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2024年最推荐的10本好书

文摘   2024-12-15 15:04   湖北  
马伯庸的历史小说很精彩。
 
他善于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找到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一处小细节,一个小故事,然后用小说的手法演绎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

我在 “马伯庸2024最新力作,依旧独一档的好看” 里介绍了他2024年的新书《食南之徒》。

作为一个成熟的写作者,马伯庸大量输出的背后,是大量的输入,也就是阅读和见人见事。

最近,马伯庸公开分享了他的2024年书单,也就是他觉得今年值得聊一聊的十本书。

他用「焦虑」和「自洽」来总结自己2024年的阅读收获。
“人类是缺乏安全感的生物,一旦陷入不可知论,就会开始焦虑,求生似地开始打造一种自洽理论、构建一门人生哲学、培养一项爱好,或者读一本可以安慰我们说“这世界仍以熟知的方式在运转”的书。”

1、《有为:汉武帝的五十四年》戴波著 

马伯庸说,讲历史是一门技术活,不比研究历史容易。如何在学术严谨和通俗之间取得平衡,这是一个很难的题目。

《有为》用资治通鉴的编年体例,把汉武帝的54年历史一年一年讲下去。

虽然本书的文字平平淡淡如白水,摘不出什么金句,但是史料掌握透彻,旁征博引,见解也颇通透,读起来反而酣畅淋漓。

一年年读下来,能让我们清晰地感知到日月轮替,仿佛岁月在历史人物和我们身上都留下痕迹。

读《有为》,我们跟随着那个17岁的汉武帝一同成长,年复一年,忙忙碌碌,一同经历大汉的诸般变化,不知不觉中沉浸其中,感知到国运兴衰与大势起伏。

2、《甲申前夜·大晦》刘鹤著

甲申年,是崇祯十七年,也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年,前夜则是崇祯十六年;大晦即除夕。

马伯庸说,这本书弥漫着一股残酷的冷意,读的时候衰朽、绝望的粗砺冷意扑面而来。

历史学者刘鹤给我们展现了甲申前夜(崇祯十六年)的可怖乱世。

大疫、大灾、大战纷沓而至,天地冷彻,人间凶险,每一个人都在绝望地挣扎求生,眼前大晦日的夜却是漆黑一片,根本没有出路可寻。

我们跟随着作者冷静到近乎残酷的笔调,恍如穿回明末季世。

3、《大萧条的孩子们》 格伦·H.埃尔德著

本书是原著的四十年纪念版,选择了美国奥克兰东北部的167个孩子进行了为期7年的跟踪观察。

这些出生于1916-1925年之间的孩子,出生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童年优渥而富足,一切看起来都无比美好,且永不会终结。

然而大萧条在1929年悄然而至,给了这些中产家庭迎头痛击。父亲惨遭裁员,沉重的房贷、昂贵的私立学校、低迷的股市,全职多年的母亲被迫出去找工作。

这些习惯了锦衣玉食的孩子,在经济危机来临时恰好处于青春期,他们的生活天翻地覆,心态也随之剧变。

这本书重点关注的,是这种剧变对于青春期孩子的影响。书中有一句话格外沉痛:
“在大萧条时期,各种变故迫使孩子承担起成人的职责,以至于这些孩子不再拥有无忧无虑的青春期。” 
4、《生活与命运》瓦西里·格罗斯曼著

这本书被称为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马伯庸说他一开始不理解怎么能和托翁相提并论,看完了全书后发现,《生活与命运》和《战争与和平》没有可比性,两者都在各自的战场上达到高峰。

瓦西里·格罗斯曼讲述了沙波什尼科夫一家在卫国战争期间的遭遇,通过这个家庭的聚散分离,将东线战场的全景一一展现出来。

作者本人是《红星报》的军事记者,在一线见证了战争的全过程。

这部讲述二战苏联战场的史诗小说,既有俄罗斯文学特有的深沉,也有战争锤炼过的真实阅历,读起来极具质感。

5、《帝国的技艺》郑非著
“美国没有皇帝,为什么叫帝国主义呢?” 

本书又名“统治不可统治之地”,紧紧围绕着“帝国”两个字,从基本定义开始厘清,从语意演变逐渐延伸到具体实例,将种种帝国进行分类。

作者借助英帝国、法帝国、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例子,详细剖析了这四个帝国的独特建构方式,以及每一个帝国的治理策略。

帮助我们理解英、法的海外殖民地政策、奥匈帝国的二元机制,俄罗斯与波兰的关系。

6、《最伟大的骑士:威廉·马歇尔传》托马斯·阿斯布里奇著

威廉·马歇尔是英国王室的一位重要角色,参与了《大宪章》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甚至曾短暂担任过摄政,还在70岁时披挂上阵,抵挡法国入侵。

马伯庸说,这本书的行文颇具文学性,即使当做一部精彩的骑士小说来看也毫无违和,同时不失真实性与考据。

作者以一首长诗为主轴,结合当时英格兰史事,还原了这位骑士的一生经历,顺便把视野拓展到了整个中世纪的社会生活与政治变动。

隐去的英雄,尘封的文献、执拗学者多年的搜寻,从一首诗里补完历史的空隙等,都非常打动人。

7、《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杨素秋著

博尔赫斯说:如果真有天堂的存在,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

但是去图书馆看书和运营一座图书馆,完全是两回事。

图书馆是天堂的模样,建起一座图书馆可真是地狱的干活儿。

作者杨素秋是一位在文旅局挂职的学者,她接到一项任务,需要把一个三千平米大小的地下室改造成区图书馆。

从选址、选书到设计、装修到运营,事无巨细,都要亲自上阵,一件一件去磕。

在马伯庸看来,作者事无巨细,把白手起家的艰辛一一道来,而且惊人的坦诚,这是本书最迷人的地方。

8、《蛋先生的学术生存》施爱东 著

施爱东老师是一个民俗田野学者。这本《蛋先生的学术生存》也是田野调查,它的对象则是学术界的生态。

本书用了一种偏戏谑的方式,可以称为当代青年学者的生存指南。

发C刊、选导师、评职称、混圈子,作者一方面吐槽了学术圈的种种怪现象,说起种种规矩背后的原理;另一方面又系统阐述了如何在这些红线的空隙中起舞,怎么决定研究方向,如何撰写论文和学科建设等。

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即使避不过很多学术坑,至少知道撞在了什么位置。

9、《The Science Of Storytelling》Will Storr著

马伯庸说,如果给写作者荐书,一般会推荐史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和老舍先生的《老舍谈写作》。

今年他加上了第三本书,就是这部Will Storr《The Science Of Storytelling》。

这本书的切入点不是文学,而是科学。它试图告诉你,人类对故事产生兴趣的科学原理是什么;小说作者如何利用信息差来操控读者心理的秘诀;而大部分故事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拥有五步结构的控制理论。

也就是,本书讲的是读者心理学,或者更直白地说,讲的是套路。

《The Science Of Storytelling》虽然不是写作的金科玉律,也没办法产生伟大的文学。但它至少提供了一种可以落地的方法论,能够帮助初学者迈出第一步。


10、《有问题的姿势》孙悦礼著

孙悦礼老师之前出过一本书叫《我真的坐不住了》。

这本《有问题的姿势》同样聚集人的不良体态和坐姿,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日常最容易犯的错误,能让人摆脱不良体态,减少病痛困扰。

马伯庸说他没资格评价这本书是否专业,只能从患者角度总结一下疗效。

反正他看完这本书后,至少改掉了一个毛病,再也不跷二郎腿了。

常年伏案的文字工作者和职业玩手机专家,本书可以解决一部分这种职业病和时代病的困扰。


以上,共勉。


相关阅读:

1、马伯庸2023年最推荐的10本好书
2、读懂马伯庸,看这8本就好了


希望加入读者群的朋友
可以添加我的微信(备注读者群)
不定期分享最近的阅读收获和感悟
这是付少的第214篇原创文章
点赞,在看,分享,收藏谢谢支持~
👇👇关注我👇👇

付少的读书圈
读书使人不惑,赚钱使人不屈。 (文章推荐书目,商品橱窗搜索书名即可购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