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许多能人异士评论诸葛亮、曾国藩,有些人一直很奇怪:诸葛亮大权在握,曾国藩只手遮天,为何两人不称帝呢?
是的,自己做皇帝多好,不用被蠢材皇帝指挥,想干嘛干嘛,还能保证子孙后代的安全。
可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想做皇帝的。难道有大权在手里就一定要做皇帝?没这个道理。
古人忠君为国的思想,不是封建,更不是现在人说的“愚忠”。历史上,别说诸葛亮、曾国藩等人不具备称帝条件,就算有些人可以称帝,可人家依旧不会做皇帝。
哪怕逼着他,他也不会做。有点儿条件就要称帝,天下还能太平么?不信您看看下面这位仁兄,就知道了。
唐朝末年,安徽淮南有个人叫王绪,某一天觉得世道太黑暗,所以造反了。他一路打到河南固始,听说本地有三兄弟很有才华,所以把这三人召入军中。
后来王绪南下,直到福建,攻陷几个州郡,实力大增。实力强了,王绪又怀疑部下会造他的反,他越来越残暴,终于被三兄弟中的老大王潮设计擒获并囚禁了。
王潮也因此做了军队首领。王潮带着大家,数年时间,平定统一了福建。唐王朝管不了,又不能不管,只好封王潮为福建节度使。
几年后,王潮死去,他三弟王审知继承了他的位子,继续领导这支队伍。王审知排行老三,长得很帅,而且经常骑着白马,所以人称“白马三郎”。
宋朝开始,中国的经济重心才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唐末时期的福建,简直就是蛮荒之地。为此,王审知公开招贤纳士,不管是外来还是本土,只要有才,都可以做官。
为了激励人们生产发展农业,王审知规定,凡耕田者,只收一成税,不用服兵役,他还亲自带人兴修水利工程,解决灌溉问题;
他还鼓励人们种植茶树,福建因此茶叶大兴,每年可产三四万斤;王审知因地制宜,还带动当地人发展纺织、冶金、陶瓷等行业,海商、对外贸易等自然不会少。
当地人文化程度低,他又让人建学,上至州县,下至村里,无不建起学堂和私塾,一时闽地文风大盛,成为十国之冠。总之,王朝王审知这对兄弟就像当年的孙策孙权,哥哥打天下,弟弟治天下。
王审知全面开辟并发展了福建,深得当地民众之心,将士们也都信任他,加上他与中原王朝(后梁、后唐)也一直保持联系并朝贡,被封为闽王,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他都足以称帝了。
但王审知没有称帝,部下劝他,他甚至呵斥,并说:我宁愿做开门节度使,也不想做闭门皇帝。
这是什么?这是真正的为百姓着想,称帝意味着不归顺,那样只会带来战争,福建好不容易才发展起来,岂能因为自己的私欲而害苦百姓?
王审知死后,传位长子王延翰,王延翰骄奢淫逸,后来被弟弟王延钧所杀。王延钧执掌福建后不久,废弃王位,自立为帝,国号大闽,年号龙启,史称闽太宗。
王延钧追谥父亲王审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可能是感恩父亲为自己打下了基础,又没做过皇帝,王延钧有一次心血来潮,在祭祀时给父亲王审知的灵位披上龙袍,让父亲体验了一下做皇帝的感觉。
此举惹怒了冥冥中的王审知,他当天晚上就给王延钧托梦,怒骂一顿:你不该称帝,该老实地做王,再说了,你称帝也就算了,还让我也做皇帝,我一世英名都被你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