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2)——天府之土大后方的基础作用

文摘   2024-11-25 00:01   陕西  
在都江堰,尤其是在二王庙,可看到许多以语言的精华撰写的匾额、联语、题刻,其主要表达的思想就是川人对都江堰恩赐的感谢,一言以蔽之:膏流千古。

都江堰(2)——天府之土大后方的基础作用

上一篇我们谈到了开凿都江堰的序幕,引出话题水的基础作用。本篇对此话题稍作展开。

首先还是回到司马错论战: “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战国策·秦策》)。

平心而论,司马错的这两句话可以看作他对蜀国“地利”作用的认识,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而这种地利作用能够发挥的充分条件,则是都江堰所具有的灌溉效益,毕竟,在司马错与张仪论战之时,司马错并没有想到要规划都江堰。军事上的作用是短暂的,当战争风云散去,都江堰所带来的持久灌溉效益就成了这个世界遗产能够蜚声世界的真正原因,于是,都江堰已经膏流2200余年。我们当然可以从都江堰三个组成部分(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的奇思妙想来描绘都江堰的伟大,但那是技术上的;如果没有功能上的伟大,功能不能持续发挥,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江堰顶多也就是一颗耀眼的流星。

(劈开玉垒山所形成的引水口(宝瓶口))

翻开中国地形图可以发现,从成都往西是四川盆地的平原地带,是谓成都平原,而常年奔腾不息的岷江就在成都的西边擦身而过。很显然,如果能在玉垒山上切开一条口子从岷江引水,那么,整个成都平原就有了永不枯竭的乳汁——完全的自流灌溉,如果用最简单的语言来介绍都江堰而忽略掉艰涩的工程语言,那么李冰所做的工作就是在玉垒山上切开了这条口子,于是,都江堰“惠及全川”的历史作用显现了出来。如果眼界再大点,眼光再放长远点,都江堰在中国历史(而不仅仅局限于蜀地)中所扮演的基础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这不同于人说的都江堰是为了统一战争的需要而修建,这里的视野与历史纵深感要宽广得多。

我们知道,秦为了统一天下,经过了数代的经营,包括对蜀国的移民和修建都江堰,这样蜀地才成为了秦的经济大后方,诚如《华阳国志》所云:“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号为天府”。很显然,与关中一样,蜀地成为秦统一天下的重要根据地,即秦人占据了秦岭南北最富裕的两块土地。然而,在秦失却天下之后,“好奇计”、被项羽称为“亚父”的范增却为项羽出了个最馊的主意:即将势力远不如项羽的刘邦立为汉王,让其占有巴、蜀、汉中三地。其缘由是,反秦之初,“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史记·本纪第八高祖》)。鉴于“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因而 “巴、蜀亦关中地也”(《史记·本纪第七项羽》),这样,将刘邦封作汉王,项羽就算没“负约”,岂不蠢乎?真乃腐儒之仁也!看起来,利用险塞的蜀道,可以消除刘邦与项羽争天下的疑虑,以杜绝“沛公之有天下”。谁知,刘邦正是利用封地为根据地,利用蜀地的人力物力资源,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杀了个回马枪,最终逼得“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自刎乌江。

时至三国纷争,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的诸葛亮对频繁三顾的刘备说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在这里,诸葛亮对占有益州进一步获得天下的重要意义说得十分清楚。

安史之乱之时,唐玄宗李隆基逃到了四川;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到了四川;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四川又成了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历史上,林林总总的事实告诉我们,国家在艰难的时候,四川大后方的作用就显得特别突出。这诚然是地理上的原因,四川已位于二级阶地之西,有群山峻岭为“城”(墙)。但既作为大后方,作为根据地,“粮草”必须丰盈。四川盆地,山高坡陡,设若没有都江堰将岷江之水导入成都平原,这块广袤的土地也脱离不了靠天吃饭的命运,“岩阻”带来的只能是不便。而有了都江堰的浇灌,一切都变了,天府之国的美誉就成了《华阳国志》中最为色彩斑斓的一章,也成了四川历史长卷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王庙感恩牌匾)

(膏流千古图 (上世纪末期))

(膏流千古图 (2024年))

(1938年都江堰内外江河流分水鸟瞰图)

补记:再来都江堰,我特别注意的,并在其前面端视良久的,是二王庙上所挂的众多匾额。有如此多的匾额,且主题为水者,在全国我只见过二例:一是都江堰,再一就是山西晋祠。中国人最重感恩,感恩天地,感恩父母,感恩君,感恩师,遍布全国的大禹庙、龙王庙、治水先贤祠,则是感恩治水先人、感恩水。

二王庙的山门上,挂有膏流千古图,其最初当绘于民国初年,因有甲寅字样(1914年为甲寅年。还有宣统字样,1911年清帝已经逊位。有遮挡,未弄明白原委)。初见之,画图底色已经发黄,是岁月的痕迹;再见之,却要新得多,偏于黑白色。显然二者不是一回事。2008年汶川地震,都江堰是重灾区,推测原壁画因地震而遭到毁坏。

因看到引水口之下渠道枝津逐渐增多,近乎一分为二,二分为四,我初见此画想到的是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是脑子中自动呈现出的图案,而非刻意的联想。以后再见此画,无论是照片还是实景,同样会想到“链式反应”。整个成都平原的浸润,全赖引水宝瓶口,此图是最好的说明。

离堆之上老王庙的坐像后部,有一幅1938年的四川省都江堰内外江河流分水鸟瞰图,其“链式反应”的密集程度更大、更明显,对此图最好的说明,就是大清同治年间成都知府的题词“川西第一奇功”。现在都江堰灌区为我国最大灌区之一,可视作前人“题”后事。之所以能做到如此,在于都江堰功能的持续发挥、都江堰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我拍到这幅照片并不如容易,原因是围看此图的人太多,很难找到空挡,可见人们是渴望能够深入地理解都江堰是如何惠及全川的,而非仅仅满足于看水看山。由此我想,1938年的图既然题曰“鸟瞰”,则当是历史上的真实“缩影”,那么,何不将今日的“鸟瞰”图放在一起,来一番对比?如此,则不用任何说明文字,人们一眼便可看出,新中国成立之后,都江堰的水利事业在成都平原获得了多么大的发展,我谓之都江堰的辉煌。

去都江堰,别忘了看展览室,展示内资料丰富,走马观花一遍,就可轻松得出结论:都江堰属于历史,都江堰属于现在;都江堰属于中国,都江堰属于世界(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川流不息的岷江水,则告诉人们,都江堰属于未来。(马吉明,图片源自网络)

推荐阅读:

子民好好说
世界八卦,子民八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