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数学奥赛(预赛)

文摘   2024-10-20 22:13   江苏  

读者朋友,为确保收到文章推送,请点击下方公众号,先关注,然后再点击右上角,最后点击“设为星标”










今天看到微信公众号“姑苏晚报”发布的一篇文章《苏州23名学生,恭喜!》:

2024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预赛),江苏赛区一等奖和省队名单, 苏州学子成绩创造新高!

祝贺这些优秀的学生们!


今天下午在机构还跟一些家长朋友交流有关竞赛的问题,一方面是现在正规的竞赛数量已经很少了,另一方面是现在参加竞赛的难度越来越大。


当然了,总体来说,参加竞赛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多一条升学的途径,或者说能够有一些减免分数,增加录取的机会。


之前有关数学奥赛的话题,我已经结合奥赛的比赛进程和相关的学习时间节点,还有一些趋势和方法,写了一些相关的公众号文章,比如:


CMO,普通学生还是不要考虑了

不是破格录取,而是破格入围学校考核

校外培训的两个换位角度

我们的孩子怎样也能获奖或者录取呢?

学生的成长,还是需要家长负责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去学奥数

说说特长生

……


具体方法就不说了,简单说几点体会:


第一、正视自己的能力。


能够在数学奥赛(预赛)中获奖,说明这部分学生非常优秀,但是即使如此,那么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还要淘汰一些学生,而最终获得保送资格的学生,全国也就大概在60名吧。


可见竞争激烈,我们大多数的学生保持平常的心态即可,那些学生的能力是与众不同的,要正视自己的能力。


第二、早就规划准备了。


参加这样的数学奥赛(预赛),绝对不是突然想起来参加,而是很早就规划准备了。


甚至可以追溯到小学时期的“小奥”,然后择校到好的初中学习,接着就是初升高的“掐尖”选择,特别是一些自主招生的筛选。


一些高中内容,甚至是大学的内容,在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都已经提前学习了,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划准备,怎么可能获奖,甚至连参赛资格可能都没有。


我们看到获奖名单,虽然有不少高三的学生,但是同时也有很多高二和高一的学生,说明学习的准备有多么扎实。


第三、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功课。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还是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功课,不要产生焦虑的情绪。


那些毕竟是少数少数的学生,对我们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很大的影响,他们有很高的天赋,而且学习非常自律,同时也会参加一些培训,会付出很大的努力,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够获得成绩的。






后附公众号全文截屏图片:








好了,后附微信二维码图案:


一直以来都有朋友咨询我的联系方式,现可扫码如下我的二维码图案,加我微信。


让我们一起交流学生校内外的学习,咨询初高中升学的各种途径等等。


备注:公众号。


(声明:有些微信交流内容、微信公众号留言评论内容、朋友圈内容等等,可用于我公众号文章和其它一些咨询信息交流中等等,如果介意请勿或者说明或者跟我联系删除。)


如要参考,可点击以下相关文章等:


在股市,千万别太自信

这就是陪伴孩子的榜样

学生吃的猪肉,怎么能有异常气味?

18岁学生事件,我们要吸取什么教训?

普通家庭,如何面对当下的教育现状?

要努力,但也要考虑教育的现状

再说高一学生选科

希望孩子过得比自己好

股市、教培

踏踏实实

月考来临,七天假期,学习了吗?

不要过分逼孩子学习

不花钱,最终的代价可能更大

最终还是靠自己的决定,只是不要明白太晚就好

学生学习困难居然是“病”?

改变

定位

学生的规划

2024年,还有100天

说说高一学生首次月考

不知不觉中到来

台风带给学生的好消息

你们双休吗?

中秋节,劳动日

再难,但是坚持下来了

经历之后,特别喜悦

心情自然就好了

想回家

教师节,我们放假,老师可随意安排

有时顺其自然,不要透支焦虑

哪有学习不辛苦的?

周末,并没有休息

说说学校食品的安全和营养健康

努力,就是每一步都做好

善良一点,轻松很多

孩子,挺住!

上学第一天,都挺开心

假期结束,又将开始新的学期

代做作业

在家学习,仅仅是自学吗?

说说教师教育惩戒权

新初一学生的分班考

只要你需要,我随时都在!

家长做好自己,孩子会模仿你们的

军训后,正式开启高中生活

说说孩子的心理问题

说说新高一选科

有些事情,家长必须坚持主见

如何“ 破卷”呢?

说说学生学习的累

努力永远不变,这是学生时代的态度

推动教培消费,不是放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

如何看待又一批校外培训无证场所被查处通报?

说说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之“教育”

其实“教师过剩”,可能不是完全真过剩

换个角度,说说学生到底要不要参加校外培训?

说说学生高一数学学习

一定要早点努力


麻烦右下角点个在看,谢谢支持!

老蒋唠嗑
分享生活所见所闻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