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致敬!这是属于劳动者的2024高光时刻!

文摘   2024-12-30 21:15   山西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

2024转瞬将逝

缓缓翻开厚重日历

劳动汗水的润泽、智慧光芒的点染

让过往的每一程都璀璨非常,值得我们用心封藏

 
过去一年

无数劳动者

毅然踏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用责任与担当诠释初心

他们从幕后走向舞台中央,置身聚光灯下

用精湛技艺征服众人,收获了满怀的鲜花与热烈掌声
 

2个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2名个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6名个人获山西省劳动模范,11个集体和9名个人分获山西省模范集体、山西省先进工作者


命名1个省劳模创新工作室、5个职工创新工作室、1个传统工艺(手艺)创新工作室


树10名阳泉工匠,命名10个市级创新工作室,评选表彰110项优秀成果、10个优胜单位

 
这一年,有太多的暖情佳景、激怀时刻

每个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创造,汇聚点滴微光

终成璀璨星河,铸就无上辉煌

凝聚起振奋人心、催人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担  当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工匠精神的阐述。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长流中,有这样一群工匠,在专业领域中对自己“斤斤计较”,历经磨砺实现突破,在推动阳泉高质量发展中贡献工匠力量。

在山西新景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21年的姜春明,擅长综采机电设备管理,精通综采电器设备安装与维修、矿用变频器维护与维修、可编程控制器PLC梯形图编程,他从“学”字上勤下功夫,苦做文章,从一名电工逐步成长为叫得响、过得硬的工匠人才,被誉为矿山的“救火队员”。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从一线岗位成长起来的副队长姜春明,仍旧不断学习,不断突破自己,他刻苦钻研、创新创效,取得5项个人实用新型专利,参与完成“五小”创新3项,其中他带头研究的“五小”创新成果“综放工作面后部运输机过载报警装置”,实现了超前监控、提前预警,有效解决了因运输机负荷大而发生的一系列安全生产挡手问题。

(图为姜春明在检查机械设备)

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用干劲、闯劲、钻劲谱写“产改”新篇章,是新时代大国工匠展现的卓越风采。





奉  献

习近平总书记曾赞扬教师队伍:“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广大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培根铸魂,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造就了一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十载春风化雨,48个班级,3000多名学生,是张昀在教师岗位奋斗的战绩。走访1千多个家庭,资助了12名学生,她是妈妈、是老师、更是朋友。她用专业和执着带领4所学校近百名数学教师申报了各类课题48项,亲自主持课题研究11项,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数学教学用书8本,参与编写的《问题解决导学方案》被全省初中学校使用10年之久,成为教学队伍的中坚力量。

(图为张昀老师为学生答疑解惑)


眼下,有这样一支队伍,在三尺讲台的耕耘路上,传道授业,立德树人;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潜心钻研,勇于创新。他们用鲜活的“赤子心”尽全力做好下一代成长的“引路人”。 




坚  守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外卖员、快递员、环卫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在危急关头坚守底线,他们机智勇敢,用实际行动守护我们的“生活圈”。


“凌晨三点半,步数一万一,我怕是要疯。”“有点饿,刚送开货。”“凌晨三点忙到现在,一口饭还没吃了,现在我已经瘦了5斤了。”“晚上10点了还在送货”……任丽军的朋友圈总是断断续续记录着他的工作点滴。

这个“90后”有些不走寻常路,在大多数人选择安逸的工作时,任丽军一毕业就投入到邮政快递行业,在外人看来的“苦差事”,他一干就是7年。有一次,在接收包裹时,任丽军发现包裹中有违禁物品,他冷静淡定,按照正常流程佯装给客户打包快件,并借填写收寄信息的机会,留存资料,及时上报,成功拦截了私自寄售违禁行为。他坚守职业底线、履行公民义务,用瘦弱的臂膀扛起保障邮路安全和社会安全的责任。

(图为任丽军在整理快递包裹)

一包一裹,一收一派,一转一运,一脚一印,风雨无阻,砥砺前行。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双手创造生活,用脑和用心去链接大众,为百姓生活提供便利,是传递者,创造者,也是守护者。


创  新


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是助力企业长久发展的关键。


面临城市环保限产、国家能耗双控、3060碳达峰碳中和等企业生存与发展一道道鸿沟,山西兆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石晓亮带领团队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谋出路,推动企业转型发展,举办技术比武、开办创新工作室,培养出集团公司级首席员工8名、技术能手56名,培育技师、高级工102人;申报“五小”创新成果80项,多项成果获全国能源行业、省级、市级荣誉。他从优化生产工艺、降低企业能耗方面入手,组织完成电解铝、电厂环保改造,实现了污染物达标排放。深入研究超新型阳极技术,阳极单耗创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大力实施铝板带技术迭代项目,产品销售首次迈出国门。

图为石晓亮在发供电分公司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从困难到转型再到发展,从学习到实践再到创新,每个“老牌”企业的管理者总是带领着各自团队在大变局中开拓思路,在“产改”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实  干

寒来暑往,风雨不歇,岗位虽小,但责任重大。三百六十行中,非凡的成就都是源于对平凡工作的专注和热爱。坚守在一线的劳动者们无私奉献,用辛勤的汗水全力保障社会的有序运转,唱响新时代劳动者奋进之歌。

“踏踏实实工作,本本分分做人”是自来水公司技师王身义的座右铭,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他力争完成好每一项工作。在农村水表安装、维修工作中,他跑遍了全县10个乡镇,200多个行政村,安装完成村控水表120多块,户表15000多块。面对600多名用户提出水表分户的申请,他主动承担任务,开展调研,排除漏水隐患,在三个多月的换表工作中,他和同事们放弃休息日,不论刮风下雨,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与用户沟通,维修更新管道,用行动践行一名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图为王身义下井更换自来水表)

新时代、新征程,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奋斗者,他们以“配角”出场,演绎着“主角”的壮举,在一个个奉献的故事中迎接着人民群众的赞美。




暖  心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无惧风雨,是辖区安定祥和的稳定剂;他们甘愿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社区的热爱与责任;他们逆行而上,敢于担当;他们默默奉献,皆为民生,他们就是社区工作者。


“先喝杯热茶降降火气,有事慢慢说,我们来调解。”这是董殿英社区工作中最常说的一句话,作为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市政府大院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的她常常用这句话稳定居民情绪。夫妻矛盾、劳动纠纷、邻里口角……在多年调解这些没有硝烟,却经常“火药味”十足的冲突中,她总结了一套“4+1”调解法,总能让居民和和气气回家去。2019年她成立了城区首家以个人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殿英”调解工作室。


22岁来到社区一干就是17年,她把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社区居民,并在时间的打磨中学习,用热情的服务传递社区工作者的真情,在社区的方寸间发挥着自己的大“治”慧。为解决社区老年人一日三餐“将就”、“凑合”这些“吃饭难”问题,她一次次到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想方设法推进老年餐厅改造升级,扩展就餐区、容纳量,接入煤气,使辖区老人吃上了“热乎饭”、“放心饭”。

(图为董殿英在调解居民矛盾纠纷)

不论是写就新时代社区治理的大文章,还是呼应群众需求,全力以赴的奔走在小区、楼院之间,以抓好“关键小事”的决心与毅力,积极化解“民生大事”,社区工作者总能让居民真切体会到党关怀。




击楫奋进破重围,实干担当创新篇。

这一年,太多劳动者凭借锐意进取的精神砥砺前行,

他们在平凡岗位的奋斗中出彩闪光,在持之以恒的坚守中逐梦前行,

他们用担当、奉献、坚守、创新、实干、暖心

构建起社会的坚实脊梁,

为推动阳泉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来源:市总工会青年理论学习小组


阳泉市总工会
宣传工会工作,服务基层工会,联系职工群众,为全市职工建起线上“娘家”,不断创新服务职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