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萧然 | 昔日同事互助情谊难忘,热心听众搭桥圆师徒重逢愿景

文摘   2024-11-26 10:14   天津  








朋友们,您没有退休之前,在单位工作的时候,有没有人喊您 “师傅”?您是否当过学徒工?


进了工厂,无论老幼都是称道一声“师傅”的,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师傅,师傅不但手把手地教你如何上手工作,每一道工序的细节是什么,还会在生活上关心你、照顾你,所以叫一声“师傅”没亏吃。


这一声“师傅”里包含着尊重和敬佩,听的人也会很爽快,所以在工厂里,“师傅”这个词使用得最频繁,和师傅相处,也最亲切。



我们的节目就有一位师傅寻找自己的徒弟,先来听听怎么回事:







(王淑华是去年10月份与《寻找》栏目相识的,当时在志愿者的助力下,我们帮助棉纺四厂的几位听友找到了他们的老同事,大家相约见面的过程中,王淑华也说出了她存在心里多年的心愿,就是寻找当年在棉纺四厂的一位徒弟,名叫赵勇,今年60岁)



(从左至右 王淑华 孙玉岺 张家荣三位当年的老同事通过《寻找》栏目重聚)


王淑华说,赵勇是顶替母亲进厂工作的,和她同在络纱车间,算是印染工人,两人一起共事两年左右。当时王淑华的爱人在外地工作,她一个人带着孩子上班特别忙,徒弟赵勇帮她接孩子,送孩子看病等,帮了很多忙。上世纪80年代,赵勇调到和平区区委工作,调走之后师徒两人还有联系。


赵勇原住在河西区宾水桥附近,后来搬家了。由于家里的固定电话换成了手机电话,王淑华和赵勇就失去了联系,王淑华说挺想念这位徒弟,一直想报答当年照顾孩子的这份恩情。


(栏目组通过网络多次宣传王淑华寻找徒弟的故事)


我们在了解了王淑华的寻人愿望之后,一直在帮她打听,但是赵勇在上世纪80年代调到和平区委,但是不知道他在哪个部门、负责哪方面工作,是否从政府部门退休,这些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找,如同大海捞针。


我们的寻找常常有这样的困惑,苦于线索缺失,没有明确的方向,基本上都是靠大家集思广益、提供线索,然后在志愿者、热心听众帮助下开展寻找。没有统一的平台,能够为大家直接查询到被找人,所以寻找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一点点地打听或者从我们了解到的其他线索中获得灵感。



最近,有和平区委退休的叔叔阿姨偶然间听到了《寻找》栏目,很热心地帮我们打听了赵勇的情况,老同事之间这种打听有时候更容易找人。没想到很快就有了消息,并且给我们提供了赵勇的联系方式,真是太感谢他们了。


是否已经退休,从哪个单位退休的?带着疑问,我们很快拨通了赵勇的电话。



听到以前单位的老师傅在寻找自己,赵湧也是喜出望外,当年这一搬家加上座机更换成手机电话,就和师傅失联多年,他也一直很遗憾,这回终于能联系上了,赵湧也非常高兴。


而且这一聊起来,我们才知道原来赵湧的本名是三点水的湧,以前在电脑输入法里打不出来,所以打成了勇敢的勇,再手写上三点水,原来是这样。


找到了赵湧,王淑华终于实现了多年心愿,我们赶紧给她去个电话,告诉她这个好消息。但是打了2次,手机号码和座机号码都给挂断了,这是什么缘故?


这种情况,我们在每次寻人成功之后都会遇到,就怕主找人联系不上,所以每次打不通,我们都会反复拨打,直到和主找人联系上。为了寻人,我们始终不言放弃。


过了一会儿,第三次再打,终于拨通了:



在热心听众的帮助下,王淑华和赵湧终于通上了电话,师徒二人有很多话要叙旧,于是简单地寒暄之后,我们挂断了电话,让赵湧单独和王淑华师傅多聊聊。


(听众留言)



人生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老师。除了在学生时代教书育人的老师外,步入职场也会有那么一个人,教会你工作技能,培养你工作能力,带你打开职业生涯的大门,这便是工作中的师傅。


尤其是在一些生产单位,师傅更是发挥了传帮带的重要作用,每一位独具匠心的手艺人背后都有着一位亦师亦友的好师傅,所谓“严师出高徒”,师傅不仅手把手地教会工作技能,还在生活上、为人处世等方面无私地传授经验,帮助徒弟较快地熟悉岗位,在职业生涯中一路顺风、少走或不走弯路,因此很多师傅和徒弟的情谊都非常深厚。


那么,大家还记得当年带您学徒的师傅吗?您和师傅还有联系吗? 或者您还记得当年带过的徒弟吗?您和他们还有联系吗?寻找热线23511386,微信公众号《听萧然》,欢迎您拨打热线或微信留言来找找他们,说说难忘的故事。



主持人 | 萧然

编辑 | 邵坤

图文编辑 | 张昀




天津生活广播
天津广播电视台·生活广播(FM91.1)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