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教育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作为一个在教育战线奋斗了30年的“老兵”,时常也会陷入沉思:为何在课堂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老师们依然难以割舍那份“讲”的执念?
包括我自己,在不经意间也会陷入“滔滔不绝”的泥潭。
当下的课堂,尽管“活动·探究”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对话式教学”的实践却仍显稀缺。
太多的时候,我们老师们依然沉迷于构建“教师主讲”的框架,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教什么”的筹划中,而往往忽视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甚至,有些老师还停留于自我讲述的层面,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则鲜有深入的思考与关注。
这样的课堂,往往成了“一言堂”的代名词,偶尔穿插的几个问答,也不过是点缀其间,难以掀起真正的思维波澜。
在这样的课堂上,尽管我们口口声声说“一切为了学生”,但实际上,我们的目光却并未真正聚焦于学生。
我们更关心的,依然是“如何上好这堂课”,而非“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
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它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也忽略了教育应有的温度与人文关怀。
佐藤学先生曾深刻剖析了这一现象,他指出,老师们之所以“霸占”课堂,不敢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即协同学习),主要源于两大担忧:
一是担心无法掌控学生的讨论,导致教学进度受阻;
二是担心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成为“无轨电车”,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
这些担忧,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了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因此,许多老师宁愿选择站在讲台前,以“灌输式教学”的方式,牢牢把控着课堂的节奏与进度,以求得所谓的“教学效率”。
然而,在我多年的观察中,我发现,真正让老师们迟迟不愿推进课堂转型的,更多是对教学进度的过分焦虑。
的确,纯讲授的课堂在进度控制上显得更为“高效”,老师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无需担心学生的讨论会打乱原有的计划。
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让老师们感到“心安”,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讲过了”,至于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则似乎成了次要的问题。
但这样的“高效”,其实只是教师教的效率,而非学生学的效率。
就像那个教狗说人话的漫画所讽刺的那样,老师只关注自己“教了没”,却不在乎学生“学会了没”。
这种“灌输式教学”,虽然看似高效,却往往以牺牲学习困难学生、自律性不强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生、学习品质不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代价。
而对于那些敬业的老师来说,他们不愿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于是只能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面批、个辅,甚至“逐一过关”。
这样的老师,虽然令人敬佩,但却难以达到令人崇拜的高度。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一困境,让老师们从“敬业”走向“卓越”呢?
关键就在于,我们要转变教学的观念,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
这意味着,我们要忍住不讲,尽量少讲,讲在当讲之处,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的中心。
按照佐藤学的学习观念,课堂转型需要老师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观念的转变:
一、从“灌输知识”到“激发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目标不再是让学生单纯地记住知识点,而是要通过引导与启发,让学生去理解、去思考、去判断。
我们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勇于探索,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竞技场,而非知识的灌输场。
二、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协作”
学习的课题,不再是学生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在交流与合作中实现。
我们要通过组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相互帮助、相互启发中共同成长。
这样的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让他们的思维在碰撞中擦出火花,激发更多的创新灵感。
三、从“追求分数”到“关注成长”
作为学习活动的成果,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他们是否觉察到了自己的变化,是否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
我们要通过设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收获自信与成就感。
这种自信与成就感,将成为他们持续学习的强大动力。
当老师们真正实现了这些观念的转变,他们就会发现,忍住不讲,其实并不难。
因为当他们把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时,他们就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效率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
而老师们自己,也能从繁琐的讲授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成长需求,成为他们学习路上的引路人与伙伴。
因此,我坚信,忍住不讲(尽量少讲,讲在当讲之处),是老师从敬业迈向卓越的必修课。
只有当我们真正放下了“讲”的执念,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