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小河蜿蜒向前,阳光掠过,银带似的亮光为草原增添了一份亦真亦幻的色彩。
河的臂弯处,一顶蒙古包炊烟升腾。远处,一声马的长嘶,唤醒了夏日的清晨。
红日初升,像母亲点燃的牛粪饼。炉堂之上,或许此时正酝酿着一壶奶茶或是一盘手抓羊肉。推开蒙古包的小木门,伸个懒腰,整个草原都舒展了。
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一个有关草原的绿色畅想,这种场景或又真实地在生活中再现。它并非独属河南蒙旗的牧家烟火,但在河曲草原上,你能更加真实和熨贴地感受到这里不同的游牧文化。
“藏”在小院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月的一天,穿过雨后的长街,拐过几条深巷,我们去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优干宁镇参美村寻找河南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包制作代表性传承人夸多。他在当地很有名气。
夸多家位于县城西郊一处定居点,沿定居点的小巷连续拐过几道弯就到了他家那座二层小院。小院一层的大厅一角,堆放着搭建蒙古包的细长木料。一座水池,电刨电锯,木料在这里被加工成制作蒙古包需要的各种规格的木龙骨。
跟着夸多穿过大厅来到里面的展示厅,推开门,一顶崭新的蒙古包映入眼帘,这是夸多用于展示这项非遗技艺的小天地,占据了夸多家的大部分地盘。
“这顶蒙古包属于中等型号,能住八九个人。”说着,夸多推开蒙古包的木门邀请大家进去。这顶蒙古包虽然是用来展示的,里面却应有尽有,牧区传统土灶、酥油柜,储存米面和茶叶的牛皮袋以及挂在一侧的打狗棒、牛皮绳、乌尔朵(抛石绳:牧民驱使牲畜的工具)……每一样精致的物件都非常考究,透着浓浓的游牧文化气息。
蒙古包的内部装饰,很多反映了蒙古人的生活方式和他们所处的环境,如牛奶分离机、炉子、锅、勺子、筷子和盘子,还有一些装饰品,比如刺绣、皮革制品和羊毛制品。蒙古包的内部装饰通常以蒙古人使用的物品为主,展示出蒙古族的信仰和生活习俗。而在河南县,这些陈设和物品,却更多地融入了藏族传统元素和风格,成为蒙藏文化融合的鲜明标识。
夸多说,这顶蒙古包直径约7米,用了80多根架杆。制作这样一顶蒙古包,如果6个人分工协作,需要25天时间 。而他亲手制作的最大的一顶蒙古包超过了100根拱架架杆。
传统蒙古包由门、木筹支架、拱架架杆、天窗、覆盖的毡、腰带、柜绳等组成,支架蒙古语称“铁日美 ”,拱架架杆称“俄尼”,天窗称“哈拉齐”。铁日美原料是高山柳支条,直径约一厘米,高约1.6米至1.7米,剥皮埋在泥土中待用,俄尼选用没有节子的松木,哈拉齐和门的用料也是松木。将柳条变成弓形削成四方偏平状,下端直,上端微翘,每20根一组,等距交叉,每交叉处打孔用皮条将两木条串连在一起,一组共10个叉口,可展可束,展开成菱形。
哈拉齐用4片或6片弓形木组成圆形,装上井字形的弓形木条,蒙古名为“插花拉”。周边凿方孔,可插俄尼的洞,哈拉齐的方孔和铁日美相对称,六组铁日美蒙古包的哈拉齐方孔是64孔,八组铁日美的蒙古包哈拉齐的方孔是84孔,10组铁日美的蒙古包哈拉齐的方孔是104孔。拱架架杆用直松木杆组成,由蒙古包的大小而定,数量亦分64、84、104根不等,上端锥体可插入哈拉齐的方孔,下端打眼,穿皮条环,杆支于铁日美叉口,门则要做成松木双扇门。
做蒙古包时,先将铁日美拉开,将各组连接起来和门捆绑在一起,然后用三至四根俄尼将哈拉齐支起,搭成骨架,上部成锥体,覆以白羊毛毡成穹顶,下部围以白毡形成毡墙,箍以上中下三条或四条腰带,使之妥贴稳固,同时起装饰作用。从穹顶上部拉毛绳,从4个方向将包固定,以防被风吹倒。
毡墙腰带也叫褐子,褐子分为牛毛褐子和羊毛褐子,牛毛褐子用来缝制牛毛帐篷,羊毛褐子一般则用来缝褡链或坐垫。和硕特蒙古均用3条牛毛织的窄带,带宽约10厘米,蒙古族各部族都有自己不同的习俗特征,河南县蒙古包多用一条宽约30厘米的褐子箍在蒙古包外围下方,与其他蒙古族聚居区蒙古包制作存在很大区别。
在相隔不远的一所空院里,一名工人正在织褐子。她织褐子的方法还很原始,院内相隔约30米,用4根木棍将织机架好,将捻好的牛毛线固定在两个桩上,再把线在织机内穿好,用梭子将线分开就可以织作。手工织好这样一条褐子,需要数天时间。
河南蒙古族的蒙古包外层需用毛毡,当地做雨衣用的毛毡以及铺的毡全部都是自制的。夸多说,近年来,虽有买机器擀毡的情况,但大部分蒙古族人还是喜欢用自己擀的毡。
“我们用心制作和布置这个蒙古包,一来是为了让参观者更直观地看到蒙古包的细节,二来为了让人们尤其是本地年轻后辈更深入地了解这项技艺和河南县独特的游牧文化。”夸多说。
从牧人到非遗传承人
夸多是蒙古族,能说一口流利的藏语。夸多的小儿子旦增多杰主动为我们充当翻译。
在夸多的家,我们近距离感受到流传于河曲草原、富有地域特色的蒙古包制作技艺,听他讲述如何从一位日复一日跟随看护牛羊的地道牧人,成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故事。
年过花甲的夸多生长于河南县优干宁镇参美村美丽的草原上,和所有生长于牧野的孩子一样,他打小就成为父亲放牧牛羊的好帮手。唯一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是他在耳濡目染中对搭建蒙古包这件“大人的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夸多的父亲是草原上有名的手艺人,夸多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河曲草原的牧人就经常邀请父亲去家里帮忙制作蒙古包。
也许是父亲有意为之,去牧人家里制作蒙古包的时候,他都带着夸多,还总是耐心地给他讲述制作搭建蒙古包的每一个步骤。久而久之,夸多不仅掌握了这门手艺,也跟父亲一样,成为了一名手艺人。
蒙古包有着易拆装、便于搬迁的特点,适用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而流行于河南县的蒙古包却常常以其不同于其他蒙古族聚居区的鲜明特色而别具一格。以夸多家展厅里的这顶蒙古包来说,它最鲜明的特点在于整个毡房的下沿部分约10厘米宽的一圈黑色牛毛褐子,这一圈牛毛褐子紧紧连接着白色羊毛毡制作而成的毡墙,而毡墙连着白色穹顶,既浑然一体又别具风格。
从20岁真正入行到如今花甲之年,40多年后的今天,夸多用蒙古包制作技艺,从一位地道的牧人摇身成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获得了黄南州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我在从事一项了不起的事业
百年非遗,匠心造物。如今,河南县蒙古包营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夸多经营的金毯子蒙古包传统手工艺制作有限责任公司随之被认定为非遗综合传习中心。
在他的20多名徒弟中,有来自村里村外的脱贫户,也有自己的亲人——就像夸多年少时跟着自己的父亲学习技艺一样,他的3个儿子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制作蒙古包的手艺人。
“以现在的力量,我们一年大概能做三四十顶毡房,加上给牧民改造旧毡房,一年到头也闲不下来,我的学员们虽然忙,但都掌握了一技之长,同时也挣到了钱。”夸多说。
夸多说,蒙古包营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每年都得到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我觉得我们现在做的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事业,我一定要把这项技艺好好传承下去,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在了,这项技艺也就丢失了。”
夸多说,传习所不只传习制造蒙古包技艺,还有擀毡等多种非遗和传统手工民间技艺。在河南县,还有多家蒙古包制作企业,在满足当地群众游牧需求的同时,承载着非遗传承的使命。
古列延大营:游牧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祖先记忆
古列延是蒙古部落时期产生的人群组织、聚落形式、游牧方式和军事防御体系,也是河南县蒙古族牧民的一种游牧民俗方式。直到现在,居住于河南县的蒙古族依然留着古列延这一社会游牧组织形式。
河南县古列延大营的历史可追随到13世纪中叶,即蒙古汗国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军队兵分三路南征大理时在河南县南部地区设驿站、马场,在河曲草原上搭起了蒙古包,成为了河南县最早的先民,至今已有将近800年的历史。随着蒙古族进入现河南县境内,古列延大营也随之传入。一个完整的古列延大营由居住区(蒙古包简易帐篷等)、牲畜区(牧羊、牧马、牧牛等)和燃料区三部分组成。每个古列延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头人或首领来管理,称为“尕保”,蒙古语名为“阿哈拉齐”。无论由几个蒙古包组成的古列延,每顶蒙古包始终是每个古列延的大外圈,牧羊区在古列延最内圈位置,牧牛区和牧马区在圈子较缘的区域,构成了古列延的生产区。作为燃料区的五畜干粪堆在每顶蒙古包左边位置,这样又以围绕每顶蒙古包再次形成一个小圆圈区即生活区。因此蒙古包既是组成古列延的主要部分又成为古列延的中心点。
每个古列延大营均有数十个蒙古包组成,规模大的甚至成百上千。古列延划分草场的规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草畜平衡作用,对合理安排草场和转场的游牧过程起到 了秩序性作用,呈现出建筑集群性、营造规制性、内部组织性和功能综合性特征。
古列延是河南蒙古族远离蒙古文化核心区数百年来对草原游牧文化历史传承和祖先记忆,在居住民俗中的标志性物质与精神文化形态,折射着祖先迁徙、驻足、繁衍和 发展的沧桑历史,蕴含着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祖先认同等富有向心力、凝聚力的历史文化价值。
由蒙古包组成的古列延外形与装饰,是体现河南县蒙古族审美理念的重要形式。古列延蒙古包形状是圆满和完整的象征,是对天地与宇宙认识的体现。包内空间对称性分配原则,使得上下左右前后呈现出立体尊卑方位理念,毡包洁白颜色的选择,从色彩和图案上产生特有的审美效果。由蒙古包组成的古列延大营,也体现出制作艺人高超的技能和创作才能,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形成,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格和营造性价值。(文:张卫平、孟克)
来源:美丽河南
泽库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训班在西宁成功举办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与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分享交流会在凯里市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