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评审专家因长时间迟到、多次离席关闭摄像头被处理;QS亚洲大学排名发布,复旦超越清华 | 科研圈日报

学术   2024-11-13 12:49   北京  

“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以科技见证世界改变,《环球科学》的编辑来陪你读杂志啦!


2024年11月14日晚20:00,定环球科学视频号直播间,听编辑聊:“地表最强生物”水熊虫的生存秘诀、如何窥测反物质、古人类“露西”发现50周年、玩转莫比乌斯带……更多有趣科学话题尽在环球科学直播间。


直播全程抽奖不断,杂志、专刊送不停,更有全年订阅超大优惠活动!不想错过的话,就快点击【预约】按钮预约直播吧!





· 通报


6 位评审专家因长时间迟到、多次离席关闭摄像头被处理


11 月 12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科技发展中心)发布通报,对评审专家不良行为作出处理。2024 年 6 月 18 日至 7 月 25 日期间,科技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评审,共组织 728 名专家使用多场景视频系统完成评审工作。


按照《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课题)评审专家不良行为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经研究审定,确定 6 位专家存在的长时间迟到且编造不实理由,多次长时间离线、离席、关闭摄像头或未在独立封闭空间评审等行为构成严重不良行为,给予“3 年内不再邀请参与科技发展中心承担的项目(课题)管理活动”的处理;确定 13 位专家存在的长时间迟到、拍摄会议材料等行为构成一般不良行为,给予“一定范围内通报”的处理。相关处理结果已告知专家本人,并纳入科技发展中心专家不良行为清单。科技发展中心方面表示,此次为 2024 年第一批次项目的评审专家不良行为处理结果,后续还将持续对评审过程中存在不良行为的专家进行监督,如有违规行为将进行严肃处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科技日报)



· 高校建设


QS 亚洲大学排名发布,复旦超越清华


11 月 6 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QS(Quacquarelli Symonds正式发布了最新 QS 亚洲大学排名。2025QS 亚洲大学排名覆盖亚洲地区 25 个高等教育体系的 984 所一流高校,相比去年增加了 127 所。印度本次上榜院校最多,有 163 所高校入围。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内地),共有 135 所大学上榜。中国(内地)高校在本次排名中占据主导地位,北京大学蝉联榜首,复旦大学上升至第五位,清华大学排名第七,浙江大学位居第八。在上榜的 135 所中国(内地)高校中,41 所排名有所上升,21 所排名不变,2 所高校第一次进入榜单,71 所排名有所下降。


在 2025QS 世界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是中国(内地)排名第二的高校,位列全球第 20 名,复旦大学排名第 39 位。但在 2025QS 亚洲大学排名中,复旦大学以微弱优势超越清华大学,两者综合得分仅相差 0.9 分。这是由于区域排名所使用的方法论与权重和全球排名侧重点不同,所体现的优势也不同。亚洲大学排名反映了复旦大学在多个关键指标中的提升,包括学术声誉(99.8 分)和雇主声誉(99.5 分)都与清华大学非常接近,清华大学在这两项指标的得分均为100分。此外,复旦大学在国际化指标方面有显著进步,比如国际教员与出境交换生比例。而清华大学在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员数量和入境交换生比例方面有所下降,尽管这些指标比重很轻,但也导致排名有小幅变化。


本次排名基于 11 项评估大学表现的关键指标,以展现其学术地位、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质量和生产力、校园国际化程度以及每所院校国际合作的多样性。在此次排名中,湖南大学在研究影响力方面表现强劲,在篇均论文引用指标中排名第 4。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多个以研究为重点的指标上均处于领先地位,在师均论文指标中排名第一,国际研究网络指标中排名第二,这反映了该校的高生产力和全球研究合作水平。(QS世界大学排名官微



“双一流”建设 8 年共投资 1677 亿元人民币,培养了超过 50% 的硕士生和 80% 的博士生


教育部最新报告显示,“双一流”建设 8 年多来取得显著成效,“双一流”建设高校培养了全国超过 50% 的硕士和 80% 的博士,承担了 90% 以上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增强据中国日报网消息,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表示,自 2016 年以来,我国已向双一流大学投资 1677 亿元人民币


“双一流”建设已经经历了两轮变革:第一轮确定了 140 所大学和 465 个学科,第二轮增加了 7 所大学和 41 个学科,重点关注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和前沿领域。在“双一流”建设中,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新增了交叉工程、智能传感工程、碳储存科学等 84 个本科专业。为实施基础学科工程,建立 288 个精英学生培养基地、14 个国家数理人才培养中心、16 个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为量子科学、材料工程、空间探索等学科取得重大进展作出贡献。怀进鹏还表示,国内大学以院系和学科为基础的传统学术结构,限制了培养创新型跨学科人才所需的灵活性。人才发展模式需要发展,将更加注重 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与人文学科相结合,并加强教育与工业之间的合作。中国在前沿性、颠覆性创新方面仍面临挑战,特别是在基础研究方面。此外,吸引和留住全球人才也是一个关键挑战。(教育部、中国日报网



· 环境


京津冀全年大气污染物排放超环境容量 20% 以上


图片来源:Pixabay


据新京报消息,今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遭遇三次区域性 PM2.5 污染过程,且污染情况比往年来得更早、更频繁。由于污染气团南移,京津冀中南部空气质量已经明显转差。11 月 9 日至 10 日上午,京津冀中部山前地区的 PM2.5 污染较为严重,北京、保定、石家庄一带达到中至重度污染水平。10 日下午至 12 日上午,受弱北风扰动影响,区域北部污染形势有所缓解,但中南部空气质量持续恶化。截至 12 日 12 时,石家庄、保定、焦作等地已出现 PM2.5 重污染。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测,12 日至 13 日,区域中北部空气质量将有所改善,但中南部污染将持续。14 日可能受降水影响,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以轻度污染为主,但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部分城市可能出现中度污染。直至 17 日,受较强西北冷空气影响,区域大部空气质量才可能恢复至优良水平,本次污染过程有望彻底结束。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指出,今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区域冷空气活动偏弱,频繁遭遇静稳逆温、高湿大雾等不利气象条件;二是区域污染排放仍然超过环境容量,全年污染物排放量仍超出区域环境容量 20% 以上,随着各地供暖试水陆续启动,火电供热等行业污染排放显著上升。其中环境容量指的是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环境系统能够承受和容纳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废弃物的最大限度。面对这一情况,各方正在密切关注污染过程的进展,并采取预警应急措施。同时,也需要在区域内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等结构优化调整,以及重点行业和领域污染深度治理工程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实现区域内污染排放持续下降、空气质量稳步改善。(新京报)



· 神经科学


锻炼肌肉可以帮助神经元生长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一项研究发现,运动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还有助于促进运动神经元的生长。研究人员在体外培养了经过基因改造的小鼠肌肉组织,使其能够在光线闪烁下模拟运动时发生的肌肉收缩反应,肌肉在这一过程中会释放出一种名为肌因子(myokines)的生化信号物质。经检测,这是一种含有生长因子、RNA 和其他蛋白质的混合物。在体外培养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中加入肌因子后,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运动神经元的生长速度比未接触肌因子的神经元快 4 倍。基因分析表明,运动产生的肌因子促进了运动神经元中多种基因表达上调,这些基因不仅参与调控神经元的生长,还影响着神经元的沟通功能以及轴突的成熟程度,具体效果取决于肌肉收缩的强度。这表明神经元和肌肉之间存在双向交流,肌肉在响应神经信号的同时,也通过释放肌因子影响神经元生长。


研究人员进一步实验发现,即使没有来自肌肉的生化信号刺激,仅靠运动的机械力每天拉伸神经元 30 分钟,促生长效果与肌因子刺激类似。RNA 测序发现,生化和机械刺激对神经元的影响来自两种不同的传导模式,生化刺激对细胞信号传导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一发现将推动开发运动疗法,通过针对性地肌肉刺激来修复受损和病变的神经元,有望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论文已于11 月 10 日发表于《先进医疗保健材料》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MIT)



· 流行病学


已导致 1.7 万只海象死亡,H5N1 高致病性毒株在海洋哺乳动物中迅速传播


图片来源:Pixabay


11 月 11 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和阿根廷国家农业技术研究所(INTA)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他们通过分析在阿根廷瓦尔德斯半岛的海象中暴发的 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进化枝 2.3.4.4b, 揭示了这一病毒株的全基因组特征,以及在南美洲 5 个国家的流行病学数据。


2020 年,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病毒中的进化枝 2.3.4.4b 出现,并于 2022 年通过多次传入传播到南美洲 ,造成海鸟大规模死亡,估计死亡数量超过 65 万只。研究发现,自 2022 年以来,H5N1 病毒带来的疫情导致超过 17000 只海象死亡,其中 97% 约为海象幼崽。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阿根廷的鳍足类(包括海象)和燕鸥的病毒,发现它们与来自秘鲁、智利、巴西和乌拉圭的海洋哺乳动物病毒,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进化枝。此事件标志着 H5N1 病毒首次在海洋哺乳动物群体中跨物种传播,并进一步扩展到南美洲的其他国家。基因组分析还发现,病毒在进入南美洲后发生了变异,形成了适应海洋哺乳动物的病毒株。研究还发现, H5N1 病毒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从海洋哺乳动物回传给鸟类。该研究强调了加强禽流感病毒监测和跨国合作的重要性,以应对病毒传播可能带来的生态及公共卫生风险。(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编写:陈钰婷、杨梦、字鑫楠、魏潇

编辑:石云雷

封面图:Pixabay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环球科学科研圈
《环球科学》杂志旗下综合性学术传播与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