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指导思想,聚焦同仁市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秘境热贡”文化旅游带,践行“生态立市 文旅兴市”战略部署,充分挖掘自然和人文“双资源”潜力,亮出“文化名城、热贡艺术、生态旅游”等金字招牌,推动同仁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
强化顶层设计。出台发布《同仁市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秘境热贡”文化旅游带三年行动方案》《同仁市1+5全域旅游规划》《同仁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指导意见》等系列方案,高位谋篇布局,确立“一环一地双廊四创五区多点”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旅游为民、旅游带动”惠民工程,充分释放“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2024年文化产业总收入4.5394亿元增长5.3%,旅游收入7.5533亿元,增长7.6%,给民众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更好地服务同仁经济社会发展。
创作文化精品。以“五个一工程”为牵引,聚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高文艺原创能力,以热贡文化为创作内涵,拍摄推出纪录片《站在黄河同仁》《黄河文化中的同仁》等重点作品;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计划”出版发行《热贡大千》《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光》《神秘的热贡文化》《山神复活》《热贡刻板印刷技艺研究》《热贡历代学者文集目录》《神秘的热贡六月会》等主题特色出版物,推动形成精品迭出的生动局面;从时代之变、热贡之进、群众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编排《五星红旗飘扬》(独幕剧)《视角·同仁》(生态篇话剧)《同仁印象》(情景剧)《好山好水好时代》(歌舞剧)《根敦群培》(大型音画诗)等精品文艺节目,创作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加强文物保护。推动文物古迹、古老建筑、传统村落、非遗民俗等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利用,活化利用郭麻日古寨堡为主的“四个古堡群”文物遗产,实施中华文明同仁探源和文物保护“文明守望工程”,设计打造“文化遗产游”旅游精品线路,将其串珠成链、连线成片,真正让文物动起来、走出来,成为同仁旅游发展新内涵、新支撑。对热贡“六月会”、土族“於菟”等具有地域独特文化密码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阐释,对其祭祀仪式蕴含的历史背景、民族融合、生态观念等领域进行系统研究,整合打包以热贡“六月会”代表的民间文化,积极申报人类非遗项目,推动热贡民间文化参与世界文明对话,提升热贡艺术国际话语权。
擦亮文旅品牌。加大项目资金争取落实力度,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古街区保护提升工程、文化名城保安古屯田寨堡古建筑群保护修缮等重大项目,提升改善景区基础设施条件,同步启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积极构建同仁历史文化名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塔寺村”自然和人文“双生态”一体化、系统化保护机制,对名城赋予文化内涵。巩固拓展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成果,培育新时代非遗传承队伍,在高职院校建立阶梯式的遗产教育和传承体系,培养一批热贡文化传承发展高素质专业人员;推动非遗综合传习中心、非遗工坊、非遗展示点建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设立“热贡艺术”展销窗口,挂牌成立“吉祥唐卡”推广中心,推出“同”字号品牌。积极注册“中国唐卡艺术之都”,真正把热贡艺术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促进文化交流。一是开展“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湖南文旅推介会,热贡艺术、民族歌舞、旅游攻略、舌尖美食、多彩非遗等亮相湖南,热贡多彩非遗赏心之旅借助此次推介会“疯狂抢镜”,再度成为网络热点话题。推介期间,全网发布相关短视频60余条,话题阅读量超过3.4亿,讨论量35000+,抖音话题多次登上同城热搜;线下销售热贡艺术文创产品200余件,销售额达228万元,线上订单量超330余件,实现交易金额350万元;签署两地文化旅游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资金达一亿元,达成3家热贡艺术文化企业入驻湖南开设热贡艺术展销窗口,挂牌成立“热贡唐卡”推广中心2家,品牌推介和销量收入实现“双赢共赢”。
二是大力推介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一环”-“秘境热贡”文化旅游带,围绕热贡艺术重点打造“吉祥唐卡”多彩非遗赏心之旅,着力提升国家非遗特色旅游线路-热贡非遗特色之旅内涵,优化设计3条以上非遗特色线路;三是依托东西部协作、对口援建等政策机遇,在江苏启东和天津市等地举办“特色展销+文旅推介+招商引资”系列活动,争取签署人才培育、资源推介、游客互送等战略合作框架,打造“热贡民俗文化旅游节”文化文艺品牌,创新开展音乐周、诗歌、唐卡展览、摄影、热贡六月会、花儿演唱会、於菟民俗文化旅游节文化展示活动,文旅融合发展释放新活力。
来源:今日同仁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与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分享交流会在凯里市成功召开
马进才| 鲜花丛中 守望青海旅游“繁花”的到来——2024年4月青海旅游市场特别评论
马进才|烟火“下南关”,温暖游客的旅游吸引物——2024年3月青海旅游市场特别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