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排水设施——渗井

百科   2024-12-15 00:00   福建  

      渗井按其渗水方向不同,可分为排水渗井与集水渗井两类。本文只限于前者,对于集水渗井的设计,可另参见专门有关地下排水的书籍。

1、作用

      渗井的作用是将地面水通过竖井渗入地下排除,从而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

2、使用条件与使用说明

      当路基附近的地面水或浅层地下水无法排除,影响路基稳定时,可设置渗井,将地面水或地下水经渗井流入下层透水层中排除

      (1)路线穿过雨量稀少地区的村落或集市,路线设计高程与原地面高程相仿,因建筑物障碍不能贯通边沟,而距地面不深处有渗透性土层,且地下水流向背离路基,地面水流量不大,此时可以修筑渗水井将边沟水流分散到地面以下的透水层中,使之不致影响路基稳定。

      (2)高速公路或城市道路立交桥下的通道,路线为凹形竖曲线时,如地下水位较低,且通道路基下层有良好的渗水性土层,则可于凹形的最低部位设置渗井,井口宽可取41.5cm,与一般雨水井同,上盖铁箅盖板,总宽与通道宽相等,使低洼处积水通过渗井排入地下。这种构造远较采用涵管排除或水泵排除经济、简单

      (3)施工时,在不透水部分,建议用铁管或铁皮作围圈插入井内,分内外两层,外层填较细集料以保证质量。

3、构造

      上部构造为集水结构,下部为排水结构

      (1)上部构造:渗水井面积的大小,取决于路基表面的流量,一般可采用直径 0.7m的圆井或0.6m x0.6m~1.0mx1.0m的方井。渗水井的顶部四周(进口部分除外)用黏土筑堤围护。顶上也可加筑混凝土盖,严防渗井淤塞,如图 2-4-11a所示。

      (2)下部构造:渗水井的下部,必须穿过不透水层而深达渗透层。井内填充材料用碎石或卵石,上部不透水土层内填充砂和砾石,填充料应采用筛洗过的不同粒径的材料,应层次分明,不得粗细材料混杂填塞,井壁和填充料之间应设反滤层。透水性土层离地面较深时,可用钻井机钻孔,但钻井的直径不应小于15cm,有时可达50~60cm
      (3)立交桥下通道采用渗井时,雨水口的铁算盖板及其两侧墙身即为上部集水构造,墙身应深达透水层墙身可用砖或片(块)石砌筑。墙内不透水性的土应挖除,而以碎(卵)石与砂砾石回填,作为下部构造,疏散雨水。
4、注意事项
      (1)渗井离路堤坡脚不应小于10m。渗井开挖应根据土质选择合理的支撑形式,并应随挖随支撑、及时回填
      (2)渗井易于淤塞,当地面排水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时不宜采用
      (3)置渗井的重要工作是进行水净化及防渗漏措施,避免排放水污染地下水环境。
      (4)由于渗井施工不易,单位渗水面积造价高于渗沟,一般较少使用。有时,因土基含水量较大,严重影响路基、路面的强度,其他地下排水设备不易布设,其他技术措施如隔离层造价较高,设计时需分析比较有条件地选用渗井方案。
      例如在上述路线经过村落或集市,由于建筑物障碍,边沟不能贯通而以渗井排水,一般限于低等级道路或临时性措施。有可能贯通边沟时,仍以挖通边沟为宜。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设计手册》中交二院

土木风雨
关注公路市政行业前沿信息动态,普及行业专业技术知识,分享工作心得体会,解决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