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贷不良处置难点在“案号”!

财富   2024-11-26 21:24   北京  

个贷不良资产的主要处置手段依靠电催和法诉,随着监管力度的持续强化以及舆论压力的不断攀升,传统的电催手段在应对个贷不良时显得力不从心,效果日益式微。而好的回款基本上靠法诉,但是法诉途径的立案环节更是困难重重,而案号的获取则成为了这家贷后处置争夺的关键资源。

案号就像是启动司法程序的“通行证”,没有它,金融机构想让法院帮忙解决个贷不良的事儿,那是门儿都没有。所以啊,案号能不能顺利拿到,在个贷不良资产处置里可是相当重要的。

那要拿到案号得先做啥呢?首先得准备好多材料。像借款合同,这可是证明借钱这事儿存在的关键文件,得把双方的权利义务写得明明白白;借据也不能少,它能说明钱确实借出去了;还款记录也得有,这样能看出借款人还钱的情况,有没有违约一目了然;还有双方的身份证明,得确定是谁在借钱、谁在放款。要是有担保的情况,担保合同、抵押物的产权证明等也得准备好。而且这些材料必须得齐全、真实,还得符合法律规定。比如说合同得有双方签字盖章,身份证明得在有效期内,缺了任何一样或者有啥问题,都不行。

材料准备好了,接下来就得选个合适的法院。一般的合同纠纷啊,如果合同里约定了去哪个法院,那就按约定来。要是没约定呢,就得按照法定管辖原则,通常就是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这事儿。在个贷案件里,如果合同指定了某个特定法院,像甲方所在地法院或者乙方所在地法院,那就得去这个指定的法院申请立案。要是没指定,金融机构就得好好琢磨琢磨,是去借款人住所地还是贷款发放地的法院申请。这选法院可不能选错了,选错了可能就立不了案。

选好法院后,就得到法院立案庭去提交材料,还得填个立案申请表。表上得把当事人信息写清楚,像叫啥名字、是男是女、多大年纪、住哪儿、联系方式是啥等等;案由得写明白是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诉讼请求更得详细,得说清楚让借款人还多少钱,本金、利息、违约金各是多少,还有其他要求也得写上。法院工作人员收到材料后,会先简单看看,检查一下材料全不全、格式对不对、符不符合立案条件。要是发现材料里少了啥关键信息,或者有明显毛病,比如诉讼请求写得不清楚,或者借款合同里关键条款没写好,工作人员就会让当事人补充或者修改。

法院在收到材料后,会进行深入审查。这审查包括好几个方面,像看看借款这事儿是不是真的发生了、合同有没有效,这是对案件事实的审查;还得判断这个案子该用哪些法律来处理,这就是法律适用的审查;另外还得再确认一下管辖权对不对,是不是这个法院该管这事儿。要是法院觉得这案子符合立案条件,那就会给立案,还会分配一个案号,这案子就正式进入司法程序了,可以接着审理、判决啥的。但要是法院审查后发现有问题,比如材料不够、管辖权不对等,那就会裁定不予立案,还会告诉当事人为啥不给立案,以及可以采取啥办法来补救,比如补充材料后重新申请,或者去有管辖权的其他法院起诉。

那为啥案号这么难拿到呢?这里面原因可不少。首先就是司法资源太稀缺了。法院能分给个贷不良案件立案的案号数量特别有限,这就导致好多银行的贷款纠纷案件都积压在那儿。银行急着想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可常常因为案号不够,根本立不了案。

管辖权的确定也是个大麻烦。要是合同约定管辖权在甲方,金融机构就得在全国到处找法律资源来处理分散在各地的案件,这可给法院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结果就是每个金融机构能拿到的立案资源就没多少了。反过来,如果管辖权在乙方,虽然看起来集中一些,但这类案件数量太多了,集体立案会把法院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后金融机构还是拿不到案号。就好像掉进了一个怪圈,怎么都出不来,不管管辖权咋定,都很难顺利拿到案号。

诉讼成本高也是个头疼的事儿。因为借款人在全国各地都有,金融机构要打官司就得派人到处跑,和各地的法律资源对接,跟进案件进展。这一路上的差旅费、住宿费就得花不少钱,而且人在外面奔波的时间,还有案件等待处理的时间,这些时间成本也不容忽视。这么算下来,诉讼成本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让金融机构通过诉讼来解决个贷不良的积极性大打折扣,甚至都觉得不太可行了。

司法领域处理进度慢也是个问题。个贷不良资产能不能赚钱,处置效率很关键。可批量诉讼案件在司法系统里往往要走很多繁琐的程序,处理周期特别长。这是因为司法资源分配有侧重,还有案件流转环节很复杂等原因。个贷不良案件推进就像蜗牛爬一样慢,长时间这么等着,不良资产的利润空间就被压缩得很小了,案号本来可能带来的潜在收益也没多少了,金融机构就陷入了等了很久却没什么收获的困境。

最高院新规出台后,更是给个贷不良处置的传统模式带来了很大冲击。新规对批量诉讼这个个贷不良资产主要处置手段进行了多方面的严格限制,不管是诉讼主体的界定、证据的要求还是流程的规范,都变得更严格了。这让金融机构以前习惯用的批量诉讼处置方法变得困难重重,处置难度大大增加,能收回来的钱也少了很多,拿到案号后怎么处置也变得很棘手,金融机构没办法,只能重新想办法,探索新的处置策略了。

个贷不良资产自身还有些特点,也让立案和处置更难了。这类资产笔数多、户数多,每家借的钱又少,还分散在各个地方。就拿电催和法诉来说,哪怕是个中小规模的资产包,债务人可能都有成百上千户。要是用传统的一家一家去打官司的方法,得耗费大量的人力和很长的时间,这必然会让处置成本急剧上升。所以金融机构就算拿到了案号,也很难有效地利用起来,就陷入了成本又高、效率又低的两难境地。

《贷后催收指引》正式实施!
反催收敲诈勒索被判刑!
最高院诉前保全意见出炉,会有哪些影响?
投稿爆料、合作、加交流群请添加:XCXY333

因微信推荐机制更改,请您点击“设为星标”

以便阅读资产见闻最新报道

资产见闻
关注不良资产、贷后催收、债务债权等领域的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