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路上“幸福图”·安远篇|解放路上觅乡愁

时事   2024-10-04 10:40   江西  


每一条老街深巷,都飘荡着悠悠乡愁。承载乡愁的,可以是一种历久弥新的人文风情、数幢饱经沧桑的民居建筑,也可以是一段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若干念念难忘的风味特产。安远县解放路的乡愁里,就有撩拨味蕾的酸萝卜、三鲜粉,还有那沁人心脾的脐橙香……


一条解放路,留下了安远解放的时代烙印,也记录着安远75年来发展变化的波澜壮阔和细微点滴,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和情感。


“给我来10斤酸萝卜,2斤酸黄瓜。”10月1日,国庆返乡的黄子茜从车上下来,直奔解放路75号“老一中酸萝卜”店。今年32岁的黄子茜老家就在解放路,大学毕业后到深圳工作,总是忘不了解放路上的酸萝卜,每次回到安远,都要买上几斤解馋。“别的城市也有类似的酸坛泡菜,但对我来说,只有这里的酸萝卜,我从小吃到大,就好这一口。”黄子茜说,休假结束后,打算多带些到深圳,让朋友也品尝品尝这道安远“家乡味”。


算起来,这家酸萝卜店,已存在半个世纪,腌制手艺传承了三代。1973年,居民卢菊英在解放路1号十字路口旁设铺摆摊,售卖自己腌泡的萝卜。之后因老城改造和棚改,店铺三易其址,但都不曾离开这条路,酸甜爽口的萝卜,慢慢成为安远解放路上的美食符号。


“我上世纪70年代参加工作,那时一分钱一串,一块钱能买上100串,装满一大盆,几个好友聚在一起,一口米酒一口酸萝卜,花销不大,心中却很快意。”今年70岁的居民陈和来说,解放路上的酸萝卜,充盈了他整个童年的记忆,如今他还是常来这里买,女儿、外孙女也都喜爱,酸萝卜已成家里的日常小吃。


▲安远解放路上的薛氏宗祠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在中央苏区时期,会寻安三县(会昌、寻乌、安远)中心苏维埃政府筹委会就在此召开。


与“老一中酸萝卜”店紧邻的薛氏宗祠,上书对联“河山锦绣人文起 东江源远世泽长”,格外引人注目。该宗祠始建于明朝,至今有400多年的历史。“这里也是革命历史旧址,在中央苏区时期,革命先辈曾在此研究根据地建设、人民政权巩固等重大事项。”安远县史志研究室主任黄永健介绍,1933年,邓小平同志在安远组织召开万人“马灯会”期间,在薛氏宗祠居住20多天,宣传发动群众,领导安远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巩固红色政权,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


1949年8月19日,人民解放军挥师进入安远县城,向天空发射了3颗信号弹,宣告安远县城解放。8月20日,安远境内的国民党残部2400余人被歼,安远全境解放。为纪念解放,县人民政府将原“十字街”更名为“解放路”。


安远解放路曾经是县城的繁华商业街之一,如今两旁的商铺主要经营服装、文具、美食等商品。


这条解放路呈南北走向,南起南门桥头,北至县第二中学,路长约400米,宽7米。与全国大多数地方的解放路不同,安远解放路近300米长的两边,均是县直单位办公楼。另100米长的两边是店铺,主要经营服装、文具、美食等。


解放后,薛氏宗祠曾被列为安远县图书馆阅览室,成为安远人民的“精神粮仓”。许多人来此借阅书籍,间接带火了一旁的酸萝卜店。


▲卢菊英在制作酸萝卜。他们一家三代人靠着勤劳的双手,让酸萝卜带来了甜日子。


“老一中酸萝卜”店的店名来历,缘于解放路北端原是安远一中,2017年安远一中整体搬迁后,“老一中”改为安远二中。为方便老主顾“寻味”,卢菊英便取此店名。


▲卢菊英家曾住过的地方,如今改建为休闲广场,成为市民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解放路上,同样让人“惦记”的,还有安远三鲜粉。安远三鲜粉历史悠久,始于汉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是古代汉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活化石”。近十年来,安远三鲜粉在创新性传承和品牌化营销中,不断走向市内外,已成为赣南客家人的早餐主流美食之一。


胡金明今年85岁,一直生活在解放路,并在这条路上开过小餐馆,他做的三鲜粉肉质鲜嫩、汤汁鲜美,受到周边邻居和外地来客的好评。岁月流转间,解放路上出生的新一代在这里接续创业。胡金明的女儿胡荣玲在解放路开了一家名为“麦田坊”的早餐店,经营品种更加丰富,每到饭点,一波波顾客来到店里,点单最多的还是鲜美热乎的三鲜粉。


▲“安远三鲜粉”由本地米粉煮就并伴以猪小肠、猪肝、猪瘦肉三鲜浓汤而成,获评中国地标美食。(资料图)


“父亲年纪大了,不肯搬离解放路。近些年县政府持续加大对安远三鲜粉品牌推广的政策扶持,我在解放路开店卖三鲜粉,生意挺好,还能照顾父亲。”胡荣玲告诉记者,开店十几年,本地“回头客”和慕名前来店里吃粉的外地客人越来越多。


从位于老城区的解放路向南望去,安远新城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派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据了解,为进一步把安远三鲜粉产业做大做强,使其走向全国、馨香四海,安远县通过推进标准化建设、从业人员素质培训和搭建发展平台、加大政策扶持,着力将安远三鲜粉打造成为地域产业品牌。2023年,安远三鲜粉获评首批国家级地标美食。


“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大家看,这是我们今天刚采摘的‘安远早’脐橙,每个都是个头饱满、水分十足,家人们需要的赶快下单哟……”近日,记者在解放路56号看到,26岁的曾磊正在直播间热情推介赣南脐橙早熟品种,短短1小时就成交800单。


▲安远县多次改造提升解放路及周边老旧小区,新建了停车场、休闲广场、儿童游乐园等,让群众生活更加舒适便捷。


赣南素有“世界橙乡”美誉,现有脐橙种植面积194万亩,年产量180万吨。赣南脐橙因其果大形正、橙红鲜艳、香甜爽口、脆嫩化渣,广受消费者喜爱,荣获“中华名果”称号,品牌价值连续九年居全国区域品牌水果类榜首,2023年达691.27亿元,已成为赣南现代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近些年,勤劳的赣南人民在果业技术专家的指导帮助下,试种出赣南脐橙早熟品种。


▲位于安远县的信立赣南脐橙国际物流中心,工人们正忙着对刚采摘下来的脐橙进行加工。安远县是赣南脐橙的主产地,脐橙成了当地百姓的“黄金果”“摇钱树”。(资料图)


安远是赣南脐橙的主产地,全县脐橙种植面积逾30万亩,脐橙成了当地百姓的“黄金果”。安远人是赣南脐橙销售的主力军,全县有近5万人从事脐橙营销,线上线下销售团队超3800个,年销售脐橙80多万吨。可以说,全国有脐橙种植和销售的地方就有安远人。


近年来,安远为优化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壮大新媒体电商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了“村红村播”培训计划,现已完成83期计9829人次的电商培训,全县近2万人从事电商行业。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曾磊看准这个大好机遇,选择加入其中。


“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把家乡的农特产品‘带’出去。”曾磊说,他在推介赣南脐橙的同时,也将安远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及乡村振兴故事宣传出去,以推动实现农业与电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漂亮的彩色墙绘扮靓老旧小区。安远县在解放路及周边社区改造中,从屋面、外墙、楼道、单元门头、停车位到绿化景观、休闲空间等,实施全方位提升,让居民们享受高品质舒适生活。

每年的11月至12月,是赣南脐橙采摘销售旺季,安远解放路两边店铺及路边都是果香四溢的待售脐橙。此时,从解放路向西望去,县城新区也是一片满目橙黄的景象。


安远拥有深厚的客家小吃文化,是“中国客家小吃之乡”,有300多种风味独特的美食。其中,10种获评“中华名小吃”,65种获评“江西名小吃”。这里,还建有全国唯一的中国客家小吃博物馆和中国客家小吃博览城。解放路上的酸萝卜、三鲜粉等,只是安远小吃文化的代表。


这些独具特色的“家乡味”,传承着客家文化,寄托着红土乡愁,也是时代发展在百姓生活中的留香和见证。


往期推荐

解放路上“幸福图”·章贡篇│抬头望见标准钟

解放路上“幸福图”·大余篇│从摆摊子到开公司

解放路上“幸福图”·上犹篇│老街走出文化人

解放路上“幸福图”·于都篇│长征精神驻心中

解放路上“幸福图”·瑞金篇│“红街”今朝更好看

解放路上“幸福图”·崇义篇│“老字号”融入“知行家”

解放路上“幸福图”·定南篇│老汉自言“90后”

解放路上“幸福图”·全南篇|棚户区变身网红街

解放路上“幸福图”·信丰篇|橙香不负赶路人

解放路上“幸福图”·龙南篇|解放桥边解放街



来源:赣南红客户端

策划:钟义勇 彭雪英

作者:记者彭雪英/文 记者邹忠辉/图

制图:谢忠英

编辑:黄松林 编校:胡星

值班主任:明心武 肖静

编审:谢瑞洪

客家新闻网
情聚赣南,客观天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