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苦学:不负韶华正当时
现年48岁的袁沛耀出生于巴彦淖尔市,自幼喜欢文艺,16岁学习晋剧,27岁带团演出。随着传统晋剧逐渐进入寒冬,痴迷于晋剧艺术的袁沛耀开始摸索“以工养艺”,从事过水暖和物业等工作,尽管生活艰辛,从未放弃过心中那个执着的文艺梦。
2010年,他加入乌海市曲艺家协会,在曲艺创作名家的指导下,开始自学呱嘴表演和剧本创作。当时,只有初中文化的袁沛耀开始疯狂弥补自身文化短板,不管多累,每天下了工都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学习,边读书边做笔记,努力提升自身文化水平。这一阶段的“文化补课”,不仅充实了他的头脑,也使他的艺术创作进步神速,为他后期的演艺事业奠定了基础。
始终秉承“传承是根,创新是魂”的袁沛耀,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探索,终于于2017年独创出一种全新的曲艺表演形式——撸板呱嘴,在国内曲艺界开创了先河,得到国内曲艺界知名艺术家的肯定。他的作品从选题到创作,从道具到服装,从化妆到演出,全部由自己独立完成。为了让作品更接地气、更具烟火气,他经常走街串巷深入基层和群众中采风走访,身边巨变、民族团结、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内容都是他创作的源头活水。随着艺术表现形式不断成熟和表演水平不断提高,他先后创作和演出了《夸夸助人为乐的刘占华》、《父亲的老照片》等几十部立得住、传得开的撸板呱嘴作品,其中反映乌海市乡村巨变的《最美乡村》和以扫黑除恶为主题的《唠家常》,两次入围中国曲艺界最高奖项“牡丹奖”,《唠家常》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艺术“萨日纳”奖。
初心不改:贴近群众增共识
“我就是要用我的表演给大家带来欢乐,也要通过艺术作品把主旋律传播开来,把正能量凝聚起来。”袁沛耀说。2020年他被授予“内蒙古好人”称号,2022年荣获“乌海市道德模范”,2023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作为海南区政协委员,袁沛耀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界别委员主体作用和新联会的代表作用,持续通过委员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献计出力,践行着文艺工作者和政协委员的双重使命担当。
三年来,袁沛耀主动围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议题进行建言献策。立足专业特点提出关于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提案,建议推动文化服务向乡镇、村社区、军营、校园延伸,大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推动形成文化惠民、文化悦民工作合力。结合自己志愿服务演出经历,提出关于组建专业乌兰牧骑队伍的建议,希望进一步加大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形成常态化激励机制,为地区文化和文艺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建议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关爱文艺工作者,积极为有困难文艺工作者办实事解难题,更好激发文艺工作活力,引导他们创作出更为接地气的本土艺术精品。
同时,袁沛耀积极参与“书香政协”建设,通过委员培训、委员读书、文艺作品分享等载体活动,为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表演撸板呱嘴,畅谈履职心得,在团结联谊和交往交流中,引领委员把智慧力量凝聚到办好两件大事、完成好改革任务、落实好中心工作上来,共同办好海南区的事情。
供稿:海南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