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布鲁斯·芬克《拉康论爱》

学术   2024-10-24 14:53   湖北  

本书为精神分析行知学派资助出版

爱,究竟是什么?

是激情,还是自恋?

是幸福的源泉,还是痛苦的根源?


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是给予,还是索取?

是对内心渴望一蹴而就的满足,

还是不可避免陷入一场无尽的追逐?

《拉康论爱》借由对拉康研讨班八的深入讨论,为这些疑问提供了全新的解读。从柏拉图的《会饮篇》、经典文学中的爱情故事,到心理咨询中的真实案例,作者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被内心的缺失缠绕,爱不仅是表达欲望的方式,更是我们力图通过他人来填补缺失的尝试,爱之所以如此令人着迷,正是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任何对拉康思想以及爱情本质感兴趣的读者,都不应错过这部回应日常困惑的思辨之作。



《拉康论爱》


[美]布鲁斯·芬克 著,张慧强、王莉、吴佳 译
东方出版中心2024年9月
象形文字·心理译丛




是一股脑地诋毁和埋葬爱,还是颂扬爱——如此难题已经困扰诗人和哲学家上千年。是赞美爱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快乐,还是谴责紧随其后的强烈痛苦和绝望;是赞颂爱赐予生命的美德,还是揭露其残酷与虚幻——有些精神分析家跟随文人墨客的脚步,也参与过这个问题的讨论。
我们至少可以说,爱若斯(Eros)——希腊神话中的爱神(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与精神分析的关系并不总是融洽的。弗洛伊德有时把爱简化成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孩子喜爱母亲的根本原因是母亲有能力满足孩子对食物、温暖和亲密的渴望。杰克斯(Jekels)和伯格勒(Bergler)——知名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分析家——曾贬斥爱,认为爱不过是想要被爱的愿望,因而是一种自恋投射。

更离谱的是,他们声称我们从令自己感到罪疚的人那里寻求爱,逻辑是,如果能让这个人爱我们,我们的罪疚感就会更轻。另一方面,被精神分析建制遗弃的威廉·赖希 (Wilhelm Reich)认为,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完全彻底的爱。

长久以来,精神分析家们似乎就对这个问题意见不一,他们判定爱是自欺,是海市蜃楼,是掩人耳目的毯子,是一种自恋投射,被当作利他主义来炫耀;或者他们判定爱是至圣所(holy of holies),是所有可能的精神成就中最伟大的。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把一个著名的表述归于弗洛伊德,即精神分析力图恢复患者“爱与工作”的能力(但至少其中一人提出了相当重要的假设:患者在之前某段时间拥有这样的能力)。然而,精神分析之父有时冷淡地将爱说成是互相摩擦“黏膜”,他认为“深情的爱”只是源自对性欲的抑制,而所谓的对他者无私的爱(如仁爱),这种更加升华的爱,常常不过是一种拙劣的伪装,其背后是自我夸耀和优越感。

然而,对爱褒贬不一并非早期分析家的首创。在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创办雅典学园的数个世纪之前,赫西俄德就指责女人普遍“对男人有害”,他警告男人:

一个坏(妻子)会让你打寒颤;

一个贪婪的妻子会把你囚于烈焰中炙烤,你就算很坚强,也会变得老态龙钟。

(Hesiod trans Wender 1973)


但他也认为,“没有什么奖励比得上称职的妻子”。根据他对爱的解释(在婚姻的语境中),爱可以引发最邪恶的事物,也可以带来生命中所能提供的最美好的东西,这取决于被爱者的品质。

在希腊和罗马,爱常常被形容成一种袭击,在人们的描绘中,丘比特用火炬灼烧爱者的身体或用箭射爱者,虽然人们也赞美他是一个伟大的神。在中世纪早期,安德烈亚斯·卡佩拉努斯(Andreas Capelanus)对爱这个词提出了一个明显站不住脚的词源,他认为拉丁语中的amor(爱)是从amus(钩子)中派生出来的:“在爱中被欲望锁链捕获之人希望用他的钩子捕捉别人。”这位中世纪牧师把爱称作一种受难,“没有什么比这更痛苦的了”,但是他接着说道:“噢,爱是多么伟大,它使人闪耀着如此多的美德,并且教给所有人如此多的美好品质,无论他是谁!”

克雷内(Helisenne de Crenne)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著有《爱的折磨》(Torments of Love),她把爱描述成“可悲的疾病”和“最残酷的灾难”。它是“一种灵魂激情,使我们陷入困惑和悲伤,因为我们无法享受我们所爱的”。她甚至预料到了某些分析家的观点:在爱的国度里,有些东西败坏了,有些悖论烙在了人类的欲望中。这位16世纪的小说家还预示了弗洛伊德的概念,她引入了libidinous一词,并且认定“一个人要是能热烈地爱,那他也能冷酷地恨”,她把这些传给了弗洛伊德,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则紧随其后,弗洛伊德补充道:恨是爱的反面。拉康则接着发明了术语hainamoration(爱恨交织之恋)。尽管爱在她的小说中代表着折磨和灾难,但克雷内笔下的人物活着只是为了爱带来的鲜活情感。

对于19世纪的司汤达(Stendhal)来说,爱和随之而来的不确定与心悸只是有闲阶级对付无聊的解药,爱者跟被爱者的接触越少,他的爱就越是崇高得美妙。与司汤达同时代的英国人简·奥斯丁(JaneAusten),她更喜欢使用跟依恋有关的措辞,而不是司汤达喜欢说的一见钟情,一见钟情带来的“雷击”令他非常着迷。在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中,夏洛特的发言无疑是悲观的:

婚姻幸福纯粹看运气。假如双方的性情是彼此都非常了解的,或是事先就很相似,那婚姻就不会增进他们的幸福。他们之后总会接着滋生出不同,乃至有了彼此都恼火的事;对于你要共度余生的那个人,他的缺陷你知道得越少越好。(p.17)

然而,奥斯丁的主要观点同时拒斥了夏洛特的犬儒主义和司汤达的立场,至于司汤达,对于那种保持距离的爱情,他给予了典型的浪漫主义时代的赞美[想想《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中的玛丽安,她对布兰登上校是慢慢依恋起来的]。

为了让这幅对比鲜明的爱情评价缩略图更完美地跳跃到20世纪,我们只需要将卡洛尔·金(Carole King)1976年的结论(即“只有爱是真实的”)和J·盖尔乐队1980年的评价(即“爱发出恶臭”)进行对比。

我们要是不给爱一个拇指向上或向下的手势,不颂扬爱是慷慨的奇迹或讽刺它是致命的苦楚,而是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什么是爱”,那情形就变得复杂多了。

对一个人来说,探讨爱就是探讨神学,爱是诸神赐给我们的。对另一个人来说,爱是对某个人的投资,在动情之前应该探明其价值。对第三个人来说,爱是将伴侣间的差异融解在一种音乐和声中。对第四个人来说,爱是一种企图:重新找到我们的另一半,并与之融合。对第五个人来说,爱是和平的、公正的、温和的、有节制的、健全的。对第六个人来说,爱是凡人与众神间的信使,等同于对美的崇拜——这所有六种有关爱的观点同时出现在了柏拉图的一篇对话录中,即《会饮篇》!


《拉康论爱》
Lacan on Love:An Exploration of Lacan's Seminar VIII, Transference

[美] 布鲁斯·芬克 著
张慧强  王莉  吴佳 译
定价:75.00元
东方出版中心2024年9月
ISBN:9787547324233



作者简介

布鲁斯·芬克(Bruce Fink),拉康派精神分析家、法国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博士,拉康《研讨班六:欲望及其解释》《研讨班八:转移》《研讨班二十:再来一次》等作品英译者,著有《精神分析技术的基础》《拉康派精神分析临床导论》《拉康式主体》《句读拉康》《反理解》等。


媒体推荐

《拉康论爱》内容丰富且可读性强,借由漫谈、分析师的个人经历、对艺术和文学的反思,芬克带我们踏上了一段生动的旅程。
——美国心理学会

芬克将拉康和弗洛伊德在“爱”这一棘手主题上的多种观点整理成书。对于拉康如何理解弗洛伊德的观点,以及关于爱的其他“难题”,芬克展现了深入的见解。
——《精神分析评论》

《拉康论爱》不仅是那些研究拉康移情理论的人的无价之宝,也是任何对爱和人类激情问题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之书。芬克在这本敏锐而发人深省的书中,利用广泛的文学和文化参考资料,以清晰、准确和深刻的见解引导读者思考。
——达里安·利德
(精神分析师、英国精神分析学院院长)

爱,原来是有历史的。《拉康论爱》从拉康的研讨班《移情》切入,结合对 “西方世界的爱 ”的冒险性文化调查,以及我们现在关于爱的现场记录,完美地追溯了这段历史。芬克对我们最厌倦、最珍视的关于爱情的诸多讨论进行了严谨的分析,得出的见解完全出乎意料。
——杰西卡-罗森菲尔德
(华盛顿大学教授)

目录

前 言
导 言
象征界
第一章 弗洛伊德式前奏:三角恋
第二章 弗洛伊德的难题:爱与欲望不相容
第三章 拉康读柏拉图 《会饮篇》
想象界
第四章 弗洛伊德式前奏:自恋
第五章 拉康的想象界
实在界
第六章 爱与实在界
对爱的总体考量
第七章 爱的语言与文化
第八章 同拉康阅读柏拉图:进一步评论柏拉图的《会饮篇》
第九章 关于爱的一些可能的结论
参考文献
人名术语对照表


社会学研思
知行合一,社会如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