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去台湾旅行,最具怀旧情怀的城市,恐怕非台南不可。相较于岛内其他城市,台南是最早开发的地方,清康熙年间朝廷下令于台湾设一府三县,府治就设于台南市,可见台南的历史地位举足轻重。
说台南的历史纹理比其他地方深厚得多,除了它拥有全台湾最多的古迹、最多的庙宇,光是百年老店就超过50家,而创业于1821年(清道光元年)的振发茶行,是全台湾最老的茶行,迄今有203年历史。
全台第一老!振发茶行六代传承203年
台南元会境街的百年老店“振发茶行”
到过台南旅行的人,会被其丰富的人文底蕴所吸引,特别是台南浓浓古早味的老街巷弄,充满着丰饶的人文轨迹与历史场域。游客对台南印象最深的,是巷弄中的古屋老店,给人很深的怀旧氛围。
台南,古称安平,清康熙年间,朝廷下令于台湾设一府三县,府治即是今天的台南市,由此可见台南举足轻重之历史地位。台南开发得早,其历史痕迹自然要比台北、高雄等其他城市要深厚得多,而其文化底蕴的形成,与拥有众多的百年老店、百年老字号有一定关系。
今天台南市中西区青年路口至岳帝庙前的民权路一带,当地人称“元会境街”,也称“金葫芦街”,早年是府城出大东门的必经之路,市街熙攘,后因道路拓宽,虽不是昔日街貌,却也是台南卖佛具、香铺最集中的地方。
元会境街最有名的地标,是东岳殿,主祀东岳大帝,是“国姓爷”郑成功时代创建的,为台湾最古老的岳帝庙。
“元会境街”,当地人称为“金葫芦街”,与昔日街上有一家老茶行有关。据传,茶行柜台摆放硕大的金色木质葫芦,作为招牌,也因其茶叶品质优良,远近驰名,时间一长,街坊就称此处为“金葫芦”,此间茶行,就是台湾茶业第一老店——振发茶行。
严记振发茶行之店名
据考据,振发茶行于清道光元年的1821年始创于福建,迄今有203年历史,为全台湾茶业第一百年老店。
1860年,即清咸丰十年,第一代严朱从福建来到台湾,于今天台南宫后街开设“盛发茶行”,贩卖福建武夷茶,经营有成后,将门店迁至元会境街,店名也更名为“振发”,目前已传至家族第六代。
若从迁台的1860年算起,振发茶行已在台湾深耕164年,亦为台湾最老的茶行。今天的台湾茶行,有百年历史或以上的不在少数,但因无可供凭证的历史文件佐证,多为其后人往前追溯、推算而作为年份定论。唯独振发茶行不同,其第四代经营者严灿城曾于1973年,获得政府颁发老店一张奖状,载明其百年老店之历史。
当时,那份1973年颁发的奖状,载明振发茶行是一家至少已有132年历史老店,若加上其第一代在台北大稻埕还有20年的历史,故而其家族第五代经营者严鸿钧往前推估,其创业历史是1821年(清道光元年)。
振发茶行里陈列的老茶桶
今天,振发茶行店里,仍留有清朝期间的柜台、老茶桶等古物,让人称奇的是,与现今很多茶叶店用新工艺包装不同,他们仍保留着用手工纸包摺茶叶的传统。
1860年,即清咸丰十年,严家迁台第一代严朱,从福建渡海来台,最初是在台北大稻埕做茶行生意,20年后南迁,于台南府城水仙宫一带开店,之后再搬迁至今天民权路的现址。
振发茶行目前所在的“透天厝”,是栋老屋,曾是整条街上最高的房子,可见其早年茶行生意之盛。
振发茶行的手工纸包装
第一代严朱之后,又经历第二代严财、第三代严钟奇接手经营,到了第四代严灿城接手后,光是他一人就执掌此间老茶行长达72年。
严灿城自小读书勤奋,曾以第一名成绩从台南一中,原本被保送就读于今天的成功大学,却突遭噩耗,其父亲骤然离世,年纪轻轻的他,为了照顾家庭、承接家业,不得不放弃学业。所幸的是,当年有两位姐姐帮忙扶持,协助他打理茶行。
严灿城的妻子,是台北信记茶行的“掌上明珠”,他与妻子的茶业联姻成了一段佳话。当年,他的岳父在台北木栅、坪林一带有大片茶园,除了种茶,也制茶,并外销至新加坡、日本、菲律宾及中国香港等地;可惜的是,严灿城的岳父下一代无心继承,盛极一时的“一条龙”茶业此后也收摊了。
当年,严灿城年纪轻轻就为了传承家业而不得不放弃学业,还成就其兄弟当医生,此一生之遗憾始终悬挂心中,他也寄望下一代能好好读书,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好在其后代、即第五代传人严鸿钧与兄长,均如愿考上大学,还成就医生执业。后来,严鸿钧为了传承百年老字号振发茶行,改医从商,振发茶行从1821年创业开始,又从福建传至台湾,迄今已是六代经营、传承203年了。
牙医、大提琴手夫妇接棒,百年茶行留住老时光
振发茶行第五代掌门人严鸿钧
今天,掌舵台湾第一老茶行“振发茶行”的,是第五代掌门人严鸿钧,在接棒茶行后,他与妻子周淑莉、以及儿子严伟嘉还利用空余时间,修完品茶课程,夫妻俩已有丙级品茶师资格,其儿子严伟嘉也有望培育为振发茶行严氏家族的第六代传人。
2011年,掌舵振发茶行长达72年的第四代掌门人严灿城辞世,其生前最挂心的是老茶行的存续,传承重担就落在其儿子严鸿钧、儿媳妇周淑莉身上。
严灿城生前,有感于经营茶行需看客人脸色,就砥砺其下一代好好读书,有一天“鲤鱼跳龙门”。大学毕业后,其子严鸿钧与兄长均如愿成为医生,严鸿钧是一名牙医,他的妻子周淑莉曾是音乐厅大提琴手,故此,严灿城生前虽念兹在兹,却没有开口让儿子严鸿钧转业,回来顾店。严灿城晚年时,是儿媳妇周淑莉在身边照顾,她边看边学,与丈夫严鸿钧尽管“隔行如隔山”,仍不忘百年老茶行传承使命,在父亲离世后,战战兢兢地扛起振发茶行的经营。
严鸿钧
当年父亲让自己学医,曾说:“卖茶要看人脸色,千万不要做生意,做医生卡有地位!”此后,果真当上医生的严鸿钧,想不到当了50年牙医的他,终究不舍百年老茶行无人继承,就回来卖茶。曾是大提琴手的妻子周淑莉,也舍弃艺术职业,回来端坐柜台前接待客人。
提及传承茶业,严鸿钧表示,振发茶行来台后,创立于清咸丰十一年,父亲严灿城在18岁时就因阿公骤然去世,放弃升学,最初一边当公务员一边照应茶行。也因为父亲的坚守,加上手摺纸包茶是茶行一大特色,振发茶行成了不少游客到台南必逛景点之一。
如今,身兼牙医与茶行负责人的严鸿钧,平常除了行医,也利用空挡与妻子周淑莉一起卖茶,其儿子严伟嘉已作为百年老茶行第六代传人在培养。
严伟嘉出生于1991年,从小对祖父严灿城卖茶就耳濡目染,于2017年起开始到店里帮忙,前些年已考取乙级品茶师。值得一提的是,严鸿钧除了儿子外,其正在学医的女儿也考取了丙级品茶师证书。
振发茶行店内
今天,振发茶行店内的收银台,有一个很普通的橡胶台,上面用纸张写着几个字:“信义招财以为记——阿公的座右铭。”
第五代传人严鸿钧表示,与别的茶行不一样,振发茶行卖茶时,不试喝,因为就算试喝,也不见得就是客人买回去的茶。他强调,振发茶行靠的是挑茶、分茶的工夫。他们在用纸张包装的茶包上用上“严”印,代表是他们认证过的风味。
严鸿钧10多年前接棒后,为了保留老茶行的旧时光,一直没有改变店里一丝一毫的摆设及布置,唯一的“创新”就是根据现代人生活快节奏的情况,开发出可简易品尝好茶的茶包。
振发茶行店面所在的“元会境街”,也被当地人称为“金葫芦街”,也与老茶行的历史及信誉有关。清末年间,振发茶行因为不羼劣茶、不哄抬价格,得到当年台湾巡抚刘铭传颁发“金葫芦”标章认证,这种精神一直流传至今,也丰富了台南老府城之人文底蕴。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