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思考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而“十五五”规划作为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衔接规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其“十五五”规划的编制更需深思熟虑,科学谋划。面对新的历史时期与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高等学校的“十五五”规划编制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个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推动发展的战略契机。
“十五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高等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高等学校的“十五五”规划必须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将高等教育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
“十五五”规划是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蓝图,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指导作用。它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资源配置和重点任务,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总纲。规划编制过程是一个广泛参与、集思广益的过程。通过充分讨论和沟通,统一全校师生的思想,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如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国际化竞争等。科学的规划能够帮助学校未雨绸缪,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把握发展机遇。
二、规划编制要直面挑战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复杂多变、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都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找准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能源结构调整的产业转型与升级对高等教育提出了重大挑战,要求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学科交叉融合及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整,以适应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正深刻改变高等教育,带来个性化学习、智能教学辅助及丰富教学资源等机遇,同时也挑战着教育公平、数据隐私保护及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等方面,要求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创新与适应。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保证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是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此外,人口出生逐年下降将导致十年后高校生源下降,对高等教育构成严峻挑战。高校需为应对生源减少带来的经费压力、招生难度增加及教育资源重新配置等问题做准备。高等教育正面临教育理念由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转变的挑战,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强调互动与实践。同时,学习资源的多元化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变革要求高等教育体系灵活应对,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学校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始终是一个难题。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既能实现重点突破,又能保障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是规划编制必须考虑的问题。三、规划编制要注重落地实施
规划编制应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和特色。同时,要注重规划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各项任务能够落地实施。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科研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加强与国际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拓宽资源渠道,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同时,要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现共赢发展。将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鼓励师生开展原创性科学研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要建立完善的规划实施机制和评估体系,定期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同时,要加强规划的宣传和解读,确保全校师生对规划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对于高等学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和复杂的环境,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确保编制出一部契合学校实际、顺应发展规律、富有时代特征、反映师生意愿的高质量发展规划,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李志民,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