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阅读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了,可以智能听书,可以AI大纲读书,可以听别人讲书。下季度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在阅读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升。Q2目标20本,有总结输出,有精读导图输出,有金句摘抄,聚焦专业、人物传记和养生类方向。
2024年阅读10本,在整理的过程中用了一个笨的方法,“手敲”了一遍文章金句,确实又加深了记忆,同时又有了新的想法。
推荐钱自严老师的《管理会计:从新手到高手的30个实操工具》:30个实操工具,不只是财务工作技能的提升,还是思维提升的宝库,有方法、有实例、立意深刻且还有扩展书籍推荐。如果你遇到财务上的瓶颈,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前方的明灯,如果你是财务路上的小白,你会感慨财务还能有这么大的价值。还有文章的遣词造句,涉猎深度和广度,都可以成为财务人做汇报、面试的素材库,推荐给所有想了解管理会计的朋友。摘录书中10条。
1、作为管理会计,我们需要面向未来,需要人性有透彻的理解,能够把握住企业的核心矛盾,对资源进行最佳整合,并能够用一系列实操工具解决企业中常见的管理问题,以便突破瓶颈,提升财务绩效。这才是真正的“管理会计”2、工具的本质是用时间换时间的效率杠杆。工具有便利及改善品控、体验、效率等功用3、哈佛商学院有这样一句使命宣言:来哈佛商学院,你获得的是生命改变的体验4、大数据是无处不在的:正式工与外包工的产出差异、夜班与白班的产品率差异、电费与产量的线性关系等都是大数据5、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越强势,这种伪数据出现的频率就会越高,这种现象与“影响力成本”有很大的关系。“影响力成本”其实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在财务会计中我们找不到它的踪迹。6、合同工没有“13薪”而正式员工有,引发了合同工强烈的抱怨。对于这样的信息,财务人员可以推演收回“13薪”成本的保本点离职率,只要离职率能够下降20%就值得一试。8、管理会计并集不同于财务会计,财务会计研究数据的真实来源,管理会计则着眼于数据应用场景中的解决方案。9、财务会计对数据普遍存在完美主义倾向,或者说有“专业洁癖”,管理会计则应当跳出这个思维误区,有的时候要敢于使用“相对数据”,不要在“绝对数据”上花太多时间10、实际成本法是一种核算思维,仅仅满足了按产品真实成本消耗进行记账的要求;标准成本法体现了一种管理思维,可以实时管控产品在不同阶段沉淀的价值。
推荐兰小欢老师的《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1、拓展财务人格局,尤其是财税篇,涉及到税收比例分配、国地税改制和平时工作息息相关的事务代入感很强。看到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可以明确未来财税发展方向,二来跟着天子行事总是不会错的。2、身在其中,政府的举措,更多时候像最熟悉的“陌生人“。在我国,政府不但影响“蛋糕”的分配,也参与“蛋糕”的生产,所以我们不可能脱离政府谈经济。要避免把舶来的理论化成先入为主的判断,看到现实与理论不符,便直斥现实之非,进而把要了解的现象变成了讥讽的对象。3、用生动的语言,有理有据的介绍着热闹的政经新闻的门道,从乏味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出机会。摘录书中10条。
1、(外国投资者)第一次来中国,对湖北完全没概念。于是我就套用了上述类比,湖北的GDP总量与阿根廷相当,所以湖北省投资基金类似于阿根廷的主权基金。两人一听眼睛就亮了。[站在对方角度,类比清晰有直观感,超有效表达]
2、一个城市总要划分成不同的区县,而行政边界的划分跟公共服务影响范围有关。一方面,因为规模经济,覆盖的人越多越划算,政区越大越好;另一方面,受制于人们获取这些服务的代价和意愿,政区不能无限扩大。从长期看,消除这种现象需要更深入的市场化改革。但在中短期内,调整行政区划、扩大城市规模乃至建设都市圈也能发挥作用。[规模经济、长短结合与公司战略定制相似]3、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单一理论只能启示某个侧面,要从不同理论中看到共同之处,方能融会贯通。[数据的解读也只是一个方面,要多角度看问题]4、想把握政府的真实意图和动向,不能光读文件,还要看政府资金的流向和数量,所以财政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公司战略定位是高毛利高ROE,但实际数据持续在低毛利区域;一方面定位重视人才培养,一方面晋升机制不健全、薪酬匹配较低,战略与实际偏离]5、所以从花钱的角度看,“事权与财力匹配”或者说“事权与支出责任匹配”这个原则,争议不大[权责对等效果更佳]6、很多承包制包括财政包干制注定不能持久。财政包干造成了“两个比重”不断降低:中央财政预算收入占全国财政预算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而全国财政预算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也越来越低。不仅中央变得越来越穷,财政整体也越来越穷。[短期的利益终究不能支持长期的发展,认清现实,果断决策]7、中央占比降低很容易理解。地方经济增长快,20世纪80年代物价涨得也快,所以地方财政收入相比于跟中央约定的固定分成比例增长更快,中央收入占比自然不断下降。至于预算总收入占GDP比重不断降低,原因则比较复杂。一方面,这跟承包制本身的不稳定有关。央地分成比例每隔几年就要重新谈判一次,若地方税收收入增长很快,下次谈判时可能会处于不利地位,落得一个更高的上缴基数和更吃亏的分成比例。为避免“鞭打快牛”,地方政府有意不让预算收入增长太快。另一方面,这也跟当时盛行的预算外收入有关。虽然地方预算内的税收收入要和中央分成,但预算外收入则可以独享。[预算外的任何发生都不能因为有因就准许,尽最大可能预算内发生,哪怕用“不准确”的预估占位]8、分税制的实施远比制订方案要复杂,因为它涉及地方的利益。当时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不到30%,我们改革以后,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55%,多大的差别!所以说,分税制的改革,必须要有领导的支持。[重大事项的推进比如预算,一定要有管理层支持]9、地方可以增加预算外收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围绕土地出让和开发所产生的“土地财政”[预算外的发生,会衍生出其他非可控事项发生]10、政策背后是成功的协商和妥协,而不是机械的命令与执行,所以理解利益冲突,理解协调和解决机制,就是理解财政的基础。[有效沟通才能更顺利达成预期]
2024先立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