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由政府製作的《香港漫步》影片,今次帶大家一起City Walk的就是港島著名的荷李活道!在英國知名雜誌《Time Out》「2024年全球最型格街道」排行榜上,擁有超過一百八十年歷史的香港荷李活道高踞第二位!這裡不但有大館、古董店,更有在2010年被政府列為歷史古跡的文武廟。影片介紹,旅客只要從中環石板街向上走,不久即會在半山腰馬路經過荷李活道(Hollywood Road),這條有180年歷史的道路取名自兩旁的冬青樹(Hollywood)。時光荏苒,如今道路兩旁已經變換成鱗次櫛比的樓房,但從中環延伸至上環的荷李活道,依然能引領著遊人們途徑大館、文武廟、古董鋪子、私人收藏館等充滿歷史氣息的地點,展現香港獨有的文化風貌。在沿途的古蹟當中,文武廟無疑是獨具風味的一處。在荷李活道漫步,這座香火旺盛的廟宇總能吸引大家的目光。
文武廟在1847-1862年間建成,由當時的華人富商自資建成,作為一個祭祀和仲裁的場所。主神是文昌帝君及關聖帝君,前者是晉朝梓漳的一個考官,保佑學生學業進步及商人事業順利;至於後者則是三國時代的關羽,他亦是武財神,不少商人會來廟中祈求保佑。
香港中大歷史系客席教授丁新豹表示,文武廟凝聚了群眾,是一間不簡單的廟宇。
而文武廟的對面,就是吸引眾多國內外遊客前來淘寶的古董街。從瓷器玉器到懷舊紀念品,背後凝結的香港歷史文化總是讓人流連忘返。《香港漫步》不僅身臨其境般感受荷李活道的風貌,也為來港遊客們提供了詳細的城市探索指南。
作為一條因聚集上百家古董與古董家私店而聞名世界的老街,荷李活道也曾被國外報紙評為「一輩子必走一趟的尋寶地」,而這背後也有著厚重豐富的歷史故事。自民初始,就有京滬大族及商賈,攜帶大量珍貴文物移居香港。憑藉靈活的生意頭腦和相關的知識儲備,本地古董業逐漸風生水起,成就了無可取代的中國古董市場地位,尤其這一市場面向歐美藏家,讓更多外國人了解到中國文化。包括回歸後,不少海外珍貴的中國文物,透過港澳市場回流內地,見證國家日漸強盛的同時,亦為祖國的文化保存略盡綿力。1841年英軍在水坑口登陸,而水坑口街南接的便是荷李活道,當時英國海軍就在此扎營。本地年輕人或許不知地處中環的荷李活道是香港開埠後興建的第一條街道,街名其實與美國電影業的荷李活無關,而是跟第二任港督戴維斯(John Francis Davis)有關。有學者推斷,因其出生於英國告羅士打郡(Gloucestershire)布里斯托區的荷李活鎮(Hollywood),且是該鎮第一位男爵,這是現職港督給自己家鄉留名的首例。其後「荷李活」小鎮亦成為其封賜地,退休後的戴維斯晚年定居於家鄉小鎮,遂使街名出處得以確認。近幾十年來,它們繼續成為香港古董家具和中國文物的集散地,亦是部分家具的生產作坊所在。荷李活道是全世界的藏家在港尋找古董的朝聖地,你在街頭不時可邂逅世界知名古董商、藏家和明星。許多傳奇收藏故事,就是在這條上上下下不過幾百米的街上展開的。作為香港最早期的古廟之一,荷李活道文武廟曾是華人議事及解決紛爭之地,擁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因此不難理解這條街道為何變成了重要的古董市場。從1950年代拍攝的文武廟照片上,可見許多豪車停泊於此,人們不僅來廟拜神,也到附近店舖購買心儀的新老玩物。先是戰後大量京滬大族及商賈攜藏品移居香港,而自上世紀50、60年代開始,隨着人口上升,很多舊樓清拆重建為高層建築物,導致大量二手古董及家具湧入荷李活道市場交易。加上1950年代中國因朝鮮戰爭受聯合國禁運,導致出口完全停頓。至1960年代後期,敏感的香港商人發現中國古董文物抵港後,可轉賣給世界各地藏家,香港便逐漸成為中國古董藝術品貿易樞紐。話說1970年代,香港古董商「義興隆」搬倉時忘記搬走一批置於地庫的家具,負責清場的夜冷商販知道後告知舊主將其取回,結果舊主到場後只要回兩件,其餘全送給通知他的人。從事古董藝術品經營,信譽極之緊要,正是因為香港古董商普遍講信用,世界各地好多藏家愛跟香港古董商人做買賣,其中不少彼此也成為朋友,香港更因此成為蓬勃發展的中國古董集散地,堪稱世界第二的中國古董交易市場。
(本文圖片來自特區政府、美術家出版社、橙新聞、Wikimedia Commons及網絡)
來都來了,點個「在看」吧~
橙子君拍了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