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客家古文绽放异彩

时事   2024-10-09 11:27   江西  

客家古文,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重要遗产,长期流传在民间,蕴含浓郁醉人的乡土风味,其中保存着客家民系认同的重要文化特征,是传承、维系客家精神特质的重要标志,对研究客家语言、民风民俗及文化生活有着重要价值。

2014年,于都客家古文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于都客家古文,是流传于以于都为中心的赣南客家聚居区的曲艺说书形式,因所演述的内容多为“古人的故事”,故称之为“客家古文”,俗称“古文”。
关于客家古文的起源,在过去民间盲艺人中流传着多种说法:一说是唐朝李亚仙所编所唱;二说是在某个朝代,皇帝的叔叔是个盲人,终日苦闷不宁,便请人将故事编成唱文唱给他听,后来皇叔自己学会唱文,并慢慢传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三说是清代中叶,部分盲人为生计所迫,将听来的故事编成简单通俗的顺口溜而加以传唱,后又加上简易的勾筒伴奏而逐渐流传。
客家古文的表演,运用赣南客家方言特殊的语言韵味及表现魅力,说唱相间、以唱为主;通常为一人坐着自行伴奏说唱,也有加入多人帮腔、伴奏的形式。表演者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婉转的声调唱腔,抒发喜怒哀乐、评述功过是非,古文内容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于都客家古文非遗传承人肖秋林在表演。
在艺术特色上,客家古文的曲本体裁为散韵相间体,唱词格式多为七字句式,随着故事情节层层展开;常用的曲牌有二三十支,所用唱腔为曲牌基础上形成的板式腔,具有鲜明的“一曲多唱”特色,一首乐曲大多配上若干不同的唱词反复唱;常用的功能唱腔有擅长叙事和抒情的“数板”,有表现悲愤和伤感的“悲调”,有表达欢快活跃情绪的“欢板”与“喜调”,还有“哭板”和“慢板”等。伴奏乐器主要为勾筒,也有加入渔鼓筒、小鼓、竹板、梆子、唢呐、秦琴等乐器。
客家古文不像有的文学作品那样直抒胸臆、大声疾呼,而是以独特细腻的笔触和动人的意境,委婉地讴歌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给人以赏心悦目、有益身心的艺术享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家古文通过唱本中蕴含的丰富知识以及塑造的各类艺术形象,以广博的特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让人得到有益的启示。
客家古文除众多的传统节目外,也有短小的“静场”节目,俗称为“十八搭”。内容上,客家古文多为曲折离奇且有因有果,是非分明,内涵丰富。客家古文的思想立意多推崇行善积德、重礼崇学、勤俭持家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优秀品格;同时,鞭挞背信弃义、为富不仁、恶毒奸诈、好逸恶劳等社会不良习气及丑恶现象,对激励人们崇尚善良、奋发上进、顽强拼搏,教导人们坚贞不屈、贤惠节俭、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于都县大力传承和保护客家古文非遗项目。于都县文化馆对古文艺人的表演进行了抢救性记录,共录制古文18部近90集,时长约4000分钟;位于于都县城昭忠祠的客家古文传承所在2023年就参与各类研学活动非遗表演20余次,接待研学人员万余人次,有效提升了传承所的非遗展示功能,使传承所成为游客体验非遗的景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肖秋林牵头组建的“雩山韵非遗艺术团”,在全县各乡镇及社区开展以客家古文表演为主的“送戏下乡”活动,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
客家古文进校园。

为保护和传承好客家古文,于都县在文化惠民周、端午、中秋、国庆、春节等节庆期间组织群众文艺演出时,有意识地将于都客家古文这项经典非遗项目编排进去,让客家古文得到更多展示的机会。不仅如此,于都县还积极开展客家古文进企业、社区、学校活动,让于都客家古文大放异彩。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华雪松 李剑群 文/图

编辑:王长颉 编校:熊小勤
值班主任:明心武 刘航
编审:陈济才 谢瑞洪

客家新闻网
情聚赣南,客观天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