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蒋介石私人日记!他把很多人骂了个遍,却对一个人称赞连连

百科   2024-12-25 22:12   浙江  

从1915年开始,蒋介石就开始写日记,一直到1972年才停下笔。而老蒋停笔,也不是因为他不想写,而是因为出了车祸,身体健康严重受损,这才迫不得已停止。如若不是这样,蒋介石恐怕会一直写到他临死前。

蒋介石


日记似乎成为了蒋介石的心灵港湾,几乎不论何事,老蒋都往日记上写。内容涉及有军事、行政、党务以及骂人。老蒋在日记中简直将所有人都骂了个遍,包括且不限于家人好友,然而他却独独对一人尊敬有加。那么这个人是谁呢?老蒋和他又有什么渊源,为什么老蒋对他称赞连连呢?

老蒋辛亥革命前后,生活很是荒唐,可谓是上海洋场的浮浪子弟。许多不好的习惯也是在这个时候养成,包括骂人。虽然后来老蒋立志修身,但是骂人这一点似乎是深入骨髓,而且老蒋骂起人来时,也不管这人身份背景、亲疏远近,全凭他的心情。

1933年,老蒋在武汉设“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为迎接蒋介石抵赴武汉,当时的汉口公安局长兼总部总务处长陈其美的侄子、蒋介石的后辈亲信,亲自在码头指挥。

蒋介石到后不久,不知为何突然生气,不顾在场政要,也不管总务处长同自己的关系,当场就踢了总务处长一脚,还骂了一句“娘希匹”。除了这个总务处长外,几乎所有在老蒋手底下任职的高级将领,都曾经被他骂过“娘希匹”

孙科


而“骂人”这一习惯也被老蒋带到了他的日记里,他曾在日记里大骂孙科是“扶不起的阿斗”,而孙科是孙中山的儿子,蒋介石有多尊重孙中山,自然不必多说。在一般人眼里,就算看在孙中山先生的面子上,老蒋也不会这样辱骂孙科,但他依旧照骂不误。

除了孙科,老蒋还在日记里面大骂胡适。虽然胡适和老蒋在观念上有冲突,但胡适对老蒋始终支持尊重,老蒋表面上对胡适也是十分礼遇,然而却在日记里大加痛骂,用词也很重,他在1958年5月10的日记中写道:

“对于政客以学者身份向政府投机要挟,而以官位与钱财为其目的……胡适今日之所为,亦几乎等于此矣,殊所不料也。”

宋美龄


更为夸张的是,老蒋连在政治上给予了他诸多帮助的宋美龄,都大骂了一顿,他在日记中提及宋美龄时,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来形容自己的妻子。对待自己的亲朋好友、得力干将,老蒋都是毫不留情,那在写到他一辈子都视之为敌的共产党人时,更是不可能手下留情。但唯独周总理,老蒋没有谩骂过,不仅如此,老蒋还对总理十分敬重,曾评价总理“文可安邦,武可定国”。

周总理


而老蒋对总理的尊重,以及对总理极高的评价,其实离不开两人多年的共事。1924年,黄埔军校建立。当时作为校长的蒋介石,为了办好黄埔军校,他请求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的张申府,举荐一些有能力的人来黄埔任教,以培养栋梁之才。张申府接到请求后,立刻举荐了包括周总理在内的几十人。

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周总理经过党组织的批准,应邀进入黄埔军校。1924年11月下旬,蒋介石任命周总理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总理一上任,就对政治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工作秩序、工作制度以及政治教育等三方面入手整顿。

周总理在黄埔军校


首先总理按照苏联创建红军的经验,健全政治工作制度和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部内增加部员,分别设立指导、编纂、秘书。然后进行学生政治讨论和政治教育,比如在校内创办刊物,制作板报,教授歌曲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政治部的工作很快进入了正轨。不仅如此,周总理还十分支持校内进步学生宣传革命的行为,比如学生组建话剧社,排演话剧,总理就在一旁进行指导。而随着革命话剧在校内的传播,黄埔军校逐渐充满了革命的生机与活力。对此,蒋介石十分高兴,连连称赞总理是个“导演人才”。

陈炯明


1925年1月,陈炯明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决定进攻广州。随着广州的形势急剧恶化,黄埔军校的学生们也不得不停课,投身于讨伐陈炯明的战斗中去。在此过程中,周总理发挥了很大的鼓舞和领导作用。

在动员大会上,总理发表演讲,指出“今日之军队打仗,是为人民而战,如无人民援助,仍不足负重大责任”此后,凡是东征军攻取的地方,周总理都会进行动员,以扩大革命力量,争取革命先机。当时,蒋介石十分得意,多次表示,在黄埔军校里,自己最得力的助手,除了邓演达,便是周恩来。

而那时,周总理见蒋介石积极革命,也十分尊重老蒋,全力支持、配合蒋介石开展各项工作。然而,随着实力不断的增长,蒋介石的剿共面目渐显端倪。1925年11月,蒋介石以黄埔军校不能分裂为由,要求周总理将所有在国民党军队,以及所有在黄埔军校中的共产党员的名单,提供给他。



中山舰事件


周总理立刻敏锐察觉到其中的不对劲,便表示此事事关国共两党,须请示中共中央,以此拒绝了蒋介石。果不其然,仅仅一年之后,蒋介石便走向了背叛革命的道路,制造出“中山舰事件”,扣押了许多工人和共产党员。

周总理闻讯前往,却也被扣押在广州长达一天。为此,总理怒不可遏,立马打电话给蒋介石,要求老蒋释放被扣押的同志。蒋介石挂断周总理的电话后,显得有些惊慌失措,又十分生气,慌的是接到总理的电话,气的是他的手下不长眼,竟然敢扣押周恩来。蒋介石虽厌恶共产党,但对周总理却是由衷敬佩,最重要的是周总理不论是在国民党还是在共产党,都颇有威望和影响。

无可奈何之下,蒋介石只好下令将被扣押起来的同志全部放了。事后,即使蒋介石频频向周总理表示,自己对“中山舰事件”毫不知情,但此时周总理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蒋介石对共产党不安好心,两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从这时起,周总理便再也没有回到黄埔军校工作。

周总理


1926年7月,国共两党共同商定了北伐大计,蒋介石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北伐期间,蒋介石深感国民党内,无论是元老还是新贵,没有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与周恩来相比。因此,蒋介石多次想要拉拢周总理。为此,老蒋特意设宴邀请周总理前来参加。

在宴会中,蒋介石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说:“恩来,你我都是江浙同乡,又在一起共事过,我将你当做知己看待,希望恩来兄能与我一道北伐。”周总理却是毫不上当,他清楚地知道蒋介石此人虚伪至极,总有一天会拿共产党开刀,于是便婉转地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

果然,不久之后蒋介石就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残杀了无数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周总理悲愤不已,从此同蒋介石彻底分道扬镳。并在1927年8月1日,组织领导了南昌起义,武装反抗蒋介石反动派。蒋介石恼羞成怒,多次下令周总理,却始终没有成功过。

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群众反日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党随之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要求国民党蒋介石一致对外,共同抗日。然而蒋介石冥顽不灵,继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面对日本侵略者始终妥协退让。这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最终在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

随后,周总理作为我党代表,同蒋方代表进行洽谈。在此期间,周总理在蒋方代表的陪同下,会见了蒋介石。即便遭遇了蒋介石的围剿追杀,周总理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君子风度,他礼貌地称蒋介石为“蒋先生”。望着有些紧张的蒋介石,周总理还贴心缓解老蒋的紧张,关心他的身体。


见状,老蒋趁机说:“恩来,你是我的部下,应该听我的话。”

周总理不为所动,言辞真切地回道:“只要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可以听蒋先生的话,甚至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对此,蒋介石静默无言。

等到蒋介石情绪缓和下来后,周总理向其阐述了我党的相关政策,并严厉地指出,若蒋介石一意孤行,只会自取灭亡。周总理张弛有度的谈判,使得蒋介石最终作出承诺,表示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久之后,蒋介石被放回南京。

从1937年2月起,国共两党就共同抗日的问题,频繁接触。由于蒋介石仍藏有私信,谈判的过程十分困难。不过,在周总理的斡旋努力之下,谈判中的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左一:陈布雷


在这之后的每一个日子里,蒋介石每每想到,自己在西安的落难,常常心有余悸。并且蒋介石一想到像周总理这样的能人志士,不能为自己所用,还成为了自己的敌人,不免扼腕叹息,他时常对陈布雷感叹:“周恩来是个人才啊!可惜!可惜!可惜!不能为我所用!”蒋介石这三个“可惜”,足以证明他的不甘。

解放战争后,蒋介石在人民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下,只能退出大陆,逃往台湾。在台湾的那些日子里,蒋介石没有一天不想着反攻大陆,也没有一天落下自己写日记的习惯,常在日记中记载自己曾在大陆遇见的人,做过的事,并多次提起周总理,并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可见,蒋介石已完全被周总理的能力和人格魅力征服了。

周总理


而周总理也确定值得所有人敬佩,建国前,他为民族存亡东奔西走,建国后,他为人民鞠躬尽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周总理永远是人民的好总理,是世界历史上的丰碑。


世界通史
知天下事,博古通今,感悟历史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