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锚杆选型与构造
1、常用抗浮锚杆按结构及传力机理,可分为普通拉力型、普通压力型、压力分散型、非预应力型及扩体型(图4.1.1)。
2、抗浮锚杆选型应根据结构要求、锚固地层性质、锚杆长度及承载力、使用环境、地下水位分布和施工方法等综合确定,宜符合以下规定:
(1)变形要求严格时宜采用预应力型;
(2)地下水位变动频繁且幅度较大时宜采用预应力型;
(3)对于岩层锚杆,全长置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I~Ⅲ级的岩层、或岩层上覆非软弱地层且厚度不超过 4m时可采用非预应力型,其余地质条件宜采用预应力型,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级应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的有关规定执行;
(4)对于土层锚杆,设计抗拔承载力较大、锚固段放置在较深地层时,宜采用预应力型;
(5)土层及破碎岩层中采用非预应力锚杆时,宜按变形控制进行设计选用。
3、锚杆钻孔直径宜为70~200mm,其中土层锚杆不宜小于130mm。
4、锚杆杆体应符合下列规定:
(1)筋体截面积之和不应超过钻孔截面积的 20%;
(2)筋体之间净距不应小于 10mm,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
(3)钢筋筋体直径不宜小于 18mm。
5、预应力锚杆自由段长度应穿越软弱地层,且不应小于 4.0m。
6、锚杆浆体宜符合下列规定:
(1)初次注浆浆体材料可采用水泥净浆、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二次及分段高压注浆应采用水泥净浆;
(2)采用水泥净浆时,初次注浆水灰比宜为0.45~0.55,二次及多次注浆水灰比宜为0.60~0.80;采用水泥砂浆时,灰砂比宜为1:0.5~1:1,水胶比宜为0.45~0.55;采用细石混凝土时,宜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执行;
(3)浆体结石抗压强度设计值不应小于20MPa,用于压力型锚杆时不应小于 30MPa。
7、锚杆锚固段有效长度在岩层中宜取3~8m,土层中宜取6~12m。当计算锚固段长度超过有效长度时,可采取改善锚固段岩土体质量、压力注浆、扩大锚固体直径等方法或采用荷载分散型锚杆等锚杆类型以提高锚杆抗拔承载力。
8、相邻锚杆锚固段间距不宜小于 1.5m,否则应考虑相互影响。
9、当相邻较近的锚杆处于同一岩层且岩体水平层理发育时,锚固段不应集中置放在同一岩层平面上。
10、荷载分散型锚杆孔径不大于150mm时单元锚杆数量不宜超过4个,不大于200mm时不宜超过6个。
11、非预应力锚杆筋体在基础底板内的锚固长度、形式及保护层厚度等应执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
12、预应力锚杆张拉完成后,应及时对锚头相关部件进行防腐保护。需调整预应力的锚杆锚头应安装钢质防护罩,防护罩内充满防腐油脂。不需调整预应力的锚杆锚头可用混凝土防护,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50mm。
二、锚杆类型及适用条件
锚杆类型及适用条件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