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的波拉尼奥新书《在地狱阅览室里》终于来了

文摘   2024-09-07 22:36   辽宁  
微店:森雅艺术书店
微信视频号:森雅艺术
小红书:森雅艺术
孔夫子:森雅艺术
INSTAGRAM:senya_gallery

BIG NEWS!《在地狱阅览室里》来啦👇
《在地狱阅览室里》实拍图

波拉尼奥的诗《在地狱阅览室里》,收录于《未知大学》。这首诗颇像26岁的波拉尼奥对自身境况的某种自白。在一部接一部地读过他的小说后,你是否也会好奇藏在这些虚构文本之后的那个真实的波拉尼奥究竟什么样?

一直以来,我们所熟悉的都是那个写小说或写诗歌的波拉尼奥,但在这些为他带来巨大声名的作品之外,其实还有诸多更贴近他本人真实声音的非虚构随笔

波拉尼奥

在波拉尼奥去世的第二年,他的好友伊格纳西奥·埃切瓦里亚为他编选了非虚构作品集《括号之间》,书中收录1998年至2003年间波拉尼奥为报刊撰写的大部分专栏文章、一些零散的随笔及讲稿等。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部文集有意忽略了波拉尼奥更早期的创作,那时的他还以诗人自居,还未凭借《荒野侦探》获得罗慕洛·加列戈斯奖,未成为西语文坛的焦点,也还未患上要命的肝脏疾病。

《括号之间》(左)《风霜雨雪中》(右)

2019年,另一本比《括号之间》收录文章更多的非虚构作品集《在风霜雨雪中》出版,一方面补全了波拉尼奥写于七八十年代的种种文章,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个别写于1998年至2003年间但《括号之间》未收录的篇目。

不过,对比两部文集的目录也会发现,尽管《在风霜雨雪中》收录的文章数量更多,但并非涵盖《括号之间》中的全部。

因此,中译版文集《在地狱阅览室里》选择了以《在风霜雨雪中》为底本,同时补全仅存在于《括号之间》中的篇目,又额外加入了短篇小说与随笔合集《令人不堪忍受的高乔人》中的两篇非虚构文稿,力求在一本书中收全现有的全部波拉尼奥非虚构作品

如伊格纳西奥在《括号之间》的序言中所说,“所有这些汇集在一起便产生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意义,作为一个整体,它们勾勒出作家的‘个人地图学’”,也是波拉尼奥所有作品中最接近“碎片化自传”的存在。

波拉尼奥


他一刻不停地写,直到生命耗尽的那一天

《在地狱阅览室里》全书分为报刊撰稿、讲座与演讲、读与重读三个部分,每部分内部按写作时间顺序排列。波拉尼奥在其中细数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作家、作品,也记录现实生活中与朋友的交往、偶尔遇到的趣事和怪事,一两页纸的篇幅就能将这些人、事、物生动呈现在读者眼前。他在这里大大方方地指出心中的文坛英雄与仇敌,时而手舞足蹈,时而叹息连连,时而尽显锋芒,时而忍不住想要挑事树敌,他不停地写,一刻不停地写,直到生命耗尽的那一天。

书中最早的一篇写于1976年,用波拉尼奥自己的话说,是在他还是根“胡萝卜须”的时候,那篇文章是他对秘鲁诗人卡洛斯·亨德森诗作的评述,字里行间洋溢着年轻作家对前卫诗歌的推崇,也洋溢着他旺盛的生命力。尽管,这本书里存在不少让我们感到陌生的人名,但不必担心,波拉尼奥有办法把他们讲得生动有趣。

《在地狱阅览室里》实拍图

就比如,在谈到他热爱又崇敬的智利诗人帕拉时,他说——

我感到有什么东西在扯我的裤脚。是维多夫罗的幽灵吗?不是的,是帕拉的猫,一共有六七只,它们原本是流浪猫,但每天下午都会跑到当今最伟大的西班牙语诗人的花园里找吃的。和我没什么两样。


再如,谈到他不喜欢的智利小说伊莎贝尔·阿连德时,他说——

阿连德的作品虽然糟糕,但它是鲜活的;虽然枯槁贫血,同许多拉丁美洲人一样,但它是鲜活的。它虽然活不久,如同许多病人一样,但当下还是活着的。而且,奇迹总会发生。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天胡安娜·伊内丝·德拉克鲁兹修女会在她面前显灵,给她列一份书单。


《在地狱阅览室里》实拍图

透过这部文集,我们将认识一个更立体鲜活的波拉尼奥,他的阅读量大得惊人,对许多画家也了如指掌,是布拉内斯一家小书店的常客,也是一家游戏光盘租售店的常客,会在固定时间接儿子下学并在与其他作家的通信中代儿子向人家的女儿问好,他钟爱布拉内斯的春天与海滩,去过巴塔哥尼亚的尽头。

他说,想要真正抵达马德里要在二十五岁时搭便车去而非年近五十时;他说,一个人在文学这件事上总会遭遇失败,但失败与失败之间是有区别的,有巨大的区别,要站着输掉,睁着双眼;他说,作家的涌动仿若海浪,忽而出现,忽而失踪,如果他们不再出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他们早已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化作了今天的我们……


每个读者都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那个波拉尼奥

《纽约时报》上刊载过一篇关于《括号之间》的书评,说阅读这本书“并不像是与杰出的波拉尼奥先生一起在开空调的房间里开研讨会,而像是在酒吧里,坐在他旁边的高脚凳上,唱机播放着弗拉门戈乐曲,他喝完了托盘上的皮斯科酒,在你翻开第一页前,不妨给自己也调一杯”。

我们或许也可以这样想象,“波拉尼奥坐在他位于布拉内斯的家中的书桌前,在他的周围,幻影幢幢,书页纷飞,迫于养活自己和家庭的压力他写下这些文章中的大部分,同时渴望集中精力进行其他创作,创作《遥远的星辰》或《智利之夜》,《荒野侦探》或《2666》,那是对他来说真正重要的、未来将会被载入史册的东西,但同时他也构想出了眼前的这些文章,这些短小的作品类似贝多芬的钢琴小品或肖邦的圆舞曲,或者更好的说法是,它们是波拉尼奥不朽的叙事巨作砖块间的灰浆”。

波拉尼奥书房照

有人说是早亡促成了波拉尼奥的文学神话,而我们只要回顾他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历程就会发现这样的论断站不住脚。

1953年,波拉尼奥生于智利圣地亚哥。十五岁时随父母移居墨西哥。他的全部青春岁月几乎都是在动荡不安的革命浪潮中度过的。二十岁那年,他从墨西哥回到智利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在军事政变中被逮捕,在同学的帮助下才逃出来。在《在地狱阅览室里》中,波拉尼奥也回忆了这段经历——

我还记得政变爆发后的那几天是何等充实,何等精神饱满,何等爱欲汹涌,在那些日日夜夜,一切都有可能发生。那时我所经历的事情,我不希望我的儿子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再以某种形式经历一遍,但我不得不承认,我的二十岁是刻骨铭心的。爱情、黑色幽默、友谊、监禁、死亡的危险,所有这些经历都浓缩在仿佛永无尽头的不到五个月里,我在无眠与匆忙中度过了这段时光。至于文学,在那段时间里,我只写了一首诗,写得很糟,不是我从前写的其他诗的那种糟糕,而是糟透了。


现实以下主义时期的波拉尼奥

返回墨西哥后,他把文学创作视为自己的终生目标,很快就显示出在这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和好友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运动,这群人阅读、写诗、游荡、出版刊物、去奥克塔维奥•帕斯的讲座现场捣乱……他们自己就像一首首燃烧的诗。

1977年,波拉尼奥告别了“现实以下”的朋友们,独自去往欧洲,在法国、西班牙和北非旅行,1981年定居西班牙巴塞罗那。在此期间他做过各式各样的工作,过着一个落魄流浪者和高贵诗人的生活。

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名片——
罗贝托·波拉尼奥,诗人和流浪汉

1990年,儿子劳塔罗出生,家中仍旧一贫如洗。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他必须得为生存而考虑。他开始写各种短篇小说,频繁参加文学比赛,收获了不菲的奖金。尤其是在1992年得知自己罹患肝病后,他更是开始了高强度的创作生活,有时持续写作七八个小时,在病情恶化后,也没有减缓速度,他希望出版小说挣的钱能够改善经济拮据的家庭状况,并给妻儿留下一笔遗产。

波拉尼奥与妻子和儿子

2003年7月15日,在死亡的阴影和追逼下生活了近十年后,波拉尼奥于巴塞罗那离世。几天后,按照他清晰的遗愿,他的骨灰被洒在布拉内斯海湾。

如墨西哥作家豪尔赫·博尔皮在序言中所写,阅读这本书时,在我们眼前出现的将是“一个受到众多非议的波拉尼奥,一个微笑着的、肆意的波拉尼奥,一个博学多识的波拉尼奥,一个洞察世事的波拉尼奥,一个温情脉脉的波拉尼奥,一个好似《圣经》里的先知的容易发火的波拉尼奥,一个滔滔不绝的波拉尼奥,一个沉默寡言的波拉尼奥。每个读者都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那个,与此同时,波拉尼奥坐在一把扶手椅上,一头鬈发如他复杂多面的性格,隐约间他望着自己吐出的烟圈,在另一个世界,带着一贯狡黠又温柔的神情,他提醒我们:与死亡相反,文学活在风霜雨雪中,是无依无靠的,是远离各种各样的政令与法则的,它只遵循文学自身的法则,这种法则只有最最优秀的人才有能力打破”。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在地狱阅览室里》
[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著
晏博 译

⚪《2666》作者波拉尼奥非虚构创作全集

⚪ 小说般精彩的生活往事×犀利与智趣并存的读书随笔,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位最贪婪的读者、最忠诚的朋友、最无情的书评人

⚪ 本书包括西语文集《在风霜雨雪中》(A la intemperie,2019)、《括号之间》(Entre paréntesis,2004)中的全部篇目,并增加短篇小说与随笔合集《令人不堪忍受的高乔人》(El Gaucho Insufrible,2003)中的两篇非虚构作品,力求在一本书中收全现有的全部波拉尼奥非虚构作品

⚪ 文章的创作时间横跨近三十年,从1976到2003年,涵盖他所撰写的报纸专栏、书评、游记、讲稿、序言等等,是一部完整反映波拉尼奥文学观、阅读品位和文学交往的作品集






森雅艺术(Senya Art Gallery)是一家在线艺术书店和设计工作室。致力于推广全球优质文化艺术图书,原创艺术品及衍生品销售,并承接各类艺术设计项目。


我们拥有专业选书与设计团队,提供专业化与个性化服务,为客户提供绘画、当代艺术、摄影、设计、文化等品类书籍,艺术品与文化艺术类书籍选购/预订及设计服务欢迎与我们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在地狱阅览室里》

SENYA STUDIO
美育代宗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