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10月份小题强化练习1-4(语用+理解性默写)

教育   2024-11-11 20:33   中国  



















希望每天都收到我们的文章吗,记得设为星标点上面蓝色文语文月刊关注。
‍‍‍2024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出炉,欢迎淘宝!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1.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32道:2024年3月7日-6月6日
2.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20道2024年3月6日-2023年12月7日
3.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26道2023年9月7日-12月6日
4.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32道2023年6月7日-9月6日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5.小学试题仓库

小题强化练习(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前,我国有未成年网民近2亿左右,②未成年人“触网”的年龄越来越低,③一方面,网络满足了孩子们对多元知识的渴求,④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世界,⑤另一方面,“泥沙俱下”的网络环境也暗藏危机,⑥可能让孩子们陷入不良信息、网络暴力的泥潭。(甲),是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课题。

暑期是孩子们的触网高峰期,网络环境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们的假期安不安全、充不充实。此次专项行动涵盖了短视频与直播平台、社交平台、电商平台、应用商店、儿童智能设备、未成年人模式6个重点整治方面。(乙),具有新特点新表现;a有些方面是“顽疾”,潜藏很深不断“变异”。这些整治重点都是网络平台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此次整治行动体现了监管部门以问题为导向,抓“新”破“顽”的坚定态度。

清朗的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A   ,既需要各部门抓平时、抓节点,让网络治理更常态、更长效、更精准,也需要社会各界   B   。父母要做好“第一责任人”,学习掌握网络知识和科学育儿技能,用高效陪伴和切实引导塑造良好家庭环境。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利用好妇女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和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站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孩子的假期生活,提升孩子的自护能力,培育家长的家教素养。

保护孩子们的网络安全,“科技向善”是必须坚守的底线。b一些不法行为往往“披着外衣”“穿着马甲”“套着新衣”,对此,相关网络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行业自律,不断健全平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优化升级网络安全监管和预防技术手段,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对不良信息、不良导向及时发现、有效处置。监管部门也要密切关注涉未成年人问题新特点新表现,重视技术赋能,推动部门联动,及时亮剑严惩,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紧守住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防线。

1. 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4. 文中两处画波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有人说一样,有人说不一样。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5. 请分别概括第三、四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每句不超过50个字。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华乘船夜游洞庭湖,他高兴地拍打船舷、放声歌唱,赞叹此夜如此美好,此情此景让我们想起《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两句诗。

(2)张教授常常自嘲自己的书房过于狭小,他曾引用归有光《项脊轩志》中“______,______”两句,直观表现书房面积之小。

(3)唐诗宋词中,文人常常用“梦”来书写人生际遇或抒发人生感慨,如“______,______”。


小题强化练习(二)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客至》中               ,               两句,表现出居处无人至却有鸟群相伴的幽雅意境,为客人将至作铺垫。

2)珊珊假期去泰山看日出,在太阳即将升起的那一刻,忽然想到姚鼐《登泰山记》中的句子                              ,不禁感叹云之变化与美丽。

3重章叠句是《诗经》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在《无衣》《芣苢》《关雎》《静女》等诗中均有体现,如               一句,在诗歌中反复出现;               一句,则在保持与前句结构一致的基础上又有一些改变。

在家里找不到某样东西,问父母,他们却说:“我怎么知道?你自己不会找吗?”

点奶茶时问朋友要冰的还是热的,朋友却说:“这还用问吗?大冬天我喝冰的干吗?”

看到这些对话,你会不会觉得父母或朋友有些A  ?明明直接给出答案就可以,却一定要用反问句来怼你一下。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反问的一方激起另一方的怒火,把简单的沟通变成吵架,严重破坏和谐的气氛。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看,( 甲 )。也就是说,“反问”的关键不在于得到答案,而是强调语气,表达情绪。因此,我们之所以会在某些场景下对“反问”感到生气,是因为感觉自己被无故攻击。偶尔的“反问”B  ,毕竟谁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有些人却把“反问”当成习惯,这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都是巨大的。

为什么有的人就是不能好好说话?原因可能有这些:

习惯反问的人,或许本身就成长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神经科学家布鲁斯认为:①一个人童年时期经历创伤会储存在大脑中,②和成长过程中的其他事件一起,③构成他(她)的应激反应系统。④不过,⑤人类在学说话的过程中,⑥本身也很依赖“模仿”这种方式。因此,语言习惯会有一定的迁移性。

此外,“反问”可能是一些人的心理防御方式。他们之所以习惯用“反问”回答问题,是因为过度识别他人话语中的攻击性。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敌意归因偏差”,即把一些非敌意性的表达,( 乙 ),于是采取“反问”来防御伤害。

最后,有些“习惯性反问”可能是固定情境下的“习得性无助”。……这种情况下,人就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怎么做都不对,因此更容易消极应对,用“反问”的方式来释放攻击性。

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答:A               B              

3.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答:甲                                                           

                                                           

4.文中倒数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5.请根据语境,并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经验,补写出最后一段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不超过50个字。(5分)

6.文中多处反问二字加了引号,有人觉得有必要,有人觉得过于累赘。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小题强化练习(三)


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①电动汽车本身不排放对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②如果将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量,③除硫和微粒外,④其他污染物也显著变小,⑤而且电厂集中排放,⑥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也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加之电动汽车自身噪音小、效能高,发生故障时维修较为方便简单。此外,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甲),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这些优点,(乙)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对于电动汽车而言,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充电问题。
当下,电动汽车充电问题的发展新趋势值得关注:
第一,冲破内卷枷锁,充电桩行业将从“卷价格”升级到“卷服务”。在内卷、竞争激烈的氛围下,充电桩行业的吸引力依旧   A   。这个行业的新进入者多如   B   。第二,新能源汽车私人市场爆发已是大势所趋,未来围绕C端市场布局将成为出路之一。第三,发挥好充电网络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是未来该行业行稳致远的   C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充换电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在前期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争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二是瓶颈论,认为充电基础设施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已出台多部文件,支持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融合发展,以便更好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1.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3.请概括电动汽车的优点和缺点。(5分)
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5.本文第三段画波浪线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析其含义及作用。(4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类似的情感。 

(2)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秋月”是常见的自然景物,这个意象在古诗词中很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写到了“秋月”。


小题强化练习(四)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大多数帝王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自己与司马光意见不一的原因是“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则表达了王安石对司马光的敬慕之情。(3)“管弦”本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管乐和弦乐的统称,古代诗文中常以“管弦”代指”音乐,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单就地理学意义考察,安第斯山区并不是什么丰饶之地。当大航海时代的冒险家们踏足这片新大陆时,横看竖看,这里都不像是有着高产粮食作物的沃土。但是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有一位从此地走出的“原住民”,将震动半个欧洲,乃至重塑整个世界。②这位安第斯山“原住民”四海为家,在汉语中拥有70多种名字。③有些人说,这是土豆、洋芋;还有些人说,这叫山药蛋、马铃薯……远在明代,徐光启便在《农政全书》里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 ④不过,徐阁老好像对土豆有些误解。据他描述,土豆“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皮黄”。事实上,如果他有机会踏足南美大陆,便会发现土豆 A 的不只是名字,还有品种。据说,光是那里野生的品种就已上千,有圆球状、条带状、泡沫状……实是 B ,各异其趣。不过繁多的名称并非由于土豆原产地品种多。作为美洲“原住民”,土豆直到明末才被引进中国,而且引进路线多样。⑤一种源自安第斯山的作物,能被全世界人民引种到地球的各个角落,为什么呢? ⑥土豆极易成活。就算环境再复杂、气候再恶劣,只要把带芽眼的土豆块埋在地下,就能在几十天后获得大丰收。产量高,成熟又快,还不需要精心照料,的确是非常理想的农作物。况且吃土豆乃是吃长埋地下的块茎,不管地面上闹了什么火灾虫灾,待到事后挖出,土豆依然可以果腹。⑦不仅如此,( 甲 )。提供淀粉、蛋白质等能量物质只是其基本属性,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才是它更胜其他作物一筹的特质。土豆营养如此全面,以至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只消土豆加上全脂牛奶,即是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 ⑧今天,在世界各地,土豆都是极受欢迎的主食。在中国,土豆和它的同科作物茄子、辣椒一起,成为东北名菜“地三鲜”,也被文艺地称为“茄科三杰”。土豆更是西方人的重要主食。在英国,老百姓离了土豆似乎就不会做饭。可是,放在几百年前,这般“嗜薯如命”的景象却难以想象。在第一批接触土豆的欧洲人眼中,( 乙 ),反而是必须断然弃绝的令人恐惧的东西。

2. 在文中A、B两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中的“横看竖看”可以换成“左看右看”。 

B. 第④段中的“好像”可以换成“似乎”。

C. 第④段中的“不只”不能换成“不止”。 

D. 第⑦段中的“以至”可以换成“以致”。

4.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 文中画波浪线处,“更胜其他作物一筹”在表述上很有特点,请加以分析。

6. 文中“原住民”“茄科三杰”的说法具有相似的修辞表达效果,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练习(1)答案

1. 序号①,修改:当前,我国有未成年网民近2亿。

序号④,修改: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2. 甲: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乙:有些方面是新问题 

3. A不言而喻(显而易见)  B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4. 一样。

理由:a句中“顽疾”指老问题,“变异”指变化,引号均表示特殊含义

b句中“披着外衣”“穿着马甲”“套着新衣”指一些不法行为进行的伪装,引号均表示特殊含义。

5. ①全社会都要助力建设清朗的网络环境,因为这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

②“科技向善”是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必须坚守的底线,因此相关网络企业、监管部门都要就此落实自身责任。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序号①,“近2亿左右”中“近”“左右”重复赘余,删去其一即可。

序号④,“更好地认识世界”成分残缺。“更好地认识世界”缺少主语,可在“更好地”前面加上“他们”。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需要填有关“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课题”的具体内容,根据前文“‘泥沙俱下’的网络环境也暗藏危机,可能让孩子们陷入不良信息、网络暴力的泥潭”,可见不良的网络信息会对未成年人造成危害,所以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可填“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乙处,根据后文分号及“有些方面‘顽疾’”可知,本处专项行动整治过程中遇到一些新问题,可填“有些方面是新问题”。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结合“清朗的网络环境……”可知本处是说清朗的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是很清楚、很明显的,可填“不言而喻”“显而易见”。“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显而易见”,指事情或道理很明显,很容易看出来。形容一下子就能看清楚。

B.本处是说如何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根据后文“父母要……。妇联等群团组织……”,可知该语境是社会各界在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中各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可用“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各自负责掌握自己的职责。“各尽所能”,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句中,“顽疾”,本来指难治或久治不愈的疾病。本处的语境义是指老问题。“变异”,本来是生物学上的概念,指生命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同一基因库中不同个体之间在DNA水平上的差异。本处的语境义是指变化。本句话中“顽疾”“变异”都有了不同于本义的语境义,所以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b句中,“披着外衣”“穿着马甲”“套着新衣”本来指的是人的穿着,本处的语境义是指一些不法行为进行的伪装。“披着外衣”“穿着马甲”“套着新衣”的语境义不同于本义,所以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所以,a、b两处引号的作用都是表示特殊含义,用法相同。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以及选用句式的能力。

第三段写到“清朗的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需要各部门……。社会各界各司其职。……”,所以第三段强调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成长的作用,各方面都要付出努力。

第四段写到“保护孩子们的网络安全‘科技向善’是必须坚守的底线。……相关网络企业要……。监管部门也要……”,所以第四段强调“科技向善”是保护未成年人安全必须坚守的底线,相关网络企业、监管部门都要担负责任。

在表述的时候要使用因果关系性语句,因果关系性语句常常用“因为……所以”“因而”等连词来连接。第三段中,原因为“这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结果为“全社会都要助力建设清朗的网络环境”。第四段中,原因为“‘科技向善’是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必须坚守的底线”,结果为“相关网络企业、监管部门都要就此落实自身责任”。

6. ①. 扣舷独啸    ②. 不知今夕何夕    ③. 室仅方丈    ④. 可容一人居    ⑤. 人生如梦    ⑥. 一尊还酹江月(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舷、酹、潭、怜。

练习(2)答案

17.(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3)第一空:(示例一)岂曰无衣(《诗经·秦风·无衣》)    (示例二)采采芣苢(《诗经·周南·芣苢》)

(示例三)窈窕淑女(《诗经·周南·关雎》)

第二空:(示例一)静女其娈(《诗经·邶风·静女》)    (示例二)桑之落矣(《诗经·卫风·氓》)

(示例三)蒹葭萋萋(《诗经·秦风·蒹葭》)(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均不得分)

18A莫名其妙(或不可思议、匪夷所思、不近人情)B无可厚非(每处1分,符合语境的成语皆可)

19.(甲)反问是指无疑而问(乙)理解为对自身的攻击(每处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20.(1)语句①修改为:一个人童年时期经历的创伤会储存在大脑中。(2)语句④修改为:同时(或并且)。(语句①,句式杂糅导致陈述对象不明,故在经历后添加,明确主语为创伤。语句④,关联词误用,下文内容是对上文的补充,二者共同构成了最后的结果语言习惯会有一定的迁移性,故将不过改成同时或者并且。每指出并修改正确一处给2分,意对即可,其他改法酌情给分)

21.(示例)比如你花费了大量精力去准备考试,可成绩不理想,感觉自己下的功夫都白费了,就问:努力有用吗?(具体情境1分,准确表现觉得自己怎么做都不对”1分,准确对应情境的反问句1分,语意完整1分,语言流畅1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2.(示例一)有必要。理由:引号在一定程度上提醒读者关注反问在文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影响,强化了反问这种语言现象在文章所讨论主题中的关键地位,使读者的注意力更集中在对反问的分析和理解上。(观点不给分,提及引号的强调作用1分,具体阐释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示例二)过于累赘。理由:反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对于大多数有一定语文知识基础的读者来说,即使不加引号,也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其含义;且过多的引号可能会增加文本的视觉负担,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符号可以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观点不给分,提及文中的反问并无特殊含义1分,具体阐释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练习(3)答案

18.(4分)【答案】①句,改为:电动汽车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 ④句,改为:其他污染物也显著减少 【解析】①句,滥用介词“对”,造成句意杂糅,应删去“对”,改为“电动汽车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或改成“电动汽车本身不排放对大气有害的气体”。④句根据前后文,此处说的应该是其他污染物减少,应改为“其他污染物也显著减少”。 

【评分标准】每处2分,只写出对的序号给1分。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19.(4分)【答案】甲:再由汽油驱动汽车高乙:使电动汽车的能源问题 【解析】甲句:由“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及后句“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可知,应填入“汽油驱动高”等类似字样;如果答出“再由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可给分。乙句:根据句意应填入“电动汽车”字样,再结合全文内容是关于电动汽车的能源问题,即可写出答案。 

【评分标准】4分。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的能力。

20.(5分)【答案】

①优点:噪音小、效能高,节能、环保;发生故障时维修较为方便;晚间错峰充电,提高发电厂经济效益。

②缺点: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解析】从“正是这些优点”看,第一段前面大半部分都在介绍电动汽车在节能环保、使用等方面的优点;从第一段“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第三段“充电基础设施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难找到“缺点”的答案。 

【评分标准】5分。优点3点、缺点2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概括语段信息的能力。

21.(3分)【答案】A不容小觑 B雨后春笋    C必由之路 【解析】A处,根据横线前“充电桩行业的吸引力依旧”可知,此处可填“不容小觑”“势不可当”等;B处,根据横线前“这个行业的新进入者,多如”可知,此处可填“雨后春笋”等;C处,根据横线前“发挥好充电网络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是未来该行业行稳致远的”可推知,此处可填“必由之路”“必经之路”等。 

【评分标准】3分,每空1分。如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根据句意辨析并使用成语的能力。 

22.(4分)【答案】①“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含义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充换电基础设施之间”谁在前、谁在后,即先发展哪一个。“瓶颈”含义是“充电基础设施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分)②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充换电基础设施之间优先发展哪一个的争论比作“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二者之间先后难定、争论不休的现实。把充电基础设施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比作“瓶颈”,把抽象的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说得具体而形象,把深奥的科技术语阐释得浅显明了,便于读者理解,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2分) 

【解析】画线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要先结合前后文,找出比喻的本体,说清楚画线句代表的具体含义,再把比喻的作用(使抽象变具体,使深奥变浅显,生动形象,便于读者理解)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评分标准】说出含义2分,分析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的能力。


练习(4)答案


17.【答案】    ①. 有善始者实繁    ②. 能克终者盖寡    ③.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④.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⑤. 主人下马客在船    ⑥. 举酒欲饮无管弦(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繁”“寡”“弦”“呕”“哑”。

18.A.数不胜数(不胜枚举) B.千姿百态  

 19. D

20. 示例:甲:土豆的营养还极其丰富(非常全面) 乙:它们非但不是不可或缺的吃食(它们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食物)    

21. “更胜一筹”是一个成语,一般情况下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但在其中插入“其他作物”,在句意中更突出事物之间的比较之意。    

22. ①两处都是比喻的说法,同时又将对象拟人化(人格化)。②“原住民”形象地说明了土豆原产于安第斯山区的特点,“茄科三杰”形象地揭示了土豆、茄子、辣椒三者的重要食用价值和人们对它们的重视、喜爱之情。③形象生动,富有情趣,使行文变得活泼有趣,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由空后“据说,光是那里野生的品种就已上千”可知,这里是在说土豆的品种多,再加之关联词“不只”“还”可知,此处语境强调的是土豆的名字和品种都非常多,故可填“数不胜数”(“不胜枚举”)。“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不胜枚举”,意思是指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B处,此处所填成语是对前文“光是那里野生的品种就已上千,有圆球状、条带状、泡沫状……”的评价,再加后面的“各异其趣”可知,此处语境强调的是土豆的外形非常丰富,故可填“千姿百态”。“千姿百态”,意思是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的能力。A.正确。两词都表达了反复、多角度观看的意思,在语境中可以替换。B.正确。两词都表示一种推测或不确定性,在语境中可以替换。C.正确。“不只”表示不仅仅,侧重于数量的不完全列举,强调的是还有其他未列举的内容;而“不止”则更多用于表示数量或程度上的超出。在这里,“不只”与后文的“还有品种”相呼应,表示土豆不仅仅名字多,品种也多,因此不能换成“不止”。D.“可以换成”错误。“以至”和“以致”虽然都有导致、达到某种结果的意思,但“以至”更多用于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有“一直到”的意思,通常用于好的结果;而“以致”则更多用于表示因果关系,强调由于前面所述的原因而导致了一个不太好的结果。在这里,“以至”用于表示土豆营养价值的全面程度之高,达到了引发人们无限遐想的程度,是一个正面的延伸,因此不能换成“以致”。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甲处,此句承接上文对土豆产量高、易成活的描述,并进一步指出土豆的营养价值,与后文提到的“提供淀粉、蛋白质等能量物质”及“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相呼应,强调土豆的营养非常全面丰富,故可填:土豆的营养还极其丰富(非常全面)。乙处,此句与后文“反而是必须断然弃绝的令人恐惧的东西”相呼应,反映了在几百年前,土豆在欧洲人眼中的形象与现在“土豆更是西方人的重要主食。在英国,老百姓离了土豆似乎就不会做饭”形成鲜明地对比,强调土豆并不是几百年前的欧洲人喜欢的吃食,考虑后文关联词“反而是”,要搭配补出对应的“非但不是”(“不仅不是”),故可填:它们非但不是不可或缺的吃食(它们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食物)。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更胜一筹”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指在某方面比另一事物更为优越或出色。这个成语在日常语言使用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出现,表达一种比较级的优势。在原文中,“更胜其他作物一筹”被巧妙地拆分并插入了“其他作物”这一内容。这种用法并不常见,但在此句中却显得非常贴切。插入“其他作物”后,成语的意思变得更加具体和明确。它不再是一个泛泛而谈的比较,而是明确指出了土豆在某种特质上优于其他作物。这种用法增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使得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土豆在营养方面的优势。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指出其是何种修辞,然后再放在语境中分析其表达效果。首先要识别出“原住民”和“茄科三杰”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前者将土豆比作安第斯山区的原住民,后者将土豆、茄子、辣椒比作茄科中的杰出代表。同时,这两处表达也带有拟人化的色彩,因为“原住民”通常用于描述人类,而土豆被赋予这一身份,使其具有了人的属性;同样,“茄科三杰”中的“杰”字也赋予了土豆、茄子、辣椒以人的杰出特质。“原住民”一词形象地说明了土豆与安第斯山区的紧密联系,使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土豆的原产地和其在当地的重要地位。“茄科三杰”则形象地揭示了土豆、茄子、辣椒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食用价值和人们对它们的喜爱之情。通过“三杰”的称呼,读者可以感受到这三种食材在茄科植物中的突出地位和人们对它们的赞誉。这两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它们不仅准确地传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还使行文变得活泼有趣,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此外,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语言功底,使得文章在表达上更加丰富多彩。


文章来源: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本文由语文月刊(yuwenxuexiao)编辑,转载注明来源
致原创作者:若发现误侵了您原创保护版权,应系第三方原因,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欢迎原创投稿,打赏全归作者,阅读量大有稿酬。
投稿:3433408418@qq.com,注明原创,商务合作 QQ3433408418
长按识别关注语文月刊(yuwenxuexiao)公众号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华附试题作文(shitizuowen) 

高中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语文月刊
语文月刊的读者俱乐部欢迎你加入!全国一流的杂志\x26lt;语文月刊\x26gt;,一年12期 ,定价每期12元,代码46-88。欢迎到你家附近的邮局订阅.拥有语文月刊,你等于拥有移动的语文学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