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校(院)召开《流动的生命空间:澜沧江流域环境史研究》新书发布会
文摘
2024-12-20 16:08
云南
12月18日下午,校(院)召开《流动的生命空间:澜沧江流域环境史研究》新书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社科联、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市融媒体中心、各县(区)委党校代表及我校部分专兼职教师参加。《流动的生命空间:澜沧江流域环境史研究》一书由我校袁晓仙博士撰写、民族团结出版社出版,全书从赋河以名的生态阐释、循水而居的高原聚落、因水而生的农业社会、跨水而通的交流网络、倚水为屏的军事防御5个方面,深入阐释了澜沧江流域“人—水”互动关系及其对流域文明的影响。常务副校(院)长杨学荣指出,该书以水为媒,以河为介,深入阐释了澜沧江流域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具体举措,对于促进边疆民族团结进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生态文明、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历史启示和现实意义。强调,全市党校系统科研资政工作要发挥“为党献策”独特价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的要求,不断深化对民族团结、边疆治理、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持续推出更多具有政治高度、学术深度、实践力度的研究成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普洱实践作出党校人的贡献。副校(院)长周德翔从人类与河流的故事永恒而未竟、澜沧江流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要学会与河流和谐共生三方面对本书的出版目的、主要内容、创新之处作了说明。市社科联副主席周子奥指出,该书不仅展现了澜沧江流域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更让读者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本书作者袁晓仙分享了全书创作过程、精彩故事、现实价值。思茅区委党校教师谢珂认为书中阐述的澜沧江流域各民族“避大水,亲小水”等生态智慧,对今天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依然有重要的启示。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教师许小琴认为该书学术框架严整、学理支撑严谨、研究方式新颖,既是一部严谨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具有较高可读性的特色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