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樊登力荐,年度最重磅的育儿新书!

文摘   2024-06-28 17:45   湖北  
最近找新书看,发现了一本育儿类的图书特别火。
 
本来我推荐儿童读物和育儿书籍不多,但碰巧这位作者很熟悉。

认真读完后发现,确实值得适龄的家长(父母)去看。

这就是李一诺 2024年的新书《笑得出来的养育》

我在 “ 2023:力量从哪里来”里介绍过她的《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

如果你喜欢,可以同步一起看。

1、

做父母是天下最难的工作,没有之一。

这最难的事,却没有办法培训,想学也没有地方学。

所以很多做父母的,都“苦不堪言”,甚至变成了让人最精神分裂的一种存在。

做父母,尤其是做母亲,是一份“三无工作”:无休止,无报酬,无限责任。

这“三无工作”,让每一个凡人,在生活的泥沼和情绪的漩涡里,刚爬出来,又掉进去……

同时,育儿又是天底下最高级的工作。

之所以没有人教,就是因为教不了。

再怎么做,似乎也做得不够多、不够好。

教育孩子是图他(她)读好学校吗?图他(她)将来有一份好工作吗?图财富吗?图房子吗?图生活稳定吗?

在李一诺看来,眼前这一刻的生活,这一刻的孩子,才是真真切切的,也是唯一真切的。

我们不能忘了“笑”的能力,“ 笑得出来的养育 ”才是家长(父母)的使命。


2、

作者李一诺,是生源地当年唯一的清华大学生物系保送生,享受全额奖学金在美国UCLA读分子生物博士。

她是麦肯锡史上唯一一位华裔女性全球合伙人。受到比尔·盖茨的青睐,她担任了盖茨基金中国区掌门人。

她创立了独立的一土教育机构等等。

李一诺亲历过中国、美国、日本的多元教育,她将自己十多年的养育经验与思考,以及对自我成长的回望都写在了新书《笑得出来的养育》中。

俞敏洪推荐说:孩子的生命应该有诗意、雅致的部分,他们应该有懂得欣赏一切美好的能力。

樊登推荐说:读读这本《笑得出来的养育》吧,你不必等解决了所有问题才欢笑,欢笑会帮你解决所有问题!

周轶君则是说:如果我们能始终笑对养育孩子这件事,那就赚到了。没有什么比会笑的一家人更无所畏惧的啦!


3、

在本书的开头,李一诺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对学龄前孩子来说,大脑发育最有益的“营养剂”是什么?
A.开怀大笑
B.认真专注
C.谨慎行事
D.勤学好问

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明白 “开怀大笑 ”是最好的营养剂。

也就是开怀大笑是家里最健康的声音。

换一个说法就是,“玩”得好,笑得出,才更容易“学”得好,“过”得好。

之所以写这本书,李一诺说不是自己在育儿方面有什么耀眼的成绩,而是至少她笑得出来。

不仅自己笑得出来,和她在一起的孩子也笑得出来。

妈妈李一诺有自己的3个孩子——安迪13岁,鲁迪11岁,一迪9岁。

除了自己的孩子,她也特别受其他孩子的欢迎。

按她自己的说法,只要给她5分钟和孩子相处,保准100%俘获孩子的心。5岁以下尤其擅长,不论肤色和语言。


4、

你可能会说,在当下的现实里,作为父母很难笑得出来。

其实我们只要经常提醒自己,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收获。

分享几个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和观点:

1、孩子喜欢什么样的人?
孩子喜欢愿意陪他们玩的成年人。就是这么简单。

2、那怎么配孩子玩呢,需要玩具吗?
孩子是这样的,你交给他们的事,只要带着尊重和信任,他们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去做,毫无保留。

3、儿童不是个头小一号、能力差一点的成年人,儿童更像是另一个物种。

4、我们养育孩子,不仅是为了让他们去适应社会,更是为了使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不是吗?拥有安全感的孩子,也会更有信心和能力去改变环境。

《笑得出来的养育》里总结了做父母的三层境界:

第一层,你是孩子,我是大人;
第二层,咱俩平级;
第三层,你是大人,我是孩子。

李一诺根据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罗纳德·弗格森对于成功因素的讨论,分享了我们需要着重帮助孩子提升的7大能力:

1)整理生活的能力
2)面对未知的能力
3)深度学习的能力
4)非暴力沟通能力
5)说服别人的能力
6)认知金钱的能力
7)面对自我的能力

罗纳德·弗格森在畅销书《高成就孩子的养育法则》里讨论的3个关键元素是:

第一Smarts,就是学习能力;
第二Purpose,就是人生方向和使命感; 
第三Agency,就是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和自主性。


5、

在本书的最后,李一诺还提到了一些专治笑不出来的每日小提醒。

比如每天要抱20次孩子;除此之外,还要亲100万次!

比如可以把孩子还是可爱小宝贝时的照片设置为手机屏保;

又比如试着问孩子一些“神秘”的问题:你怎么就选中我做你的妈妈呢?

虽然知道了很多育儿的方法,家长(父母)还是会常常被困住。

但是没关系,这才是生活的本质。

《笑得出来的养育》这本小书,写的都是作为个体能做之事,无关大的社会环境。

李一诺说,本书不是对教育高线的探索,而是对教育底线的维护。

让我们从自己开始,从现在开始,从一件小事开始,从一句话开始。

从对孩子的一个笑容、一个拥抱开始,从一个念头开始。

一念转,一切都可以不同。


以上,共勉。
 

希望加入读者群的朋友
可以添加我的微信(备注读者群)
不定期分享最近的阅读收获和感悟
这是付少的第197篇原创文章
点赞,在看,分享,收藏谢谢支持~
👇👇关注我👇👇
 

付少的读书圈
读书使人不惑,赚钱使人不屈。 (文章推荐书目,商品橱窗搜索书名即可购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