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 | Internet
王 芳1,2 胡千代3 马 鑫1,2
1.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天津,300071;
2.南开大学网络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3.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党群人事处,上海,200072
摘要
关键词
语言表达 信息触达 灾害预警 参考点 应急管理
引用格式
王芳,胡千代,马鑫. 信息触达:灾害预警信息语言表达的影响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4,14(4):36-51.
01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加剧,气候异常事件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1],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正常运转受到严重威胁。据联合国防灾减灾署(UNDRR)报告[2],2000年至2019年间全球共发生7348起重大自然灾害,其中极端高温、洪涝、风暴、各类山火及干旱事件分别同比增加232%、134%、97%、46%和29%。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受灾范围广[3],灾害应对及防范形势更显严峻。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统计,2022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1.12亿人次受灾,房屋不同程度损坏79.6万间,农作物受灾12071.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386.5亿元[4]。这些数据表明,自然灾害已然成为全人类面对的一个共同挑战。
自然灾害预警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5]。联合国秘书长减少灾害风险特别代表Margareta Wahlstrom指出,灾害预警不应再被忽视,否则人类将为之付出更大代价[6]。一方面,自然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7],及时准确和直观的预警能为民众和相关机构迅速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如人员疏散和设备转移,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与损失。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是各领域数据的主要收集者[8],拥有与灾害相关的海量数据,如气象和遥感数据,且具备处理和分析此类数据的能力,能够预测灾害发展趋势,为灾害管理与应对提供科学依据。另外,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公众对灾害信息和灾情动态的需求远超过去[9]。通过预警,政府可以向公众传达灾害的性质、程度、预计影响范围以及防护措施等信息,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减少可能产生的恐慌与混乱。
灾害预警信息指由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旨在提前通知公众自然灾害事件风险的一种政务信息,是一种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组织应急响应和减小灾害损失的应急管理信息[10]。既有研究对预警信息传播进行了大量探讨,如信息如何从发送者传递到接收者[11]、信息在不同渠道的传播速度与效率[12]、给定情境下何种传播策略最优[13]以及社交媒体灾害舆情分析[14]等,为提升预警信息的传播效果和社会灾害应急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
为尽可能扩大信息受众的覆盖面,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如手机短信、政务微博、微信等。其中,手机短信具有针对性强、接收时滞小、覆盖面广等优点,但受多种因素干扰,仍存在信息耗散,影响信息触达效果。信息触达(information reach)是指特定信息被目标受众接收、采纳进而产生效果的状况。作为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厘米”,信息触达强调信息的有效性和影响力[15],聚焦目标受众对信息的关注和积极响应[16]。在突发自然灾害情境下,确保预警信息触达目标受众,使之真正接受和理解预警信息价值并采取适当行动,对于最小化灾害损失、全面保护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尽管信息触达的价值与意义显而易见,但鲜有研究对该领域进行深入探讨,尤其缺乏对灾害政务预警信息触达效果与其信息表达之间关系的研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灾害预警多被视为一种紧急任务,政府和相关机构通常将重点放在及时准确地发布预警信息上,而低估信息有效触达目标受众的重要性;第二,信息触达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用户的心理感知[17]、社会经济背景[18]和信息获取渠道[19],因此信息表达的影响研究需要跨学科理论与方法支持,研究的复杂性与实操难度较高,第三,信息传播[20]技术与信息触达技术的发展存在较大不平衡,信息触达技术迭代迟缓,获取受众对信息的接收、理解、反应等数据的成本较高。
针对以上研究缺口,本研究综合跨学科相关理论,如前景理论与社会比较理论,在灾害预警信息中添加不同的参考点,通过一个远程主持型用户实验,收集和分析用户对不同信息表达的自反馈感知与行为数据,以探究灾害政务预警信息表达对信息触达效果的影响。
02
相关工作
2.1 信息触达
目前,学术界尚未就信息触达形成统一且清晰的概念界定,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倾向于围绕信息传播、信息过滤和媒体效应等概念的辨析,从传播学视角[21-22]、信息科学视角[23-25]和心理学视角[26-28]对其进行解读和研究。从传播学视角看,信息触达指信息从传播源至接收者的过程,强调信息的传播媒介、路径以及信息接收者行为。信息在大众传媒[21]和社交媒体[22]中的传播方式和速度以及不同媒介的扩散[29]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例如Myers等[29]发现信息能够通过社交网络或网络外部媒介触达用户。从信息科学视角看,信息触达指个体在信息环境中主动搜寻、选择或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涉及个体如何使用信息检索工具查找所需信息[23]、如何应用信息过滤技术筛选无关信息[25]以及如何理解和接受所选信息[30]等多个议题,例如Hertwig等[30]发现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搜索并选择信息易于减轻认知负担,提高决策效率。从心理学视角看,信息触达指个体接收、处理和对待信息的心理过程,个体面对信息时的认知机制[26]、信息选择的心理因素[27],以及信息对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影响[28]是其关注重点,例如Sofi等[31]发现人们倾向于寻找证实已有信念的信息,而忽略与此信念相矛盾的信息。
综上分析,信息触达指信息被个体接收、认知并对个体的态度、信念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强调信息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从信息受众视角看,个体对信息的关注、理解和利用是信息触达的典型特征。关注是信息触达的起点,理解和利用是信息触达的结果,包括信息对接收者认知和行为的改变。自然灾害预警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旨在向目标受众传达灾害信息,提醒人们预先采取行动以降低潜在风险与危害,因此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尤为重要[12]。信息触达的成功与失败,即个体能否准确理解和接受信息,以及信息能否影响个体态度并引导个体行为,将直接影响灾区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救援资源的协调效率、社会稳定以及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关系。
2.2 灾害政务预警信息
政务信息指政府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采集、利用和管理的信息。灾害预警信息是应急管理、气象、地震、水利、城市管理等政府部门向公众发布的重要政务信息。如何提高灾害预警信息的传播和应用效果是既有研究的重点,具体包括信息传播渠道选择[11]、信息传播策略设计[13]、智能化预警系统构建[32]和社交媒体分析[33]四个方面。其中,信息传播渠道选择关注特定灾害类型和受众群体的传播渠道选择,涉及渠道传播效果评估、跨渠道整合等主题,旨在确保信息广泛传播并触达目标受众。Zhang等[11]基于短信等媒体优势,提出了一种包括内部和外部信息传播的灾害信息传播模型,以提升预警信息传播质量与效率。信息传播策略设计关注信息传播策略和方法的制定与规划,如信息发布时机、频率和受众定位,旨在提升预警信息实用性与接受度。李傲等[13]指出快速发布预警信息是提升灾害政务信息覆盖率的关键。智能化预警系统构建关注如何应用先进技术与方法,如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改进或提升预警系统性能,旨在实现预警信息的精准和实时传递。Bi等[20]提出了精度超过传统数值预报方法的盘古气象预测大模型。社交媒体分析关注如何通过实时监测社交媒体预测潜在灾害事件及其舆情动向,并将其与政府和相关机构的预警和决策流程进行整合,以更迅速、准确地响应灾害事件。Kusumo等[33]通过分析灾民手机信令数据,指出灾后政府安置点位置与用户实际避难需求有所出入。
然而,尽管目前有关灾害政务预警信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相对有限,既有研究多侧重于灾害政务预警信息的传播过程,对其表达方式及信息触达效果等尚缺乏深入探究。为了更好地实现灾害政务预警信息传播的预期目标,需要深入探讨灾害政务信息表达对其触达效果的影响。
0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 前景理论与参考点
前景理论认为,决策者在应对不确定性事件时并非完全受理性因素支配,而是存在框架依赖[34],即收益或损失感知是相对于参考点而言的,与参考点的关系将影响他们对风险的感知和所作的决策。参考点主要有个人和群体两类应用形式。个人参考点反映自身内在因素,如个人目标[35]、历史经验[36]和情感状态[37],是基于个体经验、情感、价值观和期望形成的价值评估基准。群体参考点反映群体间竞争[38]和社会认同[39]等社会比较影响,是基于社会环境和与他人比较而形成的关于自身状况的参考,例如与群体均值[40]、社会标准[41]或其他社会群体表现进行对比。
自然灾害情境下的应急决策属于高风险情境,呈现出时间紧、决策快等特征[42]。在不确定性和复杂环境中,公众通常表现出有限理性决策模式[43],需依赖个体或群体类参考点对风险作出快速判断。因此,其心理感知和主观判断直接影响行为结果[44]。就灾害预警信息的表达设计而言,不同参考点的运用可以有效融合公众的心理因素和非理性行为,帮助其快速理解风险的类型和程度,进而作出正确的反应和行动。基于上述讨论,本研究参考既有灾害预警信息分别设计并考察3种个体参考点(数字类具体信息参考点、措施类具体信息参考点和消极影响参考点)、1种群体类参考点(社会比较参考点)以及2种上述不同类型参考点的组合对触达效果的影响。
3.2 具体性效应与具体信息参考点
具体性效应是一个认知心理学概念,指人们对具体、详细信息的处理和记忆能力明显优于抽象、概括性信息的现象[45],广泛应用于广告[46]、教育[47]、营销[48]和决策[49]等领域。具体性效应表明,当信息以具体、明确的事物、案例或细节呈现时,人们更易与之建立情感或认知关联,而抽象概念或笼统信息则相反[50]。自然灾害情境下的政务预警信息通过提供更多具体细节,如降水量和防范措施,可以增强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可记忆性,更易于传达风险和紧急情况,进而触发公众的兴趣、共鸣和理解并采取必要避险行动。首先,根据双重编码理论,人脑通过言语和意象系统处理信息,具体词比抽象词表象性更高,更易唤起双系统处理从而具有加工优势[51]。Nittono等[52]发现低表象性词的加工与左脑有关,而高表象性词则是全脑加工。其次,根据语境有效性理论,具体词语义清晰、明确,易从记忆中检索语境信息[53],因此比抽象词更易理解。Davis等[54]认为抽象概念的情景实例涉及更多难以回忆的细节,回忆难度比具体概念更大。最后,具体概念通常比抽象概念包含更多意义特征,不确定性及互动交流需求低[55],更易于个体识别和理解。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1:增加具体信息参考点能够显著提升灾害预警信息的触达效果。
现实世界中,不同类型具体信息可能对受众产生不同影响。数字和防范措施是灾害政务预警信息常用的两种具体信息[56],前者指具体描述灾害情况的数据(如降水量),后者指具体描述灾害应对的措施和行动等(如防范措施)。根据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处理涉及从感知和注意到深入理解、记忆和应用多个层次[57]。数字的精确性和量化性质使其能在感知通道中快速传递且直观易比较,因此数字类具体信息在信息加工初期阶段即能引起受众注意与兴趣,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更易于被记忆和检索。相比之下,涉及行动指南和应急计划等的措施类具体信息则需更深层次的信息处理,理解信息并迅速采取应急决策行动的难度较大。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H2:数字类具体信息参考点对灾害政务预警信息触达的提升效果要优于措施类具体信息参考点。
3.3 社会比较理论与社会比较参考点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在缺乏客观判断标准的情况下,倾向于通过与其他对象进行比较来评估自身的能力与行为[58],如相邻政府、类似事件或挑战[18]。在自然灾害情境中,当个体能够观察和比较他人在类似历史灾害事件中的反应和行动时,可能改变自身行为和态度以更好地应对灾害。首先,根据情感传播理论[59],类似灾害事件带有强烈情感内涵,如恐惧、惊讶或同情,可以激发受众情感共鸣,增强信息的情感记忆和传播。何飞等[60]发现短视频的非理性化、情绪化、情感极化等特征影响着人们对信息的理解、记忆和行动。其次,根据信源可信度理论[61],类似历史灾害事件可被视为客观证据,即证明情况确有发生,因此将其作为社会参考点呈现,有利于提升预警信息可信度,增强传播效果。Rahim等[62]发现人们在接触信息时往往忽视不可信来源的信息。最后,人们在面对新信息时,更有可能注意到与他们过去经验相关的信息[63],因此,将类似历史灾害事件作为参考点可能会吸引受众注意,增加预警信息阅读和传播可能。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H3:增加社会比较参考点能够显著提升灾害政务预警信息的触达效果。
3.4 框架效应与消极影响参考点
框架效应指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评价受信息呈现方式影响[64],即当同一信息以不同方式呈现时,人们的态度、决策和行为可能有所不同。框架效应分风险选择框架、特征框架和目标框架三类[65]。其中,风险选择框架强调结果被框架为积极或消极后风险态度的变化,特征框架强调客体评估取决于关键特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目标框架则强调执行或不执行某个行为后的积极或消极结果[66]。在灾害预警信息中加入消极影响参考点可以通过强调负面影响和风险,引发公众强烈情绪反应,易于增强其对预警信息的关注和接受程度。首先,根据损失厌恶效应,人们对损失的反应要比同等程度收益更为强烈[17],以消极方式呈现风险易引发公众关注并采取谨慎和安全的行动来规避潜在损失。Porumbescu等[67]发现负面信息比正面信息更能激发人们对政府信息所解释社会问题的关注。其次,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对所属群体负有责任感[68]。在灾害预警信息中引入消极影响参考点强调潜在的危害,易于激发个体社会责任感,提升预警信息传播意愿,确保其社群安全。Procentese等[69]发现当全球大流行等突发事件给学生造成压力时,其更倾向于参与社群活动以依靠个人和共享资源减轻社区压力。最后,消极事件与影响往往更具情感冲击力,易引起更多关注和分享[70],提高信息传播效果。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4:增加消极影响参考点能够显著提升灾害政务预警信息的触达效果。
3.5 知觉差异理论与综合参考
知觉差异指不同个体或群体在面对相同刺激或情境时,受生理构造、感知系统敏感度、经验、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接收和理解信息上会产生主观差异[71-72]。灾害政务预警信息通过综合多种参考点,提供同一观点的多样化信息表达,易于减小受众知觉差异,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应急指导。首先,综合多种参考点易于克服信息主观和偏见。不同类型参考点可提供不同信息来源及表达方式,有助于消除信息单一性和片面性,减少个体对信息的主观解读。Alcalde等[73]指出不同地震图像呈现方法有利于消除数据偏差。其次,根据专长逆转效应[74],适应不同受众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提供最适合他们的信息呈现方式,有利于满足其信息需求,提高信息可理解性和接受度。Sweller等[75]发现对有相关领域知识经验的受众,孤立的信息呈现方式会降低信息的可理解性与说服力。最后,根据选择支持效应[76],在灾害政务预警信息中综合可以匹配受众想法和偏好的参考点,易于提升用户认同感,促使其接受信息并积极参与灾害应急行动。Mather等[77]认为选择支持效应有利于减少人们对未做出选择的遗憾。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H5:综合参考点对灾害政务预警信息触达效果的提升要优于任何一种单一类型参考点。
04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4.1 任务设计
4.1.1 任务类型与情境选择
选取灾害预警类信息作为实验任务类型。一方面,灾害预警反映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是灾情报道、灾民救助以及应急监管等后续工作的基础[78],也是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最大限度降低灾民生命财产损失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灾害预警是动员群众参与灾害防范和救援工作的重要手段,易于唤起公众的灾害警觉和防范意识,做好自我防护与互助救助,形成灾害应对的社会合力。
选取普遍且危害程度不定的暴雨灾害作为实验任务情境。一方面,暴雨的危害范围较广(如城市和乡村)、危害程度不一(如城市内涝和山洪)且具有突发性,对城乡基础设施乃至社会经济生产影响较大,如何准确表达和传播风险信息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暴雨事件趋强趋多[4,79],例如,2021年7·20郑州特大暴雨、2023年7·29北京特大暴雨等,能够为实验任务设计提供大量的参考资料,有助于统计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4.1.2 灾害预警信息模拟
以“7·20郑州特大暴雨”事件中政务微博和短信涉及的预警信息为参考,借鉴《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本研究设计了原始文本、3种个体类参考点(数字类具体信息参考点、措施类具体信息参考点和消极影响参考点)、1种群体类参考点(社会比较参考点)以及2种综合参考点共7个实验任务。各任务均由预警信号、预警时间、降水范围、降水量以及防范提醒五部分组成,任务与参考点描述见表1。
表1 自然灾害情境下的政务预警信息模拟文本
4.2 参与者招募
本研究从在校大学生中招募实验参与者。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在校大学生的教育背景相似,方便获取样本、管理实验过程[80],并降低学历水平、社会经历等混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第二,在校大学生通常具有相对有限且一致的活动区域和工作时间,更容易与其进行联系与沟通,开展访谈、焦点小组讨论等深入研究;第三,学校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社会聚集场所,人口密度较高,极端暴雨更易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严重影响,例如洪水造成的人员伤亡[81]、水质污染引发的疾病传播[82]等。
4.3 变量测量
本研究自变量为自然灾害情境下的不同预警信息表达,因变量为信息触达效果。预警信息表达体现为具有不同参考点的灾害预警信息,而触达效果体现为公众对自然灾害事件的感知,因为只有当个人感知到自然灾害具有较大个人风险时,才更有可能对事件作出反应,从而在灾难性事件中更好地保护自己。为更进一步测量公众感知,本研究在Yang[83]提出的两个维度的基础上,即对负面事件影响的感知程度(感知灾害严重性[84])和对不良事件折磨个人的感知可能性(感知灾害风险性[85]),增加了对负面事件采取的行动力程度的测量(感知灾害行动力[86])。实验数据通过问卷和访谈收集,具体变量的测量维度、来源、描述、题项和量表见表2。
表2 用户感知测量
4.4 实验流程
在受控环境下,所有参与者被要求进行一次远程主持型实验[89],具体实验流程见图1,分预实验和正式实验两部分。
图1 实验流程
4.4.1 预实验
公开招募参与者前,本研究进行了一次预实验并依据德尔菲法收集的专家意见优化实验设计。具体而言,首先按正式实验流程指导专家组成员(1名教授,5名博士)参与实验,并在实验结束后单独反馈其对任务设计、参与者选择标准、变量测量方法以及实验准备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整理和归纳所有专家意见,将调整后的实验设计与匿名专家意见反馈给各专家,并再次征求意见,此过程循环往复,直至所有专家无意见为止。最终,各专家对调整后的实验设计表示赞同,实验具备可靠性与有效性。
4.4.2 正式实验
考虑到地区差异(南方多雨,北方少雨)可能影响参与者对灾害政务预警信息传播效果的感知,本研究从3072所高校[90]随机选择50所(南方24所,北方26所)并从中招募161名志愿者,整个过程完全公开和自愿。经历过严重暴雨灾害、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实验可能加剧紧张或焦虑等情绪[91])以及无法提供有效反馈等的21名学生被排除,其余140人参与实验。
实验按参考点类型将参与者随机划分为7组,每组20人同时进行实验。每组实验由一名经过专门培训的研究助理主持。参与者在实验开始前填写实验前调查问卷,在实验结束时填写实验后调查问卷。前者收集参与者的人口统计特征、联系方式和学历背景信息,后者收集参与者在实验过程中对不同灾害政务预警信息的主观感知。所有问卷通过问卷星和微信会话进行设计与收发。实验开始时,研究人员借助腾讯会议远程告知参与者实验情境,即假定其为一个T市市民,收到T市政府部门发布的灾害预警短信[92]。然后,参与者查看短信内容,填写并返回实验后调查问卷。上述操作完成后,对参与者进行一对一访谈,就灾害预警信息表达征求详细意见。整个过程持续约20分钟,实验后支付象征性费用。
05
实验结果
5.1 描述性统计
共有140名学生参与实验,分别来自南开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26所北方学校(103人)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和武汉大学等24所南方学校(37人),其中硕士生32人、本科生108人,大多数为女生(110人),平均年龄在18—25岁。
5.2 灾害政务预警信息触达效果比较
5.2.1 方差齐性检验
为确保灾害政务预警信息触达效果组间差异比较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本研究首先对不同类别(如有无参考点、不同参考点和用户背景)下触达效果进行方差齐性检验以选择合适统计方法。结果如表3所示(n=140),在P=.05水平上,有无参考点、不同类型参考点和年龄段满足方差齐性且为多分类,采用单因素ANOVA;性别、地区满足方差齐性且为二分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表3 方差齐性检验结果
5.2.2 有无参考点影响
应用单因素ANOVA分析有无参考点在信息触达效果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显示,感知灾害严重性(F=6.345, p=.000)和风险性(F=4.100, p=.004)是显著的,而感知灾害行动力(F=1.946, p=.108)不显著。事后多重比较发现,预警信息T2和T4能够显著提升参与者对灾害严重性的感知,预警信息T2和T3能显著提升参与者对灾害风险性的感知,如表4所示。这表明,增加具体信息参考点和社会比较参考点有利于提升灾害政务预警信息的触达效果,尤其是公众对灾害严重性与风险性的感知,从而动员民众自救与他救,降低生命财产损失。假设H1和H3成立。
有无参考点并未对感知灾害行动力(尤其是提醒和转发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的原因较为复杂。用户访谈结果表明,一方面,短信常常缺乏严格规范与审核[93],灾害政务预警短信的真实性难以验证,贸然转发可能会引发亲朋好友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另一方面,灾害政务预警短信通常根据特定地理位置和风险程度精准推送,而个体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不尽相同[94],面临风险也有所差异,在亲朋好友间传播该信息缺乏实际意义。
研究还发现,消极影响参考点非但没有显著提升灾害政务预警信息的触达效果,反而降低了用户对灾害风险性的关注度与敏感度以及提前防范并提醒亲朋好友的意愿,假设H4不成立。根据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人们在面对威胁、焦虑和冲突时,会自动激活某些机制,如否认、投射和回避,来保护自身自我概念和情感平衡[95]。消极影响参考点作为一种触发手段,可能激活了人们的心理防御机制,从而使其倾向于认为负面后果与自己无关,或通过否认潜在风险来减轻内心不适。
表4 有无参考点对暴雨灾害预警信息触达效果影响分析
5.2.3 不同参考点影响
进一步比较不同参考点对灾害政务预警信息触达效果的影响,两两比较结果见表5。结果表明,感知灾害严重性方面,预警信息T2显著优于预警信息T3,表明数字类具体信息参考点要比措施类具体信息参考点更有效。同时,预警信息T2显著优于预警信息T7,表明数字类具体信息参考点比社会比较参考点更有效。预警信息T6显著优于预警信息T3和T4,表明结合了数字类具体信息参考点和消极影响参考点的综合参考点比单纯的措施类具体信息参考点或社会比较参考点更有效。预警信息T7显著优于预警信息T4,表明结合了社会比较参考点、消极影响参考点和措施类具体信息参考点的综合参考点要比单纯的社会比较参考点更好。
感知灾害风险性方面,预警信息T6和T7显著优于预警信息T4,表明结合了具体信息参考点、消极影响参考点和社会比较参考点的预警信息的效果优于只含社会比较参考点的预警信息。同时在含有综合参考点的情况下,数字类具体参考点的信息效果优于社会比较参考点。
感知灾害行动力方面,预警信息T7显著优于预警信息T4。表明结合了社会比较参考点、消极影响参考点和措施类具体信息参考点的预警信息的效果优于只含有社会比较参考点的预警信息。
平均而言,灾害政务预警信息的触达效果呈现预警信息T2>T6>T7>T3>T4的趋势。综上所述,假设H2(T2>T3)成立,假设H5(T6&T7>T2 /T3/T4)不成立。
访谈发现,社会比较参考点对灾害政务预警信息触达的提升效果不如具体信息参考点,可主要归因于社会认知的不一致性。由于个体对特定事件的态度和观点存在显著差异[96],社会比较参考点对外传递的风险信号可能因此而异。相比之下,具体信息参考点通过将抽象预警信息转化为实际情景,即用户可能身陷险境的湖泊、隧道等高危区域,更易于获得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共识,提高人们对潜在风险的意识,激发更加明确和切实的行动计划,进而增加人们遵循预警信息的可能性。
此外,综合参考点对灾害政务预警信息触达的提升效果要弱于具体信息参考点(降水量),并未取得理论上的最优表现。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综合参考点在信息触达过程中引入了额外的复杂性和认知负担,增加了文本长度,削弱了信息触达效果和受众接受度[97]。相反,单一的具体信息参考点(降水量)更简洁、明确,更易引发情感共鸣,在灾害政务预警信息触达中可能更为有效。
表5 不同参考点对暴雨灾害预警信息触达效果影响分析
5.2.4 用户背景影响
既有研究表明,用户的背景特征,如资源、性别和社会经济阶层,可能会对其理解、信仰和反应造成影响[98],例如,Drabek[99]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相信预警信息,Donner等[100]发现与风险所在地理位置的接近程度同样会对用户信念和个人特质产生影响。因此,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n=140)检查二元背景变量地区(感知灾害严重性: p=.936, 感知灾害风险性: p=.307, 感知灾害行动力: p=.584)和性别(感知灾害严重性: p=.254,感知灾害风险性: p=.798, 感知灾害行动力: p=.922)对暴雨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结果均不显著。
06
讨论
6.1 关键发现
本研究通过对比实验揭示了包含不同类型参考点的灾害政务预警信息表达以及地区、性别等因素对信息触达效果(感知灾害严重性、感知灾害风险性和感知灾害行动力)的影响。关键发现如下:
在灾害政务预警信息表达中包含具体信息参考点和社会比较参考点可显著影响信息受众对灾害严重性和风险性的感知,而消极影响参考点的影响则不显著。其中,具体信息参考点,尤其是与降水量相关的数字类具体信息参考点的信息触达效果最佳,综合参考点和与防范措施有关的具体信息参考点次之,社会比较参考点最差。这意味着将抽象的预警信息转化为实际情景而非类比特定事件,更有助于在社会范围内获得共识,提高人们对潜在风险的认知,并激发明确的行动计划。同时,一味追求预警信息的完整性可能引入额外的复杂性和认知负担,削弱信息触达效果,使受众难以准确理解预警信息核心内容。另外,用户的地区、性别等背景因素似乎不会对信息触达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这些发现可以为优化灾害政务预警信息表达进而改善其触达效果提供指导。
6.2 启示
6.2.1 理论启示
第一,相较于以往仅关注传播要素(如灾害政务预警信息的传播者、媒介和受众[101-102])的研究,本研究更加强调信息内容本身在预警信息触达中的重要性,通过比较暴雨灾害情境下用户对不同参考点的态度与行为,调查了信息内容表达在灾害政务预警信息触达中的作用机制,探索了信息触达效果的可行量化方案,实证了信息表达对灾害政务预警信息触达的影响,为灾害预警信息研究引入了全新维度,对加深信息触达机制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本研究将行为经济学及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引入灾害政务预警,如前景理论[34]和社会比较理论[18, 58],不仅赋予了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更深层次的理论解释,验证了相关理论在自然灾害预警领域的适用性,而且揭示了参考点在引发公众对灾害感知和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了既有研究更多地依赖传播学理论对信息传播过程中个体决策和社会行为的片面理解,为推动灾害预警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具实证支持的理论基础。
第三,相比于以往更多地侧重于描述观察现象的研究,本研究通过探索不同参考点类型、用户背景等因素对信息触达效果的影响,更注重从理论上揭示灾害政务预警信息触达效果的生成机制,即何种情况下、何种参考点类型以及何种信息表达方式可以对受众产生更强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深化信息触达的理论研究,拓展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边界,为传播学、行为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等领域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而且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进展,促使更多学者对信息触达进行深入研究,为未来的应急管理和社会风险管理提供更为有效的理论支持。
6.2.2 实践启示
第一,优化政务信息表达方式,为政府和相关机构更好地构建和传递灾害预警信息、提高公众警觉性与行动力提供指导。本研究发现,具体信息参考点和社会比较参考点可以显著提升信息触达效果,尤其是增强受众对灾害严重性和风险性的感知,而消极影响参考点的提升效果非但不显著,反而可能降低用户的关注度和行动意愿。这一发现提醒政府和相关机构,在设计预警信息时应避免过于宽泛、抽象或负面地表达,而应根据特定情境和受众需求,分类、分级选择恰当参考点加强信息的具体性和针对性,以便更好地引发受众共鸣与行动,提高信息触达效果。
第二,具体信息参考点和社会比较参考点应尽可能选择受众熟悉或有切身体验的信息,比如“81个西湖水”的效果普遍优于“7·20郑州暴雨”,一则西湖具有较高的国民熟悉度,容易引起关注,二则用湖水去类比将要发生的降雨量,会产生较大冲击效果,三则一些信息受众可能对“7·20郑州暴雨”了解较少,因此难以达到预警效果。
第三,权衡综合参考点的使用。研究发现,综合参考点相对于简短有力的具体信息参考点(降水量)在提升信息触达效果方面表现较弱。这提示在实际灾害政务预警信息传播中,有必要通过合理的信息设计和结构化的信息表达,保持信息的清晰性和易理解性,降低信息复杂性和用户认知负担。
6.3 局限与未来展望
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一方面,尽管学生是重要的灾害预警信息受众群体,但老年人等群体可能在接收和理解灾害预警信息方面存在差异,这限制了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未来可扩大样本规模,涵盖更多不同特征和背景的参与者。另一方面,尽管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些假设的验证,但实际情况可能因灾害类型、地区、受众群体不同而异。政府和相关机构在实践中应根据反馈持续调整和优化信息表达策略,不断提高灾害预警信息的触达效果。
07
结论
在自然灾害情境下,灾害预警信息的触达效果至关重要,对于引导受众采取及时行动、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前景理论中的参考点效应、框架效应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等,深入探究了灾害预警信息表达对信息触达效果的影响机制。通过设计与实施由140名来自不同地区高校学生参与的远程主持型实验,得出系列结论,即引入降水量或防范措施等具体信息参考点,或关联社会比较参考点,能够提升公众对灾害严重性和风险性的感知,激发情感共鸣,从而更有可能采取积极行动;过于负面的消极性参考点可能会适得其反,降低受众的关注度和敏感度;综合参考点虽能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但可能增加认知负担,降低信息传达效果;不同用户背景,如地区、性别等,在传播效果方面并未表现出显著影响。这些发现可以为政府和相关机构优化灾害预警信息表达、增强信息触达效果以及引导公众的灾害认知与响应行动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原文载于《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4年第4期,欢迎个人转发,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 引用格式
王芳,胡千代,马鑫. 信息触达:灾害预警信息语言表达的影响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4,14(4):36-51.
往期 · 推荐
制版编辑 | 周凡倩
审核 | 于 媛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