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第一批居民於何時出現?他們的生活又是怎樣?
想知道答案,就要從考古遺址來尋找蛛絲馬跡。
在數千年前,原來已有大量「原居民」住在香港,相關的考古遺址共百多個,分布於不同地區,其中較早期的有南丫島大灣的遺址(距今約6,500年)。
於馬灣遺址發掘出的古代女性骸骨
不過,這些遺址只發掘出古人的用品、殘骨、居住遺跡等。
而位於馬灣島的東灣仔北遺址,在1997年香港國際機場施工期間,考古隊就發掘出一批4,000多年前的古墓,埋葬的正是至今所見最早的「香港人」,故入選中國「二十一世紀百大考古發現」。
香港人祖先的外貌是怎樣的?
中國考古中的人類發展歷史可簡單劃分為三個時期:
舊石器時代距今約200萬年至1萬年(可再分為早期、中期、晚期等),這一時期的人民大多居於山區,以採集、漁獵為生,石製工具簡陋,但已發展出各種專門用途的工具。
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萬年至4,000年,這一時期的人民在平原地區生活,聚族而居,使用磨製石器,懂得製陶和紡織,在採集和漁獵外,部分地區已有原始農業。
青銅器時代距今約3,000多年(即夏、商、周時期),這一時期的居民聚落已發展為成熟農業社會,建立城鎮;掌握冶煉技術,製作各種青銅的器具,如禮器、生產工具、兵器等。
馬灣遺址男性(左)與女性(右)骸骨復原圖
馬灣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當中包括20座墓葬,其中15座發現了人類骸骨。
成功辨認出性別的有9位,包括7位男性和2位女性;另有6副骸骨屬死亡年齡不超過10歲的兒童。
這批「香港人」是典型的亞洲蒙古人種(即黃種人),與廣東其他地區發現的古人身體特徵相似。
他們四肢較短,擁有鏟形門齒,眼眶較深,嘴唇偏厚,體形則較矮,女的高151厘米,男的高163厘米,與今日身形較高大的港人差別甚大。
年齡方面,最小的只有幾個月大,最年長的估計超過40歲,說明當時兒童的夭折率高,平均壽命較短。
史前香港人怎樣維持生計?
香港史前居民大多住在海灣的沙堤或附近的小山崗上,擁有固定的淡水水源,也有較為平坦開闊的活動區域,水陸路交通便捷,馬灣東灣仔北的遺址也不例外。
遺址位於馬灣島東北的小海灣,是一個平坦的沙堤,面向大海,背靠小山丘。
香港歷史博物館中展出古代香港人在海邊製作石器的情景
即使當時的人仍未懂得農耕,但因鄰近海灣,能提供穩定且多樣化的食物,有利於他們以捕撈、打獵和採集為生,過著安穩的群居生活。
據知,他們的食物有85%來自海上,包括魚、蝦、蟹、蠔、蜆等海產。
祖先們的生存智慧
墓葬的陪葬物品有玉石製成的裝飾品,如石環(套在手上,如今日的手鐲)、石玦(有缺口的圓環,穿在耳上,如今日的耳環)。
其他出土的物品還有煮食用的釜,陶製器皿如罐、壺、杯等,斬伐樹木用的石斧和石錛(剷形),以及打獵用的石箭鏃、石矛頭等,顯示他們當時已懂得狩獵和生火煮食。
於馬灣遺址發掘出的隨葬品
在安逸的定居生活下,他們更有空餘時間去生產陶器,改進石器製作的技術,發展出原始的手工業。
出土文物中還有罕見的蚌刀,就是將貝殼邊加工成鋒利的刀刃,相信是用來切割肉類或去除魚鱗,足見古人的生活智慧。
你的門牙,我的定情信物
推薦閱讀
《漫漫港歷史》
作者:黃家樑,陳志華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年7月
掃碼了解詳情
本文轉載自《漫漫港歷史》,獲三聯書店(香港)授權使用。標題為編輯所擬。
(本文圖片來自三聯書店及古物古蹟辦事處)
來都來了,點個「在看」吧~
橙子君拍了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