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有进街、连城街、柏城街、佘街这四条街道,都与一个家族有关——新加坡“甘蜜胡椒王”及潮汕社群领袖佘有进及其家族。
今年是佘有进南进新加坡201周年,为了让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了解本地先驱的贡献,新加坡国家文物局去年曾支持纪念佘有进的活动项目;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被誉为“佘皇帝”的佘有进及其家族的生平事迹及贡献吧!
“佘皇帝”与新加坡四条街道命名之由来
去年9月在新加坡潮州大厦前举办的纪念佘有进南下新加坡200周年
在新加坡,有四条街道与一位潮汕社群先驱领袖及其家族有关——佘有进家族。
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初,被誉为新加坡“甘蜜胡椒王”、又有“佘皇帝”之称的佘有进及其家族,扮演着新加坡“潮州帮大家长”角色近100年之久。佘有进之所以会被称为“佘皇帝”,足以看出其在19世纪时期对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影响力,且不逊于当时的福建帮的领袖。
1823年,年仅18岁的佘有进离开故土汕头澄海,漂洋过海来到新加坡,并在新加坡建功立业,并成为商界及潮州社群的领袖;后来,新加坡当地为了纪念佘有进及其家族的贡献,以其姓名及姓氏、还有他两个出名的儿子佘连城、佘柏城,用四条街道来命名,即有进街(Eu Chin Street)、连城街(Liang Seah Street)、柏城街(Peck Seah Street)和佘街(Seah Street)。
2023年是佘有进南下新加坡200周年,为了让社会大众、特别是年轻人铭记新加坡华人先驱佘有进及其家族所作出的贡献,新加坡国家文物局特别支持了相关纪念项目。除了拨款资助佘有进后人佘立松出版的传记《佘有进的风云际会》,还通过大巴窑的历史走廊,介绍佘有进墓地、以及其传奇生平和贡献。另外,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新加坡历史馆、以及晚晴园之孙中山南洋纪念馆,也展览了佘有进及其家族的事迹。
佘有进后人佘立松著作、魏君翻译的《佘有进的风云际会》
目前,单是在新加坡一地,佘有进家族的后人就超过1000人。
在2023年9月20日,在新加坡潮州大厦的户外广场,曾举办佘有进南进新加坡200周年的纪念活动。当时,出席活动的有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英兰妮、新加坡澄海会馆会长林雍杰、新加坡义安公司总理吴乔青、新加坡佘氏公会会长佘克安,还有佘有进玄孙佘镔融等家族后人、以及澄海会馆、义安公司等潮人社群组织及其他会馆的代表等。
19世纪新加坡开埠初期的华人社会里,哪一个社群傲立潮头?通常而言,包括多数的新加坡学者及东南亚历史研究者会给出的答案是福建帮社群。理由是,当年潮汕人的数目虽多,但论财力资源,尚不及福建帮。毕竟,当时来自福建的新加坡移民的富豪大贾很多,而潮人之大户仅是数家。此外,新加坡开埠早期的潮汕人,其经济及社会影响力是与其在马来亚新山一带的经济及社会影响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不过,百年前的新加坡,流传着“陈天蔡地佘皇帝”之说,从姓氏角度来彰显新加坡当时最有势力及影响力的三大姓氏,其中的“佘皇帝”就是被誉为新加坡“甘蜜胡椒王”及潮汕社群领袖的佘有进,从一个侧面显示潮州帮领导人在19世纪时期对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影响力,也不逊色福建帮的领袖。
另外,“陈天”是指当时陈姓的富豪及侨领最多,也才有顶天之名;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陈氏既有福建帮的陈金声、陈金钟等巨贾侨领,也包括潮州帮的陈旭年、陈开顺、陈成宝等在商业上叱咤风云、在华社也有影响力的先驱。至于“蔡地”,是指20多岁到新加坡的潮州人蔡茂春,他后来是“义福会”领袖之一,也曾为义兴公司的总理。
虽然“陈天蔡地佘皇帝”之说,也有夸张之成分,但多少反映了19世纪新加坡开埠初期潮州社群的影响力,且曾扮演着举足轻重之地位。
新加坡
在去年,因潮州大厦触发的新加坡本地两大潮人社团“义安公司”和“潮州八邑会馆”的族群纷争及民事诉讼,经过多年的调解,双方签署了和解协议书,握手言和。
佘有进是义安公司主要发起人,1830年,他召开澄海及海阳二县12个姓氏代表,以潮州古名义安郡命名,发起捐办一所潮人机构。
经过多年的协调及酝酿,义安公司于1845年创立,此为新加坡首个潮人公众社团。此后的1933年,义安公司向政府注册转为一个慈善机构。
佘有进被誉为“甘蜜胡椒大王”,其对新加坡及马来亚新山的农业史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备受敬仰的潮人领袖,他在协助英殖民政府恢复秩序、稳定社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年他与他两个在华社名望颇高的儿子佘连城、佘柏城,曾被英殖民地政府封为太平绅士,且多条道路也用他及儿子命名。
19世纪,史丹福·莱佛士爵士登陆新加坡,被视为新加坡开埠之开端,当时,新加坡帮会林立、族群纷争不断,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在包括1851年的反天主教暴乱、1854年的福建帮与潮州帮大暴乱等事件中,佘有进在协助殖民政府化解动乱中均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投桃报李”,佘有进与其儿子也获得了殖民当局赋予了炙手可热的非正式政治权力,使得他们父子两代牢牢掌控着潮社的权力中心。由此看来,“佘皇帝”之说,绝非徒有虚名。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底,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了在大巴窑镇边发现佘有进墓地的消息,从墓碑记载的文字来看,佘有进与两房妻室陈明月、陈明珠合葬,也因为其儿子佘连城与清政府的关系,墓碑上写着“清”、“考诰授中宪大夫邦从佘公之墓”、“妣诰增恭人茂陇明月陈氏”、“妣诰增恭人茂陇明珠陈氏”。
粤海清庙
佘有进的原配陈明月和继室陈明珠,是姐妹关系,出生于霹雳州一个土生华人富商家庭,佘有进的岳父是霹雳州甲必丹陈亚汉,其妻弟陈成宝也是新加坡著名侨领。原配陈明月因染天花早逝,佘有进膝下有四男三女,皆继室陈明珠所出。
尽管佘有进本身是第一代移民,非土生土长的华人,但凭借婚姻与商业上的人脉,成功融入海峡华人社群,通过种植用于药物及染料的甘蜜,还有胡椒而致富。在19世纪初期,他领导了新加坡最大方言群体之潮州社群,除了发起创立义安公司,还接管新加坡最古老的寺庙之一的“粤海清庙”。
相传,“粤海清庙”位于直落亚逸菲立街,本地潮人称为“大老爷宫”;大约于清乾隆初年、由林泮所建,最早仅是一亚答屋,供奉天后妈祖。1845年,潮侨领袖佘有进等人设立“义安郡”(义安公司之前身)的同一年,也接管了“粤海清庙”,此后,庙与公司实际上合二为一。1896年,清光绪皇帝御书“曙海祥云”金漆匾额赐予粤海清庙,当年获赐御题的新加坡华人寺庙,还有福建帮的“天福宫”。
与当年移居东南亚的华人移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不一样,佘有进出身书香门第,他还坐拥大量的财富,连同其岳父陈亚汉家族的政治地位等影响,他获得了众人的敬重,并于1853年成为英国公民,被封为太平绅士。1850年,他曾带领华人社群欢迎达豪施侯爵访问新加坡的事迹,记载于宋旺相的英文著作《新加坡华人百年史》。
高山仰止!“甘蜜胡椒王”佘有进之璀璨人生
《佘有进的风云际会》英文版
佘有进(1805-1883),是新加坡开埠后第一代华人的重要领袖、潮人社群的侨领,素有“佘皇帝”之说,他是新加坡种植甘蜜致富的“第一人”,也被称为新加坡“甘蜜胡椒王”。
有关佘有进家族的历史资料,目前存留下来的不多,后人所整理的资料,多来自新加坡早期的报章,还有一些著作及学者的研究文章。比如宋旺相的英文著作《新加坡华人百年史》等。值得一提的是,佘有进的后裔佘立松(Shawn Seah)所著的《佘有进的风云际会》(注:魏君翻译),其原著为英文版,从书籍内容来看,由于作者及家族成员主要用英文,传记所参考的资料及观点多出自于英文撰写的资料,所显示的原始资料及华文信息则相对少了。
《一波说》注意到,《新加坡佘氏公会纪念册》有关佘有进简介里提到,佘有进1805年出生于广东澄海县玉浦村(注:今属汕头市金平区月浦街道),“系文旗公的十七代裔孙”。
佘有进出身书香门第,其父亲佘庆烈曾出任普宁县吏;“有进幼受庭教,入学读书,能书能算能文能诗,是一不第童生”。1823年,佘有进乘帆船南渡来到新加坡,年仅18岁,当时新加坡开埠仅有四年。初到新加坡,佘有进与一些潮人移民的起点不同,他在船舶上担任文书兼司账,常随船往来马六甲及马来半岛等地,除了解马来人的风俗习惯,五年间也积蓄一些人脉,为日后生意创造有利条件。
此后,佘有进在大商号“金瑞号”做事时,开始崭露头角,有一定继续的他,后来在吉宁街一带自立门户,在1830年,年仅25岁的佘有进,已是许多船舶的代理人,当年他们所需物品,都交给他代为采买,其船上货品也让他代为销售,从中抽取佣金。
“斯土必有财”是华人传统财富观,佘有进除了在经纪业的进取外,累积足够资金后,他开始大量购置地产,在多条街道买下多栋房屋。1835年,他在所购买的一块大约8-10平方英里土地上,涉入种植业。最初,他种植茶叶、豆蔻及其他热带作物,但没有成功,才改种甘蜜、胡椒,后因甘蜜市价上涨而得厚利,跻身于富豪之列。
当年,佘有进与陈成宝、陈旭年、黄金炎四人,并列为新加坡四大潮商。
1883年,《海峡时报》一篇报道里,除了评价佘有进是当时的“甘蜜胡椒王”,还说他是传授新加坡华人种植甘蜜和胡椒的“第一人”,当然了,此评价也不乏扩张,但可以肯定的是,佘有进是新加坡第一个因成为甘蜜园主而致富的人。
佘有进像
相关史料显示,在新加坡开埠之前,一些潮州籍园主就开始种植甘蜜等作物,在新加坡由农渔业转向港口经济的阶段,甘蜜作为皮革和丝绸染料的重要原料,是当时输往欧洲各国的重要商品之一。1840年,新加坡取代民丹岛,成为甘蜜贸易中心,其种植也到达鼎盛时期。
佘有进是19世纪中叶新加坡最大的甘蜜园主,加上他早期为船舶做经纪业务的丰富经验及人脉关系,令其在市场的份量加重,他因甘蜜而致富可谓“风云际会”也。
事业发达后,佘有进在俗称水仙门吊桥头的怒吻基(North Boat Quay)兴建的一处豪宅,在当年被称为潮人四大厝之一。《一波说》注意到,佘有进在早期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影响力,除了财富方面,也在于联姻力量。当时,华人社会除了族群关系外,另一个重要社会关系纽带就是宗亲关系;佘有进所娶的“姐妹花”,其身后是“陈天蔡地佘皇帝”之陈氏,等于与当时最有势力的陈氏联姻。
佘有进育有四男三女,1864年,近40年从商生涯的佘有进开始布局代际传承,将其生意交给其长子佘石城、次子佘连城、还有妻弟陈成宝管理,自己退居幕后,利用闲暇时间参与社会事务。佘有进会被称为“佘皇帝”,也与其家族祖孙三代与英殖民政府关系上所建构的权力不无关系。
有学者考究,在1851年起,作为潮人侨领的佘有进,就被邀请担任法庭陪审员,有关华人的案件,也多向他咨询。1863年,新加坡各族代表讨论海峡殖民地转归英国国王直接管辖的事项时,佘有进是华族唯一的代表。第二年,殖民政府任命的五位华侨作为高级陪审员,其中就有佘有进。1870年,海峡殖民地转为英王管辖的首任总督奥德爵士委任佘有进为第一位华人太平局坤,1872年还授予他名誉推事,协理司法行政事务。
佘有进所得的职位,多是非政治性的,但其所赋予的权力,令其在华人社会起着实质性的影响及强大的政治资本,也让他在1854年5月所发生的广福两帮私会党械斗事件的平乱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佘有进
佘有进的长子佘石城,英年早逝,曾被授予太平局坤。其次子佘连城生于1850年,精通英文,除了接棒家业,还继续其父衣钵,成为新一代华人社会及潮人社群的领袖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他与人合伙创办的振春黄梨厂及独资创办的振业黄梨厂,所生产的菠萝罐头行销海外。
此外,佘连城还担任华人立法议员,于1883年获英国女王批准为永久立法议员。1890年,他成为海峡殖民政府“华人参事局”12位华人委员之一。
另据《叻报》报道,1894年大清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访问新加坡时,曾专程拜访佘连城。1896年,李鸿章出访途经新加坡时,也受到佘连城的隆重接待。由此可见,佘连城与晚清政府关系相当密切,其父亲佘有进墓牌上刻有皇清、“授中宪大夫”之字眼,可知其由来了。
也由于佘连城精通英文,为其家族与殖民者交往提供便利,并得到殖民当局的重视。顺带提及,佘有进的四子佘柏城,其孙子、即佘连城之第三子佘应忠(Seah Eng Tong),均被授予太平局坤。至于其第三子佘松城,由于不活跃于社会,他的史料记载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从佘有进再到其子佘连城、其孙佘应忠,其家族祖孙三代作为潮帮“大家长”近一个世纪,直到1929年潮州八邑会馆成立,义安公司被重组并入。佘有进辞世于1883年,享年78岁,佘连城辞世于1925年,享年75岁,其后,殖民政府为纪念其贡献,命名“有进街”、“连城街”,但到了其孙佘应忠,任职义安公司总理仅数年就遭质疑,义安公司也被新的潮社“潮州八邑会馆”所取代,从一个侧面也映衬“佘皇帝”家族在经济及社会上影响由盛转衰。
高山仰止!“甘蜜胡椒王”佘有进之璀璨人生,的确无法用短短篇幅描绘其全貌;从某种角度而言,其家族历史,是新加坡华人百年史不可或缺的一页,其家族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也让人铭记在心。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