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28日,一名年仅18岁的中国战士。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竟然独自一人击退了美军9次进攻,他是怎么做到的?
1951年初,正值朝鲜战争最胶着的时期,汉江狙击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面对敌人的虎视眈眈,我军派遣出第334团第6连的战士们。
在蜿蜒崎岖的鼎盖山上,修筑战壕并进行埋伏,而18岁的潘天炎,就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
因为年纪尚小,潘天炎并没有被派去从事费力的修筑工作,只是安排他端着枪,蹲在战壕中替队友们放哨。
但即使是这种看似轻松的工作,潘天炎也没有丝毫的松懈,他双手端着长枪,警惕地望着山下美军的队伍。
1月的天气寒冷刺骨,尽管潘天炎穿了一件厚实的军大衣,还系着围巾,凛冽的寒风,依旧将他的手和脸冻得通红。
从早上开始,美军已经向他们所在的鼎盖山,发起了4次进攻,虽然次次都被我军击退了。
但谁也不知道,下一次进攻会是什么时候,所以必须随时保持警惕,谁也不敢轻易放松下来。
但就在此时,潘天炎的腹中却传来一阵绞痛。
他有些内急,在看了一眼山下平静的美军队伍之后,他猜测敌人应该不会此时发动进攻。
于是便给身旁的队友打了个手势,就离开队伍走到远处去方便了。
正当潘天炎解决完内急的时候,突然听到山下传来几声沉重的机械声,他心中一沉,立刻意识到,一定是敌人的坦克冲上来了。
看来这次美军是来势汹汹,势必有一场血战要降临。
潘天炎来不及多想,立刻拔腿就往我军队伍跑了回去。
回到阵地之后,潘天炎傻了眼,原本拥挤热闹的战壕,此刻竟然空无一人。
他环顾四周一个人影也看不到,潘天炎知道,一定是队伍收到了命令紧急撤离了,他就算长了翅膀也追不上,更何况,他根本不知道队伍往哪个方向去了。
面对眼前空荡荡的阵地,这个18岁的小战士不知道该怎么办,远处的轰鸣声越来越近了。
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做出反应,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潘天炎在壕沟中疯狂翻找,电线、防水布、铁丝。
凡是能被利用的东西,他统统收集了起来,将它们和手榴弹一起做成了几个简易的爆炸装置,并埋藏在美军的必经之路上,而他则端着枪躲在乱石堆后面进行观察。
很快,几个高大的美国人,端着武器向潘天炎所在的位置走来了。
在看到战壕中空无一人之后,他们放松了警惕,大声招呼着后面的人赶紧跟上。
就在这时,不知是谁触发了潘天炎埋下的炸弹,一瞬间,巨大的爆炸声响彻山谷,这几个美军也被炸成了碎片。
巨大的声响立刻引起了后面美军的警觉,他们意识到山上还有中国人,在不清楚人数的情况下,他们也不敢贸然行动,只能小心翼翼地往后撤了一些距离。
潘天炎瞅准时机,立刻跑出来在死去的美军身上,搜取武器和弹药,随后再一次躲进了隐蔽的角落里。
不出所料,在安静了一会儿之后,美军对他所在的位置,发起了炮弹攻击,好在潘天炎的位置足够隐蔽,猛烈的炮火并未伤及他分毫。
一番狂轰滥炸之后,美军再一次壮着胆子走上了山顶,看到美军冒头,潘天炎瞬间端起冲锋枪疯狂扫射,嘴里还大喊着:“同志们,跟我冲!”
他的声音在幽静的山谷中显得格外嘹亮,伴随着回声,再一次让美军误以为中了埋伏,不得不再次往山下退去。
在之后的数次进攻中,潘天炎不断地搜集敌军身上的武器弹药,又不断地变换着位置给予敌人重击。
机枪、步枪、手榴弹,只要是能用上的武器,他全部都用上了。
尽管寒风吹到他的脸上,还是那么刺骨冰凉,但他心里的热血早已沸腾。
他以一己之力,守住了整个阵地,用强有力的回击,成功蒙蔽了敌人,让美军失去了判断力。
在整整经历了敌人的8次进攻之后,这个只有18岁的小战士,早已是精疲力尽,收集起来的弹药也所剩无几。
天色逐渐暗沉了下来,吹到他脸上的风也愈发寒冷了,潘天炎感觉自己的手,已经被冻得麻木,他几乎要拿不动枪了。
但敌人不会给他喘息的机会,美军再一次借着夜色围了上来。
面对美军的层层围攻,潘天炎逐渐变得有些力不从心。
他意识到自己很可能会牺牲在这里了,就在他准备拼尽全力,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时候,他的身后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潘天炎听到了有人在说中国话,他也看到了,是战友们回来了!
看到援军到来,潘天炎的心中,热血再次沸腾了起来,身体上的寒冷和心里的孤独感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满腔的热情和兴奋。
他重新振作起来,和战友们一起并肩作战,将美军第9次击退到了山下。
很快,潘天炎独自一人击退美军9次的消息,传遍了军中各个队伍,人们记住了这个18岁小战士的名字和他的英雄事迹。
所有听过他故事的同志们,都感到由衷的钦佩。
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潘天炎用他的非凡勇气和机智,再次给历史留下了一抹光辉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