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阻力,但锂电池出口风潮不会退却。
1月1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出口共计39.1亿个,刷新历史新高。
锂电池是新能源产品的心脏部件,自然会带动下游产品出海,2024年我国电动摩托车和自行车出口值超400亿元,电动汽车则出口超200万辆。
2024年的电池市场:草莽时代结束,新秩序形成
自2022年以来,中国在新能源相关产品上取得优异进展。
2022年新能源汽车同比出口额增长了131.8%,成为出口增长点,欧洲和北美正成为两大增量市场。作为核心部件,锂电池位居新三样中的主力地位,2022年出口额同比增长了86.7%。
锂电池的销量增长同国外储能市场也息息相关,2021-2022年由于全球局势影响,能源供应紧张,家庭式储能销量开始上升,尽管户用储能在2024年迎来放缓,但大型储能电站未来依旧是各国能源设置的重点。
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企业中中国企业占六席,市场份额超过60%,不同于2022年的是,在2023年中亚和东南亚成为了出海重要根据地,中亚地区对于中国新能源车的需求越来越大,东南亚则集中于两轮车和储能领域以及电芯厂/电池材料厂,东南亚各国的宽松政策以及扶持力度为锂电池企业提供了良好环境。
进入2024,锂电池圈子则发生了如下变化。
首先是圆柱电池的销量上涨,(SPIR)统计2024年1-9月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达到115亿只,预计全年达到145亿只,同比增幅超过11.9%,32/40/46/60等型号电池增速超过50%,预计2027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将达到195亿只,其中中国圆柱市场达到79.4亿只。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激烈竞争,两轮车成为了锂电池尤其是圆柱类电池的主要战场,起点锂电经调研走访得知,得益于今年圆柱电池走俏,多家电池企业例如亿纬/鹏辉/比克/力神等均实现了较大幅度业绩上涨。
其次是全球化布局持续加深,也是2023年企业出海浪潮带来的硕果,宁德/远景/孚能/亿纬/国轩/瑞浦/中创/欣旺达/鹏辉等先后在海外宣布进展。随着电芯厂的出海,设备厂和材料厂也开始摩拳擦掌,形成上下游产业链集体出海的情况,这一点在匈牙利/泰国/摩洛哥等国家表现明显。
第三是内卷以及扩建节奏从无序变成有序,行业内的低端产能逐渐淘汰,无序扩张项目开始放缓,卷价格变成了卷价值。前十大锂电池厂下游客户趋于稳定,地位逐渐巩固。
值得注意的是,原材料波动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形势,在以产能为主的2023年,碳酸锂价格经历了大幅度滑落,最底部时仅有8万元/吨,但到了2024年价格趋于平稳,长期在7-8万元徘徊,上半年一度冲至12万元/吨,国庆后也迎来大幅度回暖,起点锂电认为,碳酸锂价格有望重回10万元/吨,意味着市场稳中向好,产能趋于稳定。
不过,出海对于企业的综合实力是一定的考验,今年被淘汰的企业多半没有健全的出海能力,在同头部企业的竞争中差距被不断拉大。
产品可出口,技术不可外流
由于各国的检测标准以及政策支持程度不一,将产品卖往全球各地,营销只是一方面,过硬的产品实力才是保证企业扎根海外的根本要求。
由于锂电池在运输时可能会发生安全隐患,出口时应满足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TDG)、《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试验和标准手册》、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国际铁路运输危险货物规则》(RID)、《国际公路运输危险货物协定》(ADR)、《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危险品规则》(IATA-DGR)等有关条例要求。
进入2025年,国内锂电出口也迎来新规。
商务部消息,根据《对外贸易法》和《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今年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计划加强对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提锂相关技术的出口限制,涵盖碳酸锂、氢氧化锂、金属锂等制备技术。
该条例意在对锂电技术进行保护,确保和外国同行存在技术代差,保证长久盈利。
从相关媒体采访得知,技术保护不会对电池出海有很大影响,但在锂盐制备技术环节可能会造成困扰,因为盐湖提锂不适用于长期运输,需要原地加工生产,该环节可能需要更加复杂的手续申请。
从去年来看,磷酸铁锂技术的优越性已经逐渐凸显,搭载磷酸铁锂的汽车产品新能表现不输三元电池汽车产品,随着储能的并网,三元电池不稳定的电化学形态并不适用于此,以三元技术为主的韩国电池厂市场份额逐渐下滑,纷纷转变思路研究磷酸铁锂,欧洲ACC、美国Our Next Energy也纷纷开始转型,马斯克更是直接为磷酸铁锂站台。
众所周知锂电池产业链想要建成需要较长周期,美国以及欧洲已经无法依靠自己建立完整的电池产业链,尽管特斯拉拥有全球尖端智驾技术,但特斯拉的电池四成来自中国,欧洲本土燃油车企业转型也无法寄托于当地电池企业ACC/Northvolt。
所以,中国限制技术出口,也是一种与欧美市场的博弈,面对来势汹汹的新能源浪潮,欧盟和美国对于中国锂电池技术呈现出又爱又恨的矛盾局面,这种矛盾心理将会贯穿整个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