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问到底 回答清楚 落实到位
立足本园 辐射全县 影响三边
前期,我园针对动植物角创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组织了深入的研讨活动。并结合线上学习,线下总结的方式共同提炼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造策略。为了将这些策略有效落地,并检验改造成果,我园特别策划并实施了“动植物角观摩评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交流分享等形式,全面展示各班级动植物角的改造亮点,同时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进一步激发创新思维,共同推动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持续优化。
自然·发现美
为了让植物角具有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探索性,并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老师们积极思考,努力满足幼儿发展需要,并发动幼儿和家长积极参与班级植物角的创设。各班结合实际情况,以低碳环保、自然童趣为原则,充分利用废旧资源,观赏区、种植区、养殖区、水培区等错落有致、和谐统一。
匠心·展现美
观摩评比活动现场,教师们详细介绍了各自班级动植物角的创设理念、教育目标及实施过程。评委们仔细聆听、认真观察,从内容设置的丰富性、教育意义的深远性、材料选择的环保性、区域布局的合理性以及幼儿参与的广泛性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评分。
总结·成长美
活动尾声,评委团代表对各班级动植物角的整体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观摩过程中发现的亮点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与总结。随后,各组教师纷纷就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进行了热烈交流与分享,总结如下:
一、种植所需原则
(一)基于儿童
2.互动性:在种植活动中,我们不仅仅关注植物,还引入了温顺的乌龟、仓鼠、昆虫等作为生态伙伴。这些小动物不仅丰富了种植活动的内容,还让幼儿在照顾它们的过程中,学习了生命循环、食物链等生态知识,增强了责任感和爱心。
3.生成性:提供丰富的观察与探究工具,如种植铲、浇水壶、放大镜、尺子、温度计等,鼓励幼儿动手操作,自主发现。同时,配备了动植物科普书籍、昆虫立体书等资源,以及制定了养护公约和小乌龟的肢体语言图谱等,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随着幼儿的探索不断深入,他们会生成新的学习内容和兴趣点,推动活动的持续发展。
4.观赏与诱导:我们利用色彩、形状、光影等元素精心布置了种植环境,如设置“秘密花园”角落,隐藏一些趣味装置等,以诱导幼儿主动观察并探索自然之美。这样的环境设计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三维对话动植物
(一)同伴间的思维碰撞
在种植活动中,鼓励幼儿与同伴围绕动植物展开自由谈话。他们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植物特性、为什么喜欢某种小动物,或是提出自己对动植物生长过程的疑问。在倾听、表达和商讨中,幼儿不仅能够获取同伴的知识和经验,还能在交流中激发新的探究兴趣。例如,当一个孩子提到他发现乌龟的壳上有花纹像地图一样时,可能会引发其他孩子对乌龟壳保护机制、生长变化等话题的深入讨论。
(二)问题墙:思维的可视化
设立“问题墙”,让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问题记录下来并展示。这些问题涉及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动物的生活习性等多个方面。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的形式,孩子们可以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最终验证答案。例如,针对“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的问题,孩子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观察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的差异从而得出结论。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动植物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观察记录,深化学习
引导幼儿养成观察记录的习惯让他们使用图画、符号或简单的文字记录自己的发现和感受。这些记录不仅记录了幼儿的观察过程和思考结果还为他们后续的学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教师可以定期与幼儿一对一地回顾这些记录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例如当一个孩子记录了豆芽每天的生长高度时教师可以引导他思考豆芽生长速度的影响因素如水分、光照、温度等从而引发对植物生长条件更深层次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加深了幼儿对动植物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
最后,园长周恩宏就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讲话,他强调动植物角观摩评比活动不仅是一次展示与交流,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升华。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发现、去创造,即便是小小的角落也能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启迪智慧的广阔天地。
PLANT
植物角是班级的一道风景,
是大自然蕴含的巨大教育财富,
是师幼思考和创意的空间,
更是幼儿亲近自然,走进自然,
观察实践、探索发现的小天地。
孩子们在养护的过程中建立一份责任心。
让我们一起在不断灌溉和培育中,
遇见美好,收获成长。
PLANT
1
编辑:杨 瑞
审核:杜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