北科大厦三层报告厅举办了北科沙龙,主题为“如何写好高质量的智库研究文章”。北科院党组副书记、院长伍建民研究员出席并担任特邀嘉宾。本次沙龙由北科院主办,北科院科技智库中心(《科技智囊》编辑部)、北科院科学传播中心承办。特邀北京市委研究室《北京调研》主编李长胜、科技智库中心主任任晓刚研究员作主旨报告,邀请数字经济创新研究所王铁铮副研究员、科技情报研究所胥彦玲副研究员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王涵研究员作专题报告。沙龙由科技智库中心副主任付宏研究员主持。

特邀嘉宾、主讲人与主持人

伍建民在总结发言时指出,北科沙龙是为北科院科研人员搭建的交流研讨平台,旨在促进院内外科研人员发表科研成果、提出对策建议、交流思想观点、碰撞思维火花、启迪智慧精华、培训人才成长。关于如何做好科技智库研究工作,伍建民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一是做好科技智库工作要回答好3个问题:科研的需求从哪里来?怎样做出特色和优势?科研成果奔哪里去?二是做好科技智库工作要贯彻3个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应用导向。三是把握好科技智库研究的5个特点:学科交叉性、相互关联性、政策实用性、社会影响性、科技创新性。四是科技智库工作要努力做到5个统一:思想和政治的统一、学术和政策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前瞻和现实的统一、独立和纪律的统一。五是做好科技智库研究要掌握5个要求:快、准、实、新、深。

沙龙现场一

主旨报告环节,李长胜作了题为“怎样写好决策建议”的报告。他结合调查研究理论、调查研究实践以及多年的智库报告编校经验,从调查研究课题的选定、调查研究的前期准备、调查研究计划的实施和撰写调研报告需把握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分享。他指出,“贴不紧、来不及、对不上、用不成”是智库在服务决策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智库研究人员在确定选题时应把握重点、热点、难点、焦点和节点等“5个关键点”,多梳理、多倾听、多存储。在撰写调研报告时需重点把握“八个度”,即政府的角度、报告结构的灵活度、站位的高度、视野的宽度、探究问题的深度、事例和数据的硬度、对策建议的合理度、文字的精炼度。

沙龙现场二

任晓刚作了题为“理论文章的撰写”的报告。他从“站位要高、选题要准、逻辑要顺、思考要深、支撑要足、文风要实”六个方面介绍了高水平理论文章的一些基本要求,分析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理论版文章的特点,从“正向能量、知识含量、信息含量、思想含量、逻辑力量、文字质量、眼界气量”总结了高质量文章的七个“量”。他指出,写出一篇高水平理论文章首先要做到“选题准、立意深、标题精”;并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知识积累,努力与时俱进;坚持学理阐释,强化问题意识;坚持调查研究,把握媒体需求。

王铁铮作了题为“如何将学科领域研究转化为决策咨询专报”的报告。他介绍了政策条文、决策咨询专报、理论文章、调研报告、学术研究几类文章的联系和区别,侧重讲解了决策咨询专报的特点和决策咨询专报的评价框架,并结合智库工作经验分享了自己在撰写决策咨询专报过程中的切身体会。

胥彦玲作了题为“关于撰写科技类专报的心得与体会”的报告。她从专报定义、撰写要求、常见类型、篇幅结构、写作与提炼技巧等方面分享了对专报的基本认识,从选题、写作流程、框架结构、内容的撰写、关键事项等方面分享了科技类专报撰写时应注意的事项及自己撰写专报的心得体会。

王涵作了题为“如何将撰写智库决策文章和支撑政府工作有效结合?——以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编制起草工作为例”的报告。她分享了在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编制工作不同阶段撰写智库决策文章的心得体会:在立项论证前“大胆写”,提出智库观点和思路;在编制起草阶段“谨慎提”,专注草案编制起草;在立法审议后“深入研究”,抓难点和瓶颈问题,将撰写智库决策文章和支撑政府工作有效结合。

此次沙龙主题高度聚焦,报告精彩纷呈,获得科研人员的一致好评。院机关处室、科技智库中心、科学传播中心、科技情报研究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数字经济创新研究所、国际与区域合作中心、智慧养老研究所、智能装备所等相关负责人、科研骨干线上线下二百余人参加。

(科技智库中心/文 科学传播中心/摄)


END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坚持“创新立院、人才强院、服务兴院、开放办院”发展战略,秉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追求,巩固提升智慧城市、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分析测试四个优势领域,持续强化科技智库、科学普及两个特色领域,前瞻布局新材料与先进制造、信息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与健康、新能源与低碳技术四个研发方向,成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科技力量,高精尖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力量,国际和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落实科技体制改革和先行先试政策的重要实施力量,全面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


如果你对北京科技、科普的

“大事小情”感兴趣,

就一定不要错过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