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船帮与皇帝治河
在清代史料中,“钉船帮”三字代表地点,处于今河南省武陟县境内。在今日的武陟政区图中,没有钉船帮这个名字,地方史志中,也无钉船帮村落的名字。本文将钉船帮与皇帝治河结合起来,在于认为钉船帮为清朝早中期(康熙、雍正朝)治黄、治沁之关键点,而清代皇帝能够知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点,并能对钉船帮治河工程给予具体的指导,恰恰就反映了有清一代皇帝治河的特色。
钉船帮在哪里?于今是个疑案。近读河南河务局原副总工老友温小国先生《明清故道最后一段堤防之形成》一文,颇受启发。温先生认为,钉船帮位置大体应在今姚旗营以北,沁河入黄口下游的两条防洪坝以西处。受温文的启发,小文不揣固陋,想在温文基础上再进一步,给出钉船帮的具体位置。以管中窥豹意,稍及皇帝治河。
按温文的意思,钉船帮是一帮手艺人的集中地。
我完全同意这个说法。透过这个说法,也可窥测到从清朝以后,黄沁交汇之处,河患渐而加重。
这怎么讲?
检阅明清史料,明朝并无钉船帮这个名字,“钉船帮”作为一个完整的词语出现,初见于有关康熙朝的叙述,如《河南通志》:
“钦差都御史牛钮、翰林院侍讲齐苏勒等至传谕,圣训:在钉船帮支河口两岸捲下拦黄埽坝。”【1】
再如《山东通志》:
“康熙六十年七月河决钉船帮口,直趋张秋……钉船帮堤在河南武陟县……”【2】
为什么会有这个“帮”呢?温文认为沁河下游有舟楫之需。确实。
我这里再补充一个原因:治河带来的需要。
“钉船帮”之谓,说明是外乡人到此集聚,专长为造船、修船。能称帮,说明人数较多。豫西北地区,不是水乡,想“钉船”(即造船)人材缺乏,而清朝从顺治开始,整体上看,黄河灾患日多,而治河——无论是堵决口、抢修险工坝,都需要船,即因治河抢险的需要,造船的人材需求量增多,于是,就有了“钉船帮”的出现。由此也推出,称“帮”当在康熙朝。黄沁交汇之所,用船的机会最多,造船人的聚落就应该处于这一带。未将聚落称为“村”,正反映了匠人为客籍,反过来思考,当地也不会将本地造船人集中居住。当然,聚落形成之后,居民除钉船人员外,当还包括水手、河工、退役落户的河营兵弁,可统称这些人为广义的“钉船帮”,这些人集中居住,更便于集中服务河务。
行文到此,已经能够确定出钉船帮的大致区域,即处于沁河的左岸、黄沁交汇的一定范围之内,说得更明确些,就是沁河东向大拐弯的区域范围内。
下边需要缩小该范围。
(黄沁交汇与相关村落示意图)
多说一句,为什么康熙朝开始黄河灾患增多呢?一因为盛世。盛世日久,则河患增多,原因是生齿日盛导致中、上游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大,农业的大力垦殖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流失的水土最终沉积在下游河道,结果导致河患增多。此方面谭其骧先生有鸿篇巨制论文论述之【3】。二是,黄河南行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南宋建炎二年,即公元1128黄河夺淮算起),下游河床已经日渐增高,行洪能力日渐减弱,故而容易导致灾患。这是时间上累积的因素。
沁河下游的河患与黄河的灾患有相当大的关联性,统计《沁河志》中的资料,明朝沁河下游决溢计34次,而清代则有63次,从顺治至乾隆,决溢次数即达41次【4】。这些数字支持前边的论述。
下边将根据“在钉船帮支河口两岸捲下拦黄埽坝”的记述推出“拦黄埽坝”的位置,这条为康熙六十年记事。
“拦黄埽坝”的位置即钉船帮大坝的位置,是康熙帝指出的治河关键点。有此位置后,则可反推出钉船帮聚落的位置,因为水利工程通常以所在地命名。
“钉船帮支河口”,意思是,流经钉船帮的黄河支流入河口,即沁河口。
捲下:动词,捲大埽、下大埽之谓,最后形成拦黄埽坝,即“钉船帮大坝”。“钉船帮大坝”为《清史稿》中用词,描述康熙六十一年河涨漫“钉船帮大坝”事。
康熙六十年八月,黄河大决于北岸,武陟地面,有三处决口:魏家口,詹家店口,马营口。我以为,地名后缀以口字,则表明曾经是大堤的决口处。
堵决口,为减小合龙的困难,可以在龙口上游筑一挑水建筑(将来可以进一步完善为险工坝),以使得主流偏离龙口。龙口中外溢水流减少,则堵口自然变得容易。此乃康熙帝圣谕中的方法,现在抢险,也用此法。现绘一简图予以示意,说明康熙皇帝为什么圣谕在钉船帮建“拦黄埽坝”。
(御坝、御坝村卫星图)
今日治河,做各类挑水坝也好,做弯道连坝也好,抢险也好,治河谚语所谓的“以坝护弯、以弯导流”也好,本质上都是调整大溜的流路,也就是说,康熙帝圣谕修埽堤的做法,就是调整流路。古今思想、做法一样。
请看官员所奉康熙帝的更为具体的指示。
(康熙六十年)九月二十七日奉谕旨:堵筑黄河漫溢工程,此第一紧要之事,着副都御史牛钮、侍讲齐苏勒、员外郎马泰前往监修,其堵筑时宜先于上流建挑水坝以杀水势……【5】
划重点:“其堵筑时宜先于上流建挑水坝以杀水势”!
上流就是上游,挑水坝就是前边述及的拦黄埽坝。
是不是令人佩服?
或问,为什么远在紫禁城的康熙帝能有这个水平?
原因就在于皇帝治河。
康熙帝治河,花费了他极大的精力。治理永定河、黄河、淮河、运河,康熙帝都是亲历亲为。尤其在黄淮运交织之所——淮安的清口,康熙帝花费精力最多,他可以在工地一住数月。他培养出了靳辅、于成龙、张鹏翮、陈鹏年、齐苏勒、嵇曾筠等一众治河名臣,熟悉清代治河史者,当知道这些名字的分量。尤其是对张鹏翮,康熙帝可谓是耳提面命。敕令修钉船帮拦黄埽坝之时,康熙帝已经临御天下六十年,他的治河经验积累,只怕远在河臣之上。
当然,康熙不是神人,他是在审阅现场情势图,审阅河臣、地方大员奏疏基础上做出的决定,他身边也不乏可商量之人,这才是事实,而康熙帝一旦核准、传旨执行,就成了康熙帝的方案。
请看雍正元年的御旨:
圣祖(康熙帝)指示,钉船帮挑水坝既应保固,则当从此坝尾接至遥堤,若从秦家厂北坝尾接至遥堤……【6】
这是极为细节的指示了。
在雍正元年之前,对于康熙核准修建的拦黄埽坝,清史中的用词,要么是“钉船帮大坝”,要么是“钉船帮挑水坝”。雍正二年,雍正帝亲书了“御坝”二字之后,本年度副总河、兵部左司郎嵇曾筠奏折中的用词已经改变,如“今武陟县钉船帮御坝尾格堤已经筑成……”【7】
今御坝存。
在武陟,御坝为唯一。既为唯一,则过去所用的地点标识符“钉船帮”三字就不需要了,而御坝所在,就成了新的地标。“御坝”既为地标,则原聚落名“钉船帮”就被新的标识符所取代,这顺理成章,即“钉船帮”的聚落地,变成了“御坝村”。
今有御坝村在。
以上仍是推理。
能!
第一条数据:
现御坝村委会距离御坝的距离不及600米,可反证前述的“水利工程通常以所在地命名”,即以钉船帮命名拦黄埽坝。
第二条数据:
“雍正二年于钉船帮北坝尾直对姚其营北首接筑堤工一道长八百七十五丈。”【8】
北首:村北头。以今御坝村委会为起点,西略偏北量八百七十五丈(2888米),正在东营村、西营村之间,南略偏西方向不远处,姚旗营小学的旗帜高高飘扬!
结论:今日的御坝村就是昔日的钉船帮。
(御坝村与姚旗营的距离符合史料记述)
御坝,我的理解是康熙帝的方案、雍正帝筑成。康熙六十一年六月,沁河暴涨,冲毁了钉船帮大坝【9】。如此看来,雍正帝所筑御坝,是康熙帝御坝的再修。
自雍正二年御坝修成,至今整300年过去,黄河再没有在武陟御坝一带决过口。一方面原因是御坝将水挑到了南岸广武山下,另一方面原因是沁河口逐年淤积,地势增高,南移的黄河再也没有北回。
大约20余年前,焦作河务局在御坝一带施行淤临淤背工作,以培厚大堤,我去施工现场看过,视觉上,觉得堤防真是太宽阔了,御坝也是石头裹护,真觉得是固若金汤。虽如此说,黄河土质大堤,最怕顶冲与“坐弯”,整条黄河,以沁河堤防与黄河堤防交汇一带的临背差最大(即悬河程度最严重),河防人员还是要警钟长鸣。(马吉明,图片源自网络)
--------------------
清代史料文献/清代地理文選類/河南通志/卷十五/ (【清】田文鏡 監修),书同文古籍数据库,第29页。 清代史料文献/清代地理文選類/山東通志/卷十九/ (【清】岳濬 監修),书同文古籍数据库,第106页。 谭其骧 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从历史上论证黄河中游的土地合理利用是消弭下游水害的决定性因素[J]. 学术月刊, 1962(2): 23-35。 焦作黄河河务局编,沁河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第42-43页。 清代史料文献/清代地理文选类/山东通志/卷十八/(【清】岳浚 监修),书同文古籍数据库,第99页。 清代史料文献/清代史料类/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五之一/ (【清】爱新觉罗胤禛(清世宗) 编),书同文古籍数据库,第5页。 清代史料文献/清代史料类/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五之一/ (【清】爱新觉罗胤禛(清世宗) 编),书同文古籍数据库,第14页。 清代史料文献/清代地理文选类/河南通志/卷十五/(【清】田文镜 监修),书同文古籍数据库,第35页。 清代史料文献/淸史稿/志/志一百八☉河渠一/,书同文古籍数据库,第16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