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读书会
《大运河传》
读后感精选
读《大运河传》有感
桑梓店焊轨车间 李校山
关于大运河,林徽因选择的是闲庭信步、优雅情致—— 桥上行人忙碌处,水下船儿很惬意。大运河水天一色,心境开朗如昔日。
钱钟书讲的阔气磅礴、大梦一场——大运河无限沧桑里,九百里堤岸共一般人。霞光照水烟云色,油壁一条舞种尘。千年事,万遭变。不堪回首,空流星。
但只有,皮日休道的,兼收并蓄、从容圆满——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花了一周的时间,妄想精读这本厚重而浪漫的史诗作品,这本由一位年过五十的“年轻人”,带着跃跃欲试的自信,也带着一种朝圣般的向往,所刻画出的大运河游记,会令人产生一种错乱感,跟着他一起融入这千百年流淌的运河血脉中,思绪传奇又飞扬。
读着读着把自己读激动了,热血起来了,于是,周末拉着对象,票也没签,去了北京,想去寻觅书中所写,一名雄视八方的马上天子,忽必烈手中修了整整十年的大运河的最北端——通惠河。
一名i人,吃着加满蒜末的卤煮,问旁边满口京腔的老大爷,这条河的由来,首先提起的,不是河道历史和意义,而是神秘感满满的“风水”学——“小伙子,你想啊,一骑马的,整天打打杀杀,放羊放牛,他为啥要挖土呢。”我寻思,卤煮大爷挺有学问啊,继续听他讲。“风水风水,引水才能活,建立都城从来都是要遵循“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这条河就是对应着大元的龙脉,这里面门道可多咧。”
无独有偶,卤煮大爷的解读,正好对应了书中段落——水是一座城市的动态雕塑,著名的“燕京八景”中“芦沟晓月”“琼岛春荫”“太液秋风”,原先都是大都漕运系统的产物。通惠河的贯通,标志着南北大运河的全线贯通,有没有风水学暂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从此以后,庞大的漕船编队从江南启航,扬帆三千五百余里,可以直抵大都宫墙后的积水潭。
想象着秋冬时节,金黄的银杏树叶落在运沙船的边沿,蒙古战士们,从颠簸马背跳下,登上海子的龙船,狂饮粗线条的大碗中的马血,换成来自扬州瘦西湖宫女轻身中的品茶听水,这种强烈的对比,真是令人感叹,感叹我们的汉文化足以令人倾慕,足以让一条南来的运河之水“驯服滋润”一个民族的心性,从南到北,运河被一座又一座城市收留,又将一名又一名狂野的蒙古战士收复,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在这里融化、调和,文化这东西,真神奇。
书还没读够,更没读过瘾,感想暂时写到这里,期待着我们的读书小组成员们,来一次研学游,组团去一趟整个运河中地势最高的地方,去看看那位天才老人,去看看“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是怎样的惊艳绝伦,去看看17世纪工业革命前世界土木工程的最高技术成就-南旺枢纽。
一条大河波浪宽
读《大运河传》有感
机械化清筛一车间 颜婷
有幸拜读了夏坚勇的《大运河传》,看书名总以为是一篇游记,没想到是一篇以散文形式编写的地理书和历史书。作者是江苏江阴海安人,在运河边长大的,对运河饱含着情感。为了写好大运河,五十岁的他背起包踏上了考察大运河的旅程,通过行千里路来写千卷书。就像他写的:那么上路吧,整理一下背上的行囊,用我不再矫健的脚步走近大运河那令人心旌摇荡的风景、传奇、哲学、史诗和生命空间,让我书生的青衫在它的数千里风尘中旗帜一般的飞扬。他写的不仅仅是大运河的历史,更是用大运河历史来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作者赋予了大运河人的情感,从出生到成长到到繁荣到衰老,仿佛一个人完整的一生。
我国用来代表水的词很多诸如江河湖海,溪流河川等等,运河却是一个特殊的代表水的词语,它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通过人工修筑,连通一些天然的川流湖泊,形成一条起点终点明确,使用目的明确的水流。它出现的目的就是“运”,运物资,运军队,运商品,运人,运一切能运的。
近几年,随着一些大型建造工程的问世,彰显了我国基建水平的不凡,人送外号“基建狂魔”。纵观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基建狂魔好像一直都在,只不过建造各种奇迹的目的不同。修长城是为了御敌,修都江堰是为了治水,修各种石窟是为了信仰,修运河是为了便于南北沟通,运送各种商品和物资。
我国是农业大国,自古年间为了便于作物的灌溉,一直都是临泽而居。水对这个国家对这个大地上生活的人是如此的重要,它不仅仅是影响到生产、生活,还会影响到人的心灵和文化,就如同华夏大地的中枢血管,是这个国家的根基之所在。在用水治水的道路上,中国人从未停歇。从遥远的大禹治水到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从修建大运河到治黄治沙,从修建红旗渠到建设三峡水利工程。每一项工程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每一项工程都汇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通篇读完,我有一种在博物馆欣赏文物的感觉。作者运用丰富的学识,以不同历史时代为主线,将运河流经的地方和与运河有过交际的人和事做珍珠,串成了四串泛着自然幽光的珠链。第一篇通过春秋时期的吴越恩怨,把运河诞生的原因娓娓道来,每一个距今千年的人物都跃然纸上,展现着那个时期的社会人文和每个历史人物鲜活的形象。第二篇通过对杨广不安分和好大喜功的叙述,把他的野心和执念展现出来,通过建造通济运河和邗沟运河实现他下江南的大业。第三篇是让我最感意外的,运河的建设史上竟然还有忽必烈,真的填补了我的知识空白。在他的命令下修建了开济河、会通河和通惠河,因为忽必烈的清醒和量力而行,四百多里的河道修建,修了十年之久。第四篇主要通过漕运的衰败反映出中华帝国的衰败,鸦片战争中,英国军舰堵住了瓜州的运河口,而让远在京师的清政府惶恐不安。18世纪中叶,这一条式微的运河,也仍然是这个中华帝国的一根软肋,而终于运河被彻底的废弃,当钢铁的火车在华北平原上冒着浓烟,中华帝国的命运由此结束,而运河留下来的痕迹依然是这片大地上最动人的风景。
大运河作为一条人工开凿的长河,它蜿蜒数千里,见证了春秋、隋唐、宋元明清的历史,看尽了朝代的繁盛衰落,见证了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听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
在夏坚勇文采斐然的娓娓道来中,我耳边总会响起一首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这亦是今天的大运河的景象。大运河从历史的深处流进当下的现实,诉说者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指引着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下期预告
撰文:李校山 颜婷
编辑:王雪琦 王心
审核:姚鸿源
来源:济南工务机械段融媒体工作室
正心正行
守道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