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文化⑩】《我心归处是敦煌》姜涛、侯延凯、孙善旭读后感

汽车   2024-12-07 14:29   山东  



读书会



《我心归处是敦煌》

读后感精选


◆ ◆ ◆ ◆

风沙难掩敦煌韵  此心长系文化魂

——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有感

运转车间 姜涛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樊锦诗与敦煌的故事,宛如一首悠扬而深沉的史诗,在岁月长河中低吟浅唱。当翻开《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时,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之旅,跟随着樊锦诗的脚步,一步步踏入那片被风沙掩埋却又熠熠生辉的敦煌世界。

书中,樊锦诗以细腻而质朴的笔触,描绘了敦煌的壮丽景色与深厚文化底蕴。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下的石窟壁画,是历史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每一笔每一划都诉说着千百年前的故事。从魏晋南北朝的古朴典雅到隋唐盛世的雄浑大气,敦煌壁画犹如一部生动的史书,展现了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与审美情趣。在樊锦诗的眼中,这些壁画不仅仅是艺术珍品,更是她一生守护与热爱的对象。

樊锦诗与敦煌的缘分,始于一场偶然,却铸就了一生的坚守。北大毕业后,她毅然放弃了城市的繁华与舒适,奔赴敦煌这片偏远而艰苦的土地。在莫高窟的日子里,她面临着无数的困难与挑战。恶劣的自然环境、简陋的生活条件,都未能动摇她守护敦煌的决心。她就像一棵坚韧不拔的胡杨树,在风沙中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谱写了一曲奉献与坚守的赞歌。

在守护敦煌的过程中,樊锦诗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与勇气。面对敦煌文物遭受自然侵蚀与人为破坏的双重威胁,她积极探索创新保护方法。从“数字敦煌”项目的启动到文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樊锦诗带领团队为敦煌文物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她深知,敦煌文化不仅仅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因此,她积极推动敦煌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爱上敦煌。

《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不仅仅是樊锦诗个人的传记,更是一部关于敦煌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壮丽史诗。它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敦煌守护者们的无私奉献与坚守精神。正如书中所说:“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樊锦诗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热爱与坚守,她的精神将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伟大事业中。














◆ ◆ ◆ ◆

何以是归处

——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有感

机械化清筛一车间  侯延凯













有人说,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敦煌,去看看莫高窟的信仰,看看玉门关的“春风不度”,这本书,是樊锦诗的自传,可更多的篇幅,写的却是敦煌的过往与将来。这体现了那些默默守护敦煌的人心中藏着的慈悲与大爱。

“此生注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封面上的这句话,让我看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有意义的生命。那是一个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也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才生,她带着无数令人瞩目的光环来到边塞,然后一生坚守在荒野大漠的石窟中。起初,我并不明白她想守护的到底是什么,是石窟里的那些字画,还是一段历史?看完整本书,我明白了,她在守护自己的信仰——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千百年前,开窟的人在昏黄的石窟里刻下了各种各样的壁画;千百年后,守窟的人一寸一寸地研究着壁上的画,一寸一寸地修复每一个细节。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还有许许多多从祖国各地奔赴莫高窟的人,都选择坚守在大漠孤烟的宕泉河畔。一个个以文化为信仰的中华儿女,以他们微小的力量,守护着民族文化的延续。

我读得最轻松的章节,是介绍敦煌石窟艺术的。它讲了佛窟上的画,讲了经变画里的故事,描绘了清晨被阳光拂过的彩塑,还讲了樊锦诗自己对涅槃的领悟。在这些文字中,我感受到了真正的热爱。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书中有两个字非常触动我的内心,那就是“归处”。于是我在想,我的归处在哪里?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但从未经历过漂泊与寻觅的我,对这句话似懂非懂。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归处是一个人梦想的归属地,也是心灵的安顿处。樊锦诗把她的归处定义为“敦煌”,因为那里有她热爱的雕刻艺术,有她年少时期的梦想,于是,她带着一颗数十年如一日的炽热的心,在茫茫戈壁上坚守了一生。

对我来说,讨论自己的归处或许尚早,那就从信念说起吧。像樊锦诗一样,坚定不移地朝着梦想闪耀的方向走下去,奋斗下去。这条路注定要走很久,久到足够把信念变成信仰,久到可以让自己坦然说出“此心安处是吾乡”。很多时候,生活需要的并不多,信念、勇气、热爱,足矣。让我们带着信念去执着地坚持,带着勇气去坚定地相信,带着热爱奔赴我心归处。














◆ ◆ ◆ ◆

守得住寂寞  才能留得住芳华

——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有感

机械化清筛一车间  孙善旭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给樊锦诗的颁奖词。

1963年,25岁的樊锦诗在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从繁华的都市来到荒凉的大漠,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敦煌,克服了艰苦的环境、孤独的生活以及重重困难。她对敦煌文化的热爱与执着,让人动容。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致力于敦煌文物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工作。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更是一位无私的奉献者,她的精神如同敦煌的莫高窟一样,永恒而璀璨。

学术大师季羡林在200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大会上极力称赞樊锦诗,他用了一个词:功德无量。樊锦诗,与其说是一个人的名字,毋宁说是集智慧、才学和品行于一身的象征与标志,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一生矢志报国心路历程的记录、折光和解读。

书中介绍道,过去有一种说法是“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以季羡林、常书鸿、饶宗颐、段文杰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的带领下,我国于1983年成立了敦煌吐鲁番学会,季羡林为首任会长。中国学者以强烈的学术、文化自觉,积极投身到包罗宏富的敦煌吐鲁番学研究之中,奋勇直追、发愤图强,逐渐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的旧有状况,形成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崭新局面。樊锦诗说:“我们从来就没有失去敦煌,因为莫高窟在我们这里。他们搬走藏经洞的经卷和文书,他们搬不走莫高窟!”

有志者事竟成,在敦煌研究院的一面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一个人和一个地方相遇,是命中的缘分;一个人和一个地方相伴,是心灵的坚守。一代代莫高窟人,在荒芜凋敝、飞沙扬砾、物资匮乏、交通不便、陋屋斗室、无水无电的艰苦条件下,筚路蓝缕,开基创业,以他们的青春和生命诠释着“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守得住寂寞,才能留得住芳华。敦煌莫高窟,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作为一名年轻职工,不仅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涵养厚积薄发的定力,还要在实际工作中,甘于坐“冷板凳”,练好基本功,锤炼真本领,踏踏实实走实走好成长路。
















读书会初次入会要求



个人提交一篇书评或读后感(书籍篇目不限、字数300字以上),发送邮件到1327040960@qq.com邮箱或添加微信(搜索:13293310960,备注车间/科室及姓名)发送,经审核同意后可领取第三期读书会阅读书籍。




读书会注意事项



按时参加第三期读书交流会或者按要求提交书面交流材料方可参加第四期读书会活动;未参会未按要求提交材料成员将停止参加一次再次参加读书会比照初次参加要求重新入会。


每期读书会

都将评选刊发优秀读后感

期待您的加入



下期预告



正道


撰文:姜涛  侯延凯 孙善旭 

编辑:赵栓

审核:姚鸿源

来源:济南工务机械段融媒体工作室


正心正行

守道乐道


铁路济南工务机械段
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凝魂聚力,携手共建平安大修、文化大修、美丽大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