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新加坡携手打造「东南亚版深圳」柔新经济特区启航!

民生   2025-01-16 11:47   新加坡  


▲ 新加坡眼旗下账号,点击卡片关注,加星标,以防失联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经过一年半的磋商,正式签署「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协议,企图打造东南亚版深圳。


双方目标于2025年第三季完成协议批准,并在未来十年内推动约100个合作专案。此协议不仅为马来西亚经济带来重大助力,也展现了两国对推进区域合作的坚定决心。然而,如何有效落实计划,并厘清关键问题,是未来亟待解决的挑战。
 


签署仪式于2025年1月6日举行,由新加坡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与马来西亚经济部长拉菲兹代表两国签署协议。隔日,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与马来西亚首相安华在第11届新马领导人非正式峰会上共同见证协议的交换仪式。柔新经济特区涵盖新加坡及柔佛州的依士干达经济特区与边佳兰,总面积超过3500平方公里,包括新山市、丹绒柏勒峇斯、森林城市及边佳兰石油综合中心等九大旗舰区。双方计划吸引制造业、物流、粮食、旅游、能源、数位经济及绿色经济等11个领域的投资,并在首五年内创造2万个专业技术就业机会。

根据肯纳格研究分析员的报告,柔新经济特区的签署是两国关系中的重要里程碑,双方都将投入资金,共同努力促成特区的成功。目前关键在于细节的披露,包括如何有效地推动和促进特区的发展。分析员认为,不将目标金额固定在特定数字上,有助于专注于高品质项目,避免大马招揽低品质投资的道德风险。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强调,特区结合新加坡与柔佛的互补优势,能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并吸引高质量投资。马来西亚首相安华则认为,这项计划象征两国在政治稳定与经济政策上的共识,对吸引国际投资大有裨益。过去六年,新加坡每年平均向马来西亚投资约100个制造业项目,平均每个项目投资约1亿5000万令吉。虽然这凸显了合作的潜力,但与柔新经济特区瞄准的高价值愿景仍有差距。特区定位为东南亚企业的启动板,计划借鉴中国深圳与德国斯图加特等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致力于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生态系统。

柔新经济特区已划定九大旗舰区域,新增的三个区域聚焦于航天航空、先进电子、化学、医疗器材及制药业等高科技领域。分析员指出,针对吸引力而言,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厘清
。首先,马来西亚需优化税务政策,降低目前24%的公司税率,并推出专属税务优惠。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是另一大重点,柔新捷运系统及其他交通网络的完善将极大提高投资吸引力。柔佛投资促进中心的设立也将成为吸引外资的关键,其推进速度对于第一波投资兴趣的转化至关重要。


随着柔新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并推出吸引投资的措施,本地多个领域将受益。首先是土地投资热潮的重燃,当地大型土地持有者如IOI置业及森德公司将处于有利位置。在柔南拥有种植园的公司也将从中受益,包括云顶种植、森牙直利和吉隆坡甲洞等。银行业则因参与大型建设融资而成为首批受益者,包括马来亚银行、联昌集团和兴业银行。此外,基础设施相关的交通项目和物流公司将因经济特区的生产商品出口增加而受益。

再生能源企业也将在绿色能源和数据中心需求的提升下获得发展机会,而电动汽车的应用也将因特区内的政策支持而加速推广。长远来看,柔新经济特区的发展还将延伸至消费领域,零售商如MRDIY、全利资源和永旺等均有望受益。通过政策支持与激励措施,经济特区还将吸引更多外国直接投资,涵盖房地产、建筑、工业及再生能源等行业,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柔佛州于2023年调整周休日至星期六与星期日,与吉隆坡及新加坡同步,进一步提升跨国合作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柔佛州苏丹易卜拉欣现任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其积极推动投资与经济发展,并与首相安华保持良好关系,为柔新经济特区的顺利推进提供额外保障。

柔新经济特区的成立,不仅为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注入经济活力,亦为区域经济合作树立新典范。在后疫情时代,这项计划有望深远影响区域繁荣与全球投资合作,推动东南亚经济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Alex丨编辑

Alex丨编审

马来西亚通丨来源

马来西亚通丨图源


免责声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阅读


视频直播

新加坡眼旗下视频号你关注了吗?

点击下面视频,查看更丰富的内容!

直播等你来看,点击下方预约起来!

想第一时间了解新加坡的热点/突发新闻,可关注新加坡眼旗下“新加坡号外”微信公众号,同步下载新加坡眼APP,不失联。




跟进新加坡时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


看南洋
为你打开一扇了解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文莱等东南亚国家的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