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教授们一直在打滑结,是教科书错了吗?
健康
2025-02-03 13:54
浙江
论坛有人发帖问:
外科手术打结,是否需要交叉打结?
右边是滑结
图源:丁香园论坛 @大沂河
手术中看到上级医师打结,很多时候用的是滑结,即在用非丝线的情况下
(比
如「普理灵线」等合成线)
,头两个结打滑结,最后一个打方结,方便头两个结收紧。非常纳闷!因为书上一直说滑结不可靠。
是教科书错了吗?
什么样的线可以打滑结?
一般来说,外科医生首先要对缝合线的种类、吸收性、张力等有充足的了解:
1. 很多人主观认为粗线更牢靠。其实不然!细线结扎收紧后成结,圈内间隙小,挤压效果好,止血效果好,而且相对牢靠。
2. 粗线收紧后成结圈内间隙大,容易滑脱,实际上并不牢靠。
3. 另外丝线成结好,可吸收线成结不好。
缝线分类图(参考来源 1)
我国传统标准缝线与 USP 标准缝线对比(参考来源 1)
值得注意的是,可吸收线打滑结是非常不可靠的!
因为可吸收线和一些合成缝线表面光滑,打滑结容易滑脱松散。
现在丝线用得比以前少,但是还是有大量的手术需要使用。通常来说,
2-0 T(传统 4# 线)以下的细丝线成结好,打滑结也可靠;粗线和可吸收线打结慎用滑结。
滑结怎么用?
外科结不易滑动,适合用于有张力或者相对大束的组织结扎。但是收圈较大,也就是说外科结收结之后结内的间隙较大,不适宜用于血管结扎。
可吸收线打结,方结最常用。可吸收线缝合组织第一个结通常打外科结,不易松散滑脱,更方便,为求牢固,通常打三个结。
很多合成线的成结效果不好就要打多个结,如方结或者三重结就比较牢靠。
滑结可保障每个绕线都到位,收紧到术者感受适合的程度。方结在第三个结以后就几乎毫无意义了,所以这时候,滑结的优势就很明显了。
事实上,专家教授们在多个滑结的间隙,会打一到两个方结纠正。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付必莽教授指出:特别血管线,如果不加方结,即使 6 个滑结也会松散开,所以我一般在滑结中加至少一个方结。
滑结的好处是可以随意收到想要的程度。另外还要看线粗细,线越细越不容易松(成结好)。
5-0 以上的线,只要 4 个滑结也不易松了,3-0 以下,即可 5 个以上滑结也有松开的可能。
滑结实用,但不要忘了方结加固
我参加肝移植手术时,亲眼看见术者缝第二肝门,至少 6 个结,但是开放后压力一大线就突然散了,止血后证实是线结散了,而不是断了。所以我一直要中间和尾结加方结。
图源:自己画的
前两个结打滑结基本上是高年资医生的习惯,也很实用。
如果前两个一正一反打方结的话,第一个结一旦不紧,第二个结也无法再收紧,所以结就废了。
两个滑结的意义在于:第二个结下压的同时可以把第一个结进一步收紧,所以对于深部结、很难挂针的地方等情况尤为重要。
深部打结、有重要血管部位,建议滑结,能收紧得好。
先打两个滑结,再打 2 个方结,一般深部位没有重要血管,两个滑结一个方结。
表浅部位没有张力,方结两个即可,以免线结过多影像愈合和疤痕形成。有张力的部位打滑结更好,容易在第二个滑结时收紧线结,再打一个方结。细线打滑结,不容易断。
只要第三个结是方结,基本上就很牢靠了,不会滑脱。
本文首发于丁香园旗下专业平台:
丁香园普外时间
排版:
刘海洋
文中图表:作者制作
参考来源:
1.https://mp.weixin.qq.com/s/oi--usEtWbh1PDhEPVCDUQ
2. 赵玉沛. 普通外科缝线技术和缝线的发展史 现状可展望 [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0):789-91.
3. 范尧明. 医用缝合线的研究进展 [J]. 纺织导报,2006.
4. 周庆国. 外科手术选择缝线与缝合方法的思考(课件)
丁香园
千万医务工作者的网上家园。我们深知医疗的痛苦与快乐,在丁香园里,您可以了解最新资讯、阅读深度报道,并与同行进行交流。
最新文章
全球首个!猪肾移植临床试验来了
刚刚!暂停向中国市场供应 HPV 疫苗
我国著名法医学专家逝世,享年 69 岁
最新发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2024 版)
热议!一地医保局合并卫健委,如何看待?
这年头,谁还在用 AI 搞科研?
患者已死亡,30 万同行急呼:快在病历中加四个字!
看完急诊 CT 后医生惊呆了!站友:妥妥的医疗事故
听说每个科室,都有一个四处求屎的医生?
刚刚,我国将全球最大基因测序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本世纪最大暴发,药品断货、医院建议患者回家,日本流感到底有多严重?
柳叶刀:含糖饮料对健康影响到底有多大?
患者「伸舌 1 小时缩不回去」,知道病因后苦笑着出院!
咽痛伴声音嘶哑 3 天,最后竟抢救无效死亡
大 S 病逝,流感什么情况会导致死亡?一定要警惕这 2 点
教授们一直在打滑结,是教科书错了吗?
危重型流感怎么治?最新流感诊疗方案发布
腹泻 1 年,内镜下看到密密麻麻的白色颗粒!主任:能发 SCI
坑惨了!同行一句话,我却被患者告到卫健委
本月起实行!取消医院用药数量限制,又一地发文
一天门诊看 7 个病人,这群医生跟我说他们忙坏了......
患者听啥都降半个音?网友神诊断
做胃镜看到一个大洞,不是医疗事故,楼主:已发 SCI!
向心梗患者下病危,回应却是家属意味深长的一笑
里程碑!手术已 67 天,她是存活最久的猪器官移植患者
维生素 C + 维生素 B6,竟出大问题
你抽的每一根烟,都可能让你折寿 20 分钟
拿到主治证书,但是医院几年了都不聘,会不会过期?
不夸张地说:99% 的医生看不出这张报告的异常!
林黛玉到底得了什么病?站友吵翻天了
这么高的甘油三酯?主任说:上胰岛素!
全球首款!新型非阿片类止痛药来了
患者脑子里长满虫子,光看片子就头皮发麻
高热 40℃ 迅速休克,检查全做了病因却不明,值班医生一语道破天机
每天走走路算不算运动?达到这个量级好处真的有点多
噩梦!25 年科研成果毁于一旦,只因清洁工嫌吵直接关掉冰箱电源
中国人常见的这个饮食习惯,被柳叶刀点名?是时候为中餐正名了!
门诊来了个 50 岁病人,背部全是「弹孔」,看得医生头皮炸裂!
太牛了!这个伤口缝合被主任猛夸,同行惊叹:完美,堪比整形
全球首个!司美格鲁肽获批新适应症
多吃猪油,反而对健康更有利吗?该怎么看
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就服这张表!(建议收藏)
掀开被子一看,主任沉默了!值班怒斥:这种病人都敢收!
手术台上,竟看到亮闪闪的「珍珠肠子」,主治直呼:没见过!
假如 DeepSeek 当科室主任
假如医生上春晚
医生为什么让患者居家倒立 qd
我把患者脚底「挖空」,才找到了漏诊两年的病因
春节值班,哪个科室比平时更忙?站友的回复亮了
华西真实病例!拔一根鱼刺,这群中国医生竟然发了 SCI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