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孙其信院士:未来3年内AI育种将实现根本性突破

文摘   2024-11-04 16:57   云南  

         

 

“智能育种是中国农业领域的前沿之一,尤其是在大数据整合和模型开发方面,我们有信心在未来两三年内实现人工智能在育种实际应用上的根本性突破。”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其信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

孙其信表示,在智能育种时代,中国的研究世界是同步的,“在个别领域,我们已经快了半步”。

他还提到,目前中国在农业领域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已与国际水平相当,“过去,出国学习几乎是获取先进农业技术的唯一途径,而现在,国内任何一所涉农机构都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并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这为我们未来农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迎来智能育种新时代    

随着育种研究进入基因和分子时代,基因和大数据模型进行融合,将来带来一场育种技术的革命。爱思唯尔发布《全球高校与科研机构农业与生物科技创新贡献报告》显示,中国农业领域科研产出量,致力于作物遗传学、育种技术和生物技术应用的研究,开发适应不同农业气候条件的高产、抗病作物品种。

孙其信分享了中国农业大学与华为集团四年前的战略合作,当时双方探讨了用人工智能技术革新育种技术的可能性。

如今,这一设想已在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和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中部分实现。虽然面临大量投入的挑战,但在整合基因型数据、表现型数据和智能大数据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

“我们整合了现有的田间表现型数据、2000份小麦的基因信息,构建了一个算法模型,明确哪些指标会让做馒头更好、哪些指标做面包更好,这样可用于指导育种家进行品种选择。这虽然是一个小步,但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上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孙其信说。

“我们正在见证一场农业科技革命,”孙其信说,“我们坚信这一技术将推动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系统的革命性变化,真正实现农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他强调,中国农业大学将继续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投入,与企业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结合,实现“BT+IT”的跨学科整合。

         

 

培养新一代农业创新人才

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在各行各业的不断渗透,对大学的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即如何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新一代科技创新人才和适应产业需要的人才。

孙其信透露,中国农业大学从去年开始,在除了布局直接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的专业之外,还实施了“人工智能+”的专业升级,即将原有的传统农业专业附加人工智能的辅修专业,例如经济学专业可以辅修AI课程,最终学生将获得两个学位证。   

当前,中国农业大学加大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业技术和场景的融合交叉创新,“我前不久收到一封来自学生创业团队的邮件,我们学校的一批研究生成立了一个AI助农的创新团队,短短一年,他们已经和全国十几个省的农场和机构建立合作,用他们研发的人工智能的决策支持系统,辅助农户或地方政府进行农业决策。”孙其信说。

他还表达了对农业教育和人才发展的信心。据孙其信介绍,目前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对中国农业大学呈现出两大热点趋势:一是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生物育种相关专业备受青睐,这些专业在今年的招生中吸引了最为优秀的生源;二是传统农学、兽医及动物科学等专业同样受到追捧,显示了新一代学子对农业领域的浓厚兴趣。

“这表明,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农业作为可持续投资与发展的重要领域,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吸引力。”孙其信他认为,相较于工业领域,农业始终存在需求缺口,并且具有长期稳定的需求特性,比如粮食消费,每年都需要持续供应。“今年,中国农业大学的农学专业在生源质量排名中名列前茅,这也反映出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现代农业技术和科学研究抱有浓厚的兴趣。”

         

 

关注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

今年7月,联合国多家机构联合发布的2024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约有7.33亿人面临饥饿;在世界粮食计划署开展行动的71个国家中,有3.09亿人面临突发性粮食不安全状况。

面对严峻的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孙其信表示,粮食不安全不仅体现在某些地区真正的粮食短缺,还涉及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无法负担粮食进口费用的问题,区域冲突和政治冲突也导致粮食难以从生产地运送到需要的地方。“粮食不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营养不良,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食物种类单一导致营养失衡,”孙其信补充道。   

从全球不同地区的模型测算来看,在现有粮食生产技术水平下,平均气温比工业革命前每上升1度,粮食产量平均会下降6%至8%。谈到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孙其信认为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深远且逐步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的一面。他举例说:“过去黑龙江温度偏低,就是一年的积温不够,不能种水稻。但一些区域因为温度上升,带来热量增加,第三积温带一年的有效积温增加了100度,反而可以种植水稻。”

然而,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特别是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全球高校与科研机构农业与生物科技创新贡献报告》也指出,从宏观视角审视,气候变化已成为农业研究的背景音,极端天气、农业灾害频发及低碳减排需求迫切,对粮食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

“近几年,尤其是今年,中国和全球的极端天气极其频繁,气候的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他说。

孙其信提到,今年有一个新词叫玉米“超短裙”,指的就是玉米的苞叶比正常短一截,玉米棒子裸露在空气中,看上去就像玉米穿上了“超短裙”。原因是今年六、七月份,河南、山东地区出现了短时的干旱和高温天气,对整个夏玉米的产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此外,2023年河南的“烂场雨”导致小麦产量大幅下降,今年南美洲严重干旱,都对粮食生产系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孙其信呼吁,全球高度关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农业生产转型和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关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如何确保粮食安全。”

来源:中国科学报


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公众号

主编:秋亚迪

编辑:赵琪、杨娜、余仲琴、蒋东平、胡凌银、王业新、杨江平

审核:杜发春

地址:云南农业大学东校区耕读楼603

投稿QQ:2732521971, 2559272716


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是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主体,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等涉农部门建设的综合性研究服务平台,是为省委省政府提供乡村振兴服务的高端智库,是跨学科、跨领域、跨平台、软硬结合、开放性的新型研究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